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次听到东方白鹳这个名字时,我觉得有些突兀。它不像画眉的名字那般诗情画意,也不如松雀那样朴素亲切,更没有鹪鹩那般古韵悠长。它以“东方”为名,显得气象辽阔,却又直白简单。不仅如此,它的相貌也略显怪异:黑漆漆的鸟喙,翅膀上只有半边黑色,通体却是素白,像是一幅未完
《人民公安报》
原文如下
如果不是来到这片土地当警察,我可能永远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在我工作的黑龙江省萝北县团结镇,有一片水泽丰美的湿地——黑龙江嘟噜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湿地的众多鸟类中,东方白鹳称得上是这里的“明星”,也是标志。
第一次听到东方白鹳这个名字时,我觉得有些突兀。它不像画眉的名字那般诗情画意,也不如松雀那样朴素亲切,更没有鹪鹩那般古韵悠长。它以“东方”为名,显得气象辽阔,却又直白简单。不仅如此,它的相貌也略显怪异:黑漆漆的鸟喙,翅膀上只有半边黑色,通体却是素白,像是一幅未完成的仙鹤图,只是黑色部分忘记涂全。它和丹顶鹤一样,同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东方白鹳的性格也有些“高冷”。每年八九月份的嘟噜河湿地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各类候鸟翩跹而至,迎接八方观鸟客。它们却总是独自呆在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带,像是刻意远离这场盛会。
东方白鹳与嘟噜河湿地的缘分,最早见于2017年10月的记录。那一年,湿地第一次发现超过120只东方白鹳。但团结派出所民警老费坚持认为,故事实际开始于2016年10月。那时老费在湿地附近的荒野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大鸟,当时的救助条件有限,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知也有限,老费叫不上它的名字,只能将它带回所里,每日喂些活鱼养着。待大鸟的翅膀能够自行张开后,便把它放归自然。转年的10月初,新闻报道了嘟噜河湿地发现了大批东方白鹳,老费才知道自己救下的大鸟名叫东方白鹳。
或许,那只被老费救助的东方白鹳是来探路的,又或者后来的那120多只东方白鹳是来这片湿地“考察”的。人们只知道,此后的每年4月,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会如约来到这片湿地。我们也知道,东方白鹳选择在萝北安家,跟公安机关对生态环境的持续守护密不可分。
自从东方白鹳每年“北上”萝北,团结派出所的民警们也多了一份牵挂。民警老李和老费会定期带队进入湿地步巡,尤其在候鸟南迁之前。这已成为派出所的工作传统。派出所还联合湿地保护区、镇政府组建起湿地巡护队,这些年,鸟儿们在天际翩跹成行,他们在地面步行巡逻,默默守护至今。
起初我并不理解这种做法。利用监控巡查不是更直观、更高效吗?湿地本来位置就偏僻,又非对外开放区域,何必费时费力徒步巡逻?
直到两年前,由于宣传工作需要,我第一次随老费进入湿地拍摄。当时整个湿地没有人烟,栖息在极远处的东方白鹳也只能看到一点点。我问老费,“你们这样一遍一遍步巡,有什么意义?”不善表达的老费笑了笑,简单地回答:“你不在这个派出所工作,可能体会不到这种感觉。”而后,我一直在琢磨这种感觉。
那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直以为东方白鹳警觉性很强,不愿见人,可当时它们就在距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绕着我们画出一道圆弧。我想,或许其中就有老费当年救下的那只吧。
今年立秋后的不久,我请老李带我去湿地拍一些东方白鹳的视频。“立秋那天我们刚去看过,当时一批东方白鹳从我们头顶上飞过,都已经飞走了。”老李说。
“也没过几天啊,肯定还有的,我能抓拍到几只就行。”我仍坚持。
去了湿地后果真没有看见东方白鹳。我不解,“今年为什么离开得这么早?是不是环境出了什么问题?”
“哪里有什么问题。今年它们孵出了150多只幼鸟,现在全都长大了,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喝着萝北的水长大的孩子。”老李的语气里透着自豪。是的,谁会把自己的孩子养育在不好的地方。我想可能是因为今年凉得早吧。
老李却说,“要是因为冷,那每年4月要比现在冷上好多倍,它们还是如约而至。每年飞走的时间或早或晚,但到来年春天,它们一定会回来。”不是约定,更胜约定。
回去的路上,老李告诉我,想要拍到大群的东方白鹳,得等到每年4月它们北归的时候才行,“那时候其他鸟还不多,大部分都是东方白鹳飞来飞去。”
我说4月太冷,芦苇荡还是一片枯黄,拍出来不好看。
老李直率地回答,“它活着,不是专给你拍的。”话虽直接,却让我蓦然惊醒,于是我又旧话重提,“你们坚持步巡,到底为了什么?”
“湿地最大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我摇头。老李缓缓说道,“是静。当你在真正的宁静里,看到东方白鹳在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们好像飞进了你心里,并且叼走了一些本不属于你的东西。”老李还告诉我,随着年岁增长,心里杂事堆积,才越发明白,守护它们,也是在守护内心的秩序。
那晚,我分别查看了4月和8月的湿地影像。8月的湿地宛如一张碧波荡漾的风情画,饱满得不需要任何元素点缀。但4月份的湿地,只是一片枯黄的芦苇荡,如果没有东方白鹳成群翱翔的身影,仿佛失去了灵魂。
我突然明白,在这里,东方白鹳从未迟到,也未曾早退。它们总是在春耕前飞来,见证人们播种、耕耘,然后在秋收之前默默南飞。它们在这片土地上恪守着自然的使命。
我不禁钦佩大自然的奥妙无穷,东方白鹳出现后这片土地发生种种变化:孵化幼鸟的数量与治安成绩同步提升、种群总量增多与粮食丰收同时出现……我们更愿意把这种巧合定义为“相互馈赠”。
回想起我第一次和老费来到湿地时,那群东方白鹳在不远处飞过的画面,又回想起老李那句关于“静”的领悟,我终于明白,我们在守护着它们,它们也在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我们。
来源:平安鹤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