摘要:近日,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唐某及其父母,吴某及其父母需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情况下,分别在指定报刊上向原告赔礼道歉;唐某父母、吴某父母需赔偿上海某餐饮公司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13万元,赔偿四川某餐饮公司、上海某餐饮公司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及维权开支7万元
据人民日报9月12日报道,备受社会关注的,两未成年人海底捞“小便门”迎来法院宣判:涉案者父母赔偿220万元。
2025年2月24日凌晨,年龄均为17岁的唐某和吴某在海底捞门店包间用餐后,竟先后站上餐桌往火锅内小便,还相互拍摄视频。
2月27日,吴某将视频发布在朋友圈,随后视频经网络快速传播,引发轩然大波。
3月12日,海底捞发布道歉声明,销毁换新涉事门店餐具,并对事发时段内用餐的4109单客户全额退还餐费,还给予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
事后,四川某餐饮公司、上海某餐饮公司将唐某、吴某及其各自父母诉至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近日,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唐某及其父母,吴某及其父母需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情况下,分别在指定报刊上向原告赔礼道歉;唐某父母、吴某父母需赔偿上海某餐饮公司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13万元,赔偿四川某餐饮公司、上海某餐饮公司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及维权开支7万元,共计220万元(若唐某、吴某有个人财产,则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其父母赔偿)。
这一判决结果,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未成年人实施侵权行为,监护人需承担责任。
本案中,唐某和吴某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他们对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和后果具备一定认知能力,而其父母作为监护人,显然未尽到监护职责,导致侵权行为发生,最终承担赔偿责任。
这警示所有监护人,务必切实履行监护义务,时刻关注未成年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若因监护失职致使他人权益受损,必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此次事件也为广大家长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孩子的行为反映出其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对孩子性格发展和行为表现的关注、引导与教育的不足,使得他们漠视社会公德与法律规范。“养不教,父之过”,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塑造。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倾向,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这一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很大:它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营和商誉。海底捞作为知名餐饮品牌,因两名未成年人的恶劣行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打击,事发门店的经营也受到严重影响。这表明任何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将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必须受到法律制裁;此类事件在网络上的快速传播,极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安,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不当行为,可能误导其他青少年,侵蚀社会的公序良俗。
这起“尿火锅”事件的判决结果,是对涉事方的惩戒,更是对全社会的一次深刻警醒。监护人要肩负起应尽的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管;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如此,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来源:闭着眼睛神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