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中远海运特运捐赠路灯 助力龙华“夜行路”变“幸福途”(四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19:09 1

摘要:日前,横石塘镇龙华村175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并且正式投入使用,彻底结束了村内部分道路长期无照明的历史。这批路灯由中远海运特运公司捐赠,是龙华村乡村振兴补短板重点项目之一。夜幕下,明亮柔和的光线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更点燃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心。

导读

中远海运特运捐赠路灯 助力龙华“夜行路”变“幸福途”

英德市城管系统:筑牢蚊媒传染病防线 守护市民健康

东华镇开展秋季校园安全联合大检查 筑牢师生健康安全防线

党建引领聚合力!沙口镇:织密基孔肯雅热防控“红色安全网”

中远海运特运捐赠路灯

助力龙华“夜行路”变“幸福途”

日前,横石塘镇龙华村175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并且正式投入使用,彻底结束了村内部分道路长期无照明的历史。这批路灯由中远海运特运公司捐赠,是龙华村乡村振兴补短板重点项目之一。夜幕下,明亮柔和的光线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更点燃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心。

龙华村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此前部分道路缺乏照明设施,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也限制了村民晚间散步、邻里交流等休闲活动。驻村工作队在深入调研后,积极向中远海运特运公司汇报沟通,最终争取到2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用于实施太阳能路灯安装项目。该项目于今年7月上旬启动建设,历时半个月,于7月下旬全面竣工。

其中,175盏路灯包括6米高路灯135盏、7米高路灯40盏,分别布设在龙新村横山下组黄屋组山咀头组等七个路段,覆盖了村民夜间出行的主要区域。同时,在黄屋组至山咀头组路段,21盏路灯还特别加装了中远海运特运吉祥物宣传板,既体现企地共建情怀,也成为村庄一道新的风景线。

小小路灯,照亮的是民生,温暖的是民心。该项目不仅改善了龙华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了村民安全出行问题,也进一步激发了村庄夜间活力,成为推动龙华村乡村振兴、深化“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李子麟、罗梓丹、龙志福、龙宇杰)

英德市城管系统:筑牢蚊媒传染病防线

守护市民健康

烈日炎炎,雨水充沛,当下正是蚊虫孳生与活动的高峰期,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风险显著升高。为有效阻断蚊媒传染病传播路径,近日,英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系统迅速行动,整合环卫、园林等多部门力量,全面铺开蚊虫防控消杀专项行动,从源头降低蚊虫密度,为市民群众织密健康“防护网”

在市区月桂湖广场,环卫工人正在对广场内的垃圾收集点、果皮箱周边、公厕等区域进行细致清理,并及时清除积存雨水,从根本上消除蚊虫孳生的“温床”;园林消杀队伍则对广场内的绿化带、灌木丛、景观水池边缘等蚊虫易孳生区域,采用“绿篱技术”开展“清源式”喷药消杀,确保每一个关键场所都不留防控死角,切实将蚊虫密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在光明西路,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城西中队的工作人员正挨家挨户开展蚊媒防控宣传,向沿街商铺经营者和居民详细讲解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及预防方法,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蚊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今年7月以来,英德市城管系统便按照上级部署,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蚊媒防控工作。秋季蚊虫活动仍处于活跃期,9月至11月底,市园林局全面启动为期三个月的蚊虫集中消杀专项行动,覆盖全市11个主要公园及广场、街道等公共绿地面积约166万平方米,有效降低公共区域的蚊虫密度,预防蚊媒疾病传播。市环卫处也同步发力,对英德市区及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桶点、公厕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高频次消杀。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各类垃圾51400余吨,消杀垃圾收集桶点、果皮箱32583个次,为市民群众营造更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公共场所注意个人防蚊,并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随意丢弃垃圾,做好商铺“门前三包”,共同营造干净整洁、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英德市城管系统将持续紧盯蚊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期,根据蚊虫密度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消杀频次和范围,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不断完善“清理孳生地+科学消杀+宣传引导”的防控模式,持续巩固防控成效,全力守护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曾雅琦、李子麟、严洁雯)

