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谷子经济”,二次元产业守正创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09:09 1

摘要:2025年3月15日,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布《黄浦区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首次以地方性规范文件的形式为二次元产业制定行业细则。其中,“禁止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衍生商品”的条款引发热议。广大网友就,在“谷子经济”蓬勃发展的

2025年3月15日,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布《黄浦区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首次以地方性规范文件的形式为二次元产业制定行业细则。其中,“禁止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衍生商品”的条款引发热议。广大网友就,在“谷子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平衡新兴产业的活力与合规性?这份《指引》能为行业未来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展开激烈讨论。

一、二次元与未成年群体:虚拟世界的引力与现实的隐忧

二次元文化,又称ACG,即Animation(动画)、Comics(漫画)与Games(游戏)的首字母缩写,指以动漫、漫画、游戏等二维形式呈现的虚拟世界,其核心是IP(知识产权)衍生的角色、故事与情感共鸣。

其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吸引了大量青少年群体。数据显示,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人,其中12-22岁青少年占比超50%。青少年很容易通过二次元作品中的奇幻世界和角色,寻找自我认同与情感寄托。

当前,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可能引发多重问题。

如,部分青少年因学业压力、家庭矛盾或社交困难,将二次元世界作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长期沉浸虚拟角色和故事中,进而导致现实社交能力退化、心理孤立等问题。

未成年人因普遍缺乏消费自制力,易被诱导投入高额资金购买周边商品,通过零用钱及线上支付自主购买高价二次元周边,甚至引发家庭经济纠纷。据调查显示,如今小学生网络成瘾比例达13.2%,部分学生甚至节省生活费购买高价“吧唧”(徽章),引发家庭经济纠纷,消费纠纷频发。

二、谷子经济:情感消费的狂欢与未成年人的“氪金”困境

“谷子”(Goods)即二次元IP衍生商品,涵盖徽章、手办、立牌等周边。其核心价值在于IP的情感赋能——例如一块成本仅几元的“吧唧”,因承载角色故事与粉丝热爱,可能被炒至数万元,从而形成独特的“谷圈”文化。2024年,以青年人为消费主力的中国谷子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行业预计市场规模将于2029年突破3000亿元。

在年轻消费者为限量版、联名款“谷子”一掷千金,谷子经济野蛮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

根据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数据,2024年二次元衍生产品的消费者投诉中,未按时发货、拖延三包义务、售后服务不足占比超50%,在谷子预售模式下,延迟发货、货不对板等问题频发。例如今年2月,南京路某专卖二次元产品的商户因未及时发货及不标注发货时间遭集体投诉,最终在监管部门指导下整改。

此类案例和数据暴露出二次元衍生品行业“重营销、轻履约”的短板,亟须法律规范兜底。此外,主题快闪店是二次元营销的重要场景,但其临时性经营模式极易导致责任主体模糊。再者,二次元产业高度依赖IP授权,但盗版、侵权问题长期困扰行业。

三、《指引》为狂热“降温”,为行业立标

诚如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二次元市场的销量和人气是非常火爆的,但是恰恰在行业监管方面缺少了一些尺度。

根据《民法典》第19条规定,8周岁以下儿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消费行为需由监护人代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4条亦规定“防止未成年人接触危害其身心健康的信息”。此次的《指引》正是基于此,禁止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二次元商品,并向8岁以上未成年人交易强调监护人同意程序,通过此方式为未成年人与二次元消费之间,构建一道防止过度沉迷的防火墙。

同时,《指引》要求经营者必须取得合法授权,并规范授权范围、时间等细节。这不仅是对《著作权法》《商标法》的细化执行,更通过“正向激励”引导企业从“赚快钱”转向尊重版权与拼原创,为行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同时,《指引》通过明确经营资质、授权文件等要求,为平台企业提供筛选合作伙伴的“白名单”,以降低法律风险。

事实上,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在出台《指引》前,历经一年调研,充分听取企业、法律专家等多方意见,并承诺“随市场变化修订”。这种“参与式立法”模式,既保障政策科学性,又彰显监管部门“护航而非扼杀”新业态的态度。

四、结语

二次元产业是如今“Z世代”的文化符号,也是经济新蓝海。《指引》的出台与有效实施证明,法治不是该文化的束缚,而是为热爱护航的灯塔。

也许,当企业以诚信经营筑牢根基,当家长以理解取代压制,当社会以包容推动创新,“谷子经济”方能真正从狂热走向理性,“二次元文化”才能真正从亚文化走向主流,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共赢载体,为我国的文化自信增添生动注脚。

作者 刘任治

责编 高萍

特别声明

本文为如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后台。本公众号的信息仅作一般性参考,不应视为如闻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针对特定事务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上海如闻律师事务所

《金刚经》卷首语:“如是我闻”,如闻律师事务所藉此得名。“盛世法,如闻人”是本所之铭。法律的精神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但,“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正确实施,公平价值得以实现,离不开一位好律师来为您的权益保驾护航。愿我们能和您一起,在这个新时代里,追逐梦想,实现梦想。所有的如闻人,以钻研精神,饱含着无限热情,践行着法律者的初心,所有如闻的朋友们,做好专业的服务。

我们的精神就是:如你所需,如闻永远和你在一起。

来源:如是我闻Rewi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