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轰动全国的“海底捞小便门”纠纷案作出一审宣判:涉案未成年人唐某、吴某及其父母需赔偿海底捞关联公司220万元,并在指定报刊公开赔礼道歉。这一判决为长达半年的社会争议画上阶段性句号,也为企业维权树立标杆。
今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对轰动全国的“海底捞小便门”纠纷案作出一审宣判:涉案未成年人唐某、吴某及其父母需赔偿海底捞关联公司220万元,并在指定报刊公开赔礼道歉。这一判决为长达半年的社会争议画上阶段性句号,也为企业维权树立标杆。
2025年2月24日凌晨,17岁的唐某与吴某在上海某海底捞门店包间用餐后,竟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并拍摄视频互相炫耀。2月27日,吴某将视频发布至朋友圈,内容迅速扩散,引发全网声讨。
3月12日,海底捞发布声明,采取三项紧急措施:
销毁涉事门店所有餐具并深度消毒;
向事发时段的4109桌顾客全额退款并十倍赔偿(总支出超百万元);
公开致歉,承诺强化管理。
法院经审理认定,唐某、吴某的行为构成共同侵权,主观恶意明显,且放任视频传播扩大负面影响。判决要点如下:
经济赔偿:
赔偿餐具损耗、消毒费 13万元;赔偿经营损失、商誉损失 200万元;承担维权开支 7万元(总计220万元)。注:若唐某、吴某有个人财产,优先从其财产支付;不足部分由父母赔偿。
公开道歉:
两家庭需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刊登道歉声明,向海底捞关联公司(四川某餐饮集团、上海某餐饮公司)正式致歉。
本案判决传递三重信号:
法律不纵容恶行:即便侵权者为未成年人,其家庭仍需为过错买单;企业商誉受保护:法院明确支持海底捞对商誉损失的索赔,为同类案件提供参考;公众警示:网络时代,任何挑战公序良俗的行为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网友热议:
“220万天价赔偿!熊孩子背后是熊父母买单。”
“支持海底捞维权,食品安全底线不容践踏!”
后续进展:
被告方是否上诉尚未明确。本案再次敲响警钟:法律利剑高悬,莫因年少轻狂触碰社会底线。
来源:艾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