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翼:当虹桥机场遇见VR,重新定义飞行体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19:25 1

摘要: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精神。虹桥机场第一时间在T2航站楼安检区内,开展了一个融合尖端科技与民航文化的VR 大空间体验项目——"中国之翼"。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精神虹桥机场第一时间在T2航站楼安检区内,开展了一个融合尖端科技与民航文化的 VR 大空间体验项目——"中国之翼"

该项目为全国首个机场实景大空间 VR 模拟飞行项目,以空间计算、虚拟现实、AI 超写实数字人等技术为翼,将百年民航史、国产大飞机荣耀与飞行安全科普编织成可触摸的沉浸叙事,将机场变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航空博物馆,为航空文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让民航世界触手可及

"中国之翼"项目的体验从一条“民航历史长廊”开始,观众沿着时间跑道前行,途中能观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飞机模型,同时相关的重大事件还会以三维动画形式逐一呈现。

从最早的中国航空公司建立,到虹桥机场的土质跑道,再到其发展成为世界级航空枢纽,这长达百年时光的变迁之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便是 "两航起义" 这一里程碑事件。作为中国民航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在1949年的两航起义中,原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员工毅然驾机回归祖国怀抱,为新中国民航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观众也不再只是像过去那样通过文字和图片来对历史进行了解,而是通过“中国之翼” VR 大空间,亲身体验这一段时空旅程。

时光长廊中还设有互动环节,观众可在特定交互点位停留,通过⼿柄操作,搭建⻜机模型,如果能够正确完成组装,还可将该飞机模型进行收藏。

时光长廊的体验结束之后,便进入了 C919 首航环节,观众将登上虚拟客舱,在超写实数字空乘的引导下,了解气流原理、飞行安全等科普内容,同时还可以使用手柄切换不同的场景进行体验。

接下来体验将进一步升级,观众可进入飞行员驾驶舱,从飞行员视角模拟飞行操作,随着漫步向前,仪表盘会逐一亮起,观众将循序渐进的了解⻜⾏各阶段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还可以跟随指引,模拟简单的⻜⾏操作。

同时民航博物馆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办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项目提供了权威的航空学术指导及真机数字资产支持,其馆藏的三叉戟、运 7、空客 A310-200 等历史机型数字模型,成为 “民航发展历史长廊” 展项的核心内容支撑,确保了科普内容的专业性与历史真实性。

在体验中读懂民航精神

随着模拟飞行结束,VR场景将会悄然转换,届时在观众眼前浮现的将是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观众可自由切换航线,俯瞰不同地貌的标志性景观,最终飞机将降落在虚拟复刻的虹桥机场。

而在最终落地虹桥机场的实景场景里,观众一一点亮英雄机组纪念墙的交互设计,会将个体体验升华为对民航人的集体致敬,完成从知识获取到情感共鸣的闭环。

机场空间的多维升级

"中国之翼" 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重新定义了机场的功能边界,目前该项目位于虹桥机场安检区内 D20-24 区域(靠近 25 号安检口),并正在举办“限时免费体验”活动,活动期间所有候机旅客均可免费参与。

对旅客而言,10-25 分钟的体验时长既填补了候机空白,又可以通过奖章、截图分享等游戏化设计增强参与感;对机场运营来说,这种 "停留经济" 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附加值,更以科技感强化了 "百年门户" 的品牌形象。

从行业视角看,该项目不仅搭建了民航科普的新载体,还通过 VR 技术让两航起义、拉萨试航等历史事件变得可交互,让 C919 的技术突破通过虚拟拆解直观呈现观众眼前。

这种 "体验式科普" 既符合现代青少年的认知习惯,也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对该类项目深度探索的可能,实现了"一人体验、全家受益"的传播效果。

尾声

在虹桥机场的穹顶之下,"中国之翼" 项目正以科技为笔,在虚拟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书写民航文化的新表达。当旅客摘下 VR 眼镜,带走的不仅是飞行记忆,更是对蓝天事业的理解与敬畏,这或许就是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的终极意义。

来源:新浪VR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