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年初启动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近期又发布的“减重四吃四不吃”原则,是针对科学减重提出的饮食指导建议,旨在帮助公众通过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年初启动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近期又发布的“减重四吃四不吃”原则,是针对科学减重提出的饮食指导建议,旨在帮助公众通过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一、“四吃”推荐(优先选择的食物)
1. 高蛋白食物
如:鸡胸肉、鱼类(三文鱼、鳕鱼)、蛋清、低脂乳制品、大豆及其制品。
作用:增加饱腹感,减少肌肉流失,提高食物热效应(消化蛋白质消耗更多能量)。
2. 高纤维食物
如:燕麦、糙米、绿叶蔬菜(菠菜、西兰花)、菌菇类、奇亚籽。
作用:延缓胃排空,稳定血糖,减少脂肪吸收。
3. 低升糖指数(低GI)碳水
如:红薯、全麦面包、藜麦、荞麦。
作用:避免胰岛素剧烈波动,减少脂肪囤积。
4.健康脂肪
如:牛油果、坚果(每日10-15g)、橄榄油、深海鱼油。
作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调节代谢激素。
二、“四不吃”禁忌(需严格限制的食物)
1. 精制糖及含糖食品
如:糖果、蛋糕、含糖饮料(可乐、奶茶)。
危害:快速升高血糖,转化为内脏脂肪,诱发胰岛素抵抗。
2. 反式脂肪酸
如:人造黄油、植脂末、油炸食品(薯条、炸鸡)、预包装糕点。
危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促进炎症反应。
3. 精制碳水化合物
如:白米饭、白面条、馒头,避免过量摄入。
危害:缺乏膳食纤维,易导致餐后血糖飙升。
4. 高盐加工食品
如:腊肉、泡菜、罐头、方便面。
危害:钠摄入过量引发水肿,掩盖真实体重,增加高血压风险。
三、科学减重的补充建议
1. 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凉拌,避免煎炸、红烧。
2. 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碳水,可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3.饮水量:每日1500-2000ml,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含糖饮品。
4. 结合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如快走、游泳)+ 2次抗阻训练。
四、注意事项
个体化调整:需根据BMI、体脂率等数据制定方案,必要时咨询营养师。
避免极端节食:长期热量缺口过大可能导致基础代谢下降。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可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减重,同时降低慢性病风险。具体执行时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定期监测体成分变化。
来源:筋骨强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