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上午,“纹样新生——数字汉生活马王堆纹样成果展”开幕式在湖南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展览由湖南博物院与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湖南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策划制作。展览从9月12日至9月28日在湖南博物院免费对公众开放,邀市民邂逅汉代美学,共赴一
9月12日上午,“纹样新生——数字汉生活马王堆纹样成果展”开幕式在湖南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展览由湖南博物院与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湖南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策划制作。展览从9月12日至9月28日在湖南博物院免费对公众开放,邀市民邂逅汉代美学,共赴一场跨越两千年的“纹样之旅”。
仪式上,湖南博物院纪委书记李丽辉,湖南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武望先后致辞。来自省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省内高校、品牌企业、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湘绣鬅[péng]毛针第五代传承人饶婷以针线复原汉代丝织物上的经典纹样,用 “纹样” 串联起汉代美学与当代生活。当嘉宾们共同点亮大屏,“纹样新生”四个字在光影中闪耀,寓意着两千年前的汉代纹样在当下焕发新生。
展览以“狸猫妙妙”作为数字导游,引领观众沉浸于汉代生活场景之中,开启一场“纹样之旅”。观众沿着精心设计的动线,仿佛跟随时间的脚步,穿越两千年,与汉代人的生活美学不期而遇。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厚重的文化基因与历史智慧。2024年,正值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湖南博物院携手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合作推出数字文博IP品牌“数字汉生活”,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核心资源,从“衣食住行用看玩”七个维度构建“汉生活”。
“数字汉生活”项目自启动之后,已推出马王堆数字资源库、汉生活博物集、马王堆新汉隶字体库以及马王堆纹样数字基因库。2025年9月推出的“纹样新生——数字汉生活马王堆纹样成果展”,是上述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与公众体验窗口。它不仅呈现了汉代纹样从文物融入生活的转变过程,更为文博数字化的保护、传播和产业化探索提供了“湖南模式”。
“纹样新生——数字汉生活马王堆纹样成果展”共分为一楼户外亲水平台“天人合一”展区、一楼艺术大厅“霓裳经纬”展区、四楼前厅“宴乐‘纹’章”展区三大展区。当汉代纹样在数字光影与湘绣针线之间再次鲜活,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拉开了“数字汉生活”新篇章。
在湖南博物院一楼户外亲水平台,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的艺术装置令观众耳目一新。装置融合了基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进行二创的纹样与艺术家文成武的全新创作,并以古代建筑造型为灵感进行空间设计。纹样在立体结构中交织变幻,让观众感受古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思考。在纹样交织之中,观众可以沉浸式感受西汉人与自然的哲学对话。
步入湖南博物院一楼艺术大厅,观众正式进入“霓裳经纬”展区。这里聚焦西汉纺织之美,用现代语言诠释汉代“纤毫入微”的织造水准,交汇了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展区内,沉浸式的打卡装置,将织造纹样巧妙融入空间,营造出可穿越、可互动的观展体验。观众不仅能看到数字重建的经典纹样,还能欣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艳、湖南湘绣博物馆馆藏复原的马王堆织物纹样和成新湘大师工作室二创的丝织纹饰,以及当代艺术家陈我意、Maria-Luisa Uth、清穗、亭意、“物质想象”团队等以纹样为灵感创作的跨媒介作品。
湖南博物院四楼前厅“宴乐‘纹’章”展区聚焦汉代饮食与娱乐场景中的器物纹饰,展现古人生活美学的智慧与趣味。展区设有由知了青年数字文博团队打造的“马王堆纹样数字基因库”互动体验区,观众可通过触控大屏,亲手“解码”汉代纹样的文化基因,探索其寓意和演变。
展览还特别设计了盖章互动环节,观众可在一楼艺术大厅导览手册架,领取导览手册并集齐展区的3枚单色章(一楼展区2枚、四楼展区1枚)即可前往四楼文创店兑换“隐藏版套色章”,为这段文化之旅留下独特印记。导览手册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赶紧来参与吧!
附:参观小贴士
展出日期:
2025年9月12日—2025年9月28日
展出地点:
湖南博物院一楼户外亲水平台、一楼艺术大厅、四楼前厅
本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
预约方式:
2. 打开支付宝,搜索“湖南博物院”小程序,依次点击【票务预订】——【湖南博物院参观预约入口】预约门票。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逢法定节假日顺延、延长开放服务以院方通告为准)
咨询热线:
0731—84415833/84475933
潇湘晨报记者王丽姣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