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鲜食玉米农时忙 万亩订单稳春播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09:03 2

摘要: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德江县抢抓农时,通过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2万亩鲜食玉米春耕正酣,地膜覆盖的农田银光闪烁,温室大棚内秧苗青翠,一幅科技赋能、产销联动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

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德江县抢抓农时,通过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2万亩鲜食玉米春耕正酣,地膜覆盖的农田银光闪烁,温室大棚内秧苗青翠,一幅科技赋能、产销联动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

龙泉乡漂盘育苗郁郁葱葱

共和镇营养球育苗长势喜人

走进龙泉乡牧羊村岭育苗基地,温控大棚内,漂浮盘中的玉米种子已抽出嫩芽,农户们正将长势均匀的种苗分拣装筐。“漂盘育苗7天就能出苗,比传统土床育苗快3天,根系还更发达!”基地负责人指着分层控湿的苗架介绍,今年创新采用“漂盘催芽+方格炼苗”模式,盘内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出苗率达95%;露天育苗区则用木制方格模具压出带营养土的“玉米育苗块”,方便散户随取随栽,成本降低三成。

共和镇鲜食玉米栽培现场

荆角乡育苗农忙现场

田间地头,科技赋能处处涌动生机。煎茶镇毛田坝村的数百亩农田里,银白地膜如波浪般延展,村民们俯身劳作,将健壮秧苗精准植入垄间。“地膜锁住墒情调控温度,移栽苗比传统播种早收10天,每亩还能节约五分之一灌溉用水。”农技专家白治辉驻田讲解,特别针对坡地推广创新育苗法——用稻草捆扎有机肥制成“抗旱营养球(块)”,双重防护既驱虫又保水。如今这项技术已覆盖全县1.3万亩鲜食玉米地,亩均产量有望突破2800斤增幅。

鲜食玉米加工车间

鲜食玉米产品市场销售

蓬勃春耕的背后,是院地合作和订单农业的强力支撑。近年来,省农科院与德江县达成战略合作,通过科研成果转换助推德江鲜食玉米全链条发展,今年提供优良鲜食玉米品种(金彩糯2020)5000余亩,并给予加工技术指导。同时,德江县与贵州黔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每公斤1.4元兜底价锁定万余亩鲜穗(带壳),占全县总面积的60%以上。企业在煎茶镇冷链物流园区投建的冷链中心可实现鲜穗24小时预冷、48小时分拣发货,通过电商平台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商超。“从育苗到采收再到加工,省农科院和县农业农村局提供全链条技术跟踪!”种植户王显桥算起增收账:按亩产2500斤测算,市场出园价格每公斤2元,除去成本价格每公斤1元,我今年种植150亩鲜食玉米就能带来37.5万元产值,近18万元收益。一条集“集约育苗、科学栽培、订单兜底”于一体的鲜食玉米产业链,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灵华沁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