东华镇开展秋季校园安全联合大检查

筑牢师生健康安全防线

为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开学环境,9月8日至11日,东华镇政府组织市场监督管理所、食品安全组、卫生健康组、消防应急救援队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托管机构及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秋季校园安全联合检查

,通过现场检查、询问座谈、查阅台账等方式,开展多维度、全方位的督导检查。

严守食品安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市场监管与食安部门重点检查食堂及托管机构后厨,仔细查验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材采购索证索票与进货台账记录,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严格把关食品储存、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严防交叉污染,确保操作流程规范。同时对库存食材进行清查,坚决防止过期、变质食品流入餐桌。

筑牢卫生健康,构建"免疫屏障"。卫生健康部门重点检查各校园传染病防控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包括师生健康监测、晨午检记录、教室与宿舍通风消毒等。要求各学校及托管机构高度重视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基孔肯雅热防蚊灭蚊工作,完善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严查消防安全,畅通"生命通道"。消防部门全面检查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区域的消防设施设备,测试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等是否完好有效,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规范用电用气管理。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现场指导整改,并强调要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综合管理,压实"主体责任"检查组还对校园安保力量配备、安防器材管理、视频监控运行、校舍安全等方面进行细致排查。要求各学校负责人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台账,立即整改,实行闭环管理,确保彻底消除隐患。

(莫小婷)

党建引领聚合力!

沙口镇:织密基孔肯雅热

防控“红色安全网”

近期,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沙口镇党委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要求,以“党建引领+群防群控”为主线,激活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动员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联动群众共同参与,从统筹部署、一线攻坚到宣传引导全链条发力,全力织密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红色安全网”。

党委“掌舵”强部署

拉紧防控“责任链”

“防控工作容不得半点懈怠,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该镇党委第一时间做好疫情防控规划,召开基孔肯雅热防控专题党委(扩大)会议,传达省市工作精神,明确“源头清理、药物消杀、宣传普及、应急处置”四大重点任务,由镇党委班子和驻村团队分头下沉到14个村(社区)开展各个片区的消杀工作,形成“党委统一指挥、班子包联督导、支部落地执行”的三级责任体系。

自防控工作启动以来,该镇党委书记陈建宇带队深入老旧民房、农贸市场、建筑工地、河道沿岸等蚊媒高风险区域,现场检查积水清理、消杀作业进度,对隐蔽性积水点提出整改要求;党委班子成员按照“分片包村”机制,下沉至挂点村(社区)开展“蹲点式”督导,对照《防控工作清单》逐项核查,重点督促餐饮、商超、旅业等人员密集场所落实防蚊措施,累计开展专项督导28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5处,以“严细实”的作风确保防控工作不走过场、不留盲区。

支部“筑垒”强攻坚

织密防控“覆盖网”

“支部是防控一线的‘战斗堡垒’,必须把力量沉到最需要的地方。”该镇党委以村(社区)各党支部为核心,整合镇卫生院、镇中小学、广康生化公司等党支部力量,组建16支“党员防控突击队”,划分32个“党员责任区”,聚焦“清积水、灭成蚊”核心目标,开展全域性环境整治行动。

在圩镇片区,党员突击队联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等对楼道拐角、房前屋后、公共绿化带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闲置花盆、塑料桶等积水容器,对下水道、排水沟投放灭蚊剂;在农村片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村长等走进各家各户、田间地头,引导群众翻盆倒罐、清理淤泥积水,从源头阻断蚊虫滋生。同时,镇党委协调调配喷雾器、杀虫剂等物资400多件,发动党员干部连续三天分片区开展集中消杀,消杀区域覆盖镇区和14个村(社区),截至9月8日,全镇累计清理卫生死角700余处、积水点900余处,累计发动党员、干部2800多人次,蚊媒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党员“冲锋”强服务

激活防控“红细胞”

“作为党员,就得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冲上去。”该镇党委还向全镇党员发出《防控倡议书》,号召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主动担任“宣传员、排查员、消杀员、帮扶员”,在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沙口镇人民政府)

英德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晓静

编审:罗家裕

来源:英德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