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于2023年1月3日注册成立,8月15日正式揭牌。研究院是《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行动纲要(2022-2026年)》中明确重点打造的三大数字
单位简介
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宁波市科学技术局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于2023年1月3日注册成立,8月15日正式揭牌。研究院是《宁波市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行动纲要(2022-2026年)》中明确重点打造的三大数字经济科创平台之一,是甬江科创区重点支持建设的科创平台。
研究院院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创校校长陈十一教授担任,执行院长由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IEEE Fellow、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创校副校长曾文军教授担任,科研团队由国家级人才、行业资深专家等知名学者领衔。
自揭牌以来,研究院坚持以高标准、高层次的引才原则招募科研人员。五年建设期计划引进海内外数字孪生相关领域人才300余名,着力打造以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为核心,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骨干的梯次人才队伍。
在科研创新方面,研究院结合宁波市产业发展布局,瞄准智能硬件与感知、三维建模与仿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与反馈控制、区块链与信息安全等数字孪生相关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先进制造、港口航运、社会民生、城市治理等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建设中的共性技术需求。依托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学科优势,获批芯粒 CAD 和制造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全省工业智能与数字孪生重点实验室、宁波市空间智能与数字衍生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创新平台,开展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前沿创新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以及产业孵化工作。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省市共同建设的高起点、小而精、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以服务国家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强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交叉、突出工程技术,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具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目前已正式签约100名教学科研负责人,包括院士1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2人、国际著名学术组织会士23人,其中96%的教师拥有2年及以上的海外经历。学校于2025年开启首届本科生招生,设立数理基础科学、智能制造、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面向未来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卓越本科教育体系。
招聘岗位及要求
根据研究院发展需求,现面向海内外招募优秀的硕博人才。招聘岗位分为研究序列和工程技术序列,研究序列岗位面向基础研究,需具有博士学位;工程技术序列岗位面向工程技术和产业化,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具体岗位及要求详见《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2025年度全球人才招聘需求》(附件1)。
扫码下载
附件1 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2025年度全球人才招聘需求
薪酬福利
参照国内一流科研院所标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支撑条件。
根据《宁波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条目(2022版)》,提供不同层次的薪资标准。
顶尖人才(在国内外学科领域具有显著声望和影响力的学者专家,取得突出科研成就),按“一人一议”方式商议;
特优、领军、拔尖人才(在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团队带头人,取得较高科研成果),薪酬范围为60-120万元;
高级人才(海内外优秀博士),薪酬范围40-60万元;
硕士工程人才,薪酬范围20-40万元。
人才补贴
额外享受宁波市安家补贴、生活补助和购房补贴;
博士后出站来院可申请宁波市补助40万元。
科研支持
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科研场地和设备,全流程协助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类科研和人才项目。
福利保障
参照事业单位标准缴纳五险一金及商业团险;
享受带薪休假、职工疗休养、商业团险、员工体检、节假日福利等;
提供员工食堂、健身场所、周转性人才公寓;
高层次人才可协助解决子女入学等安置问题。
本次招聘采取邮箱报名,符合招聘条件并有意向者,投递应聘资料至招聘邮箱:recruit@idt.eitech.edu.cn
报名步骤:
1.填写附件2《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研究岗位申请表》;
2.将岗位申请表与个人简历共同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名为“姓名+应聘岗位”。
研究院将结合各岗位要求,对应聘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将受邀参加面试,最终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拟聘用人员。
本次招聘坚持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应聘者须对提供的所有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扫码下载
附件2 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研究岗位申请表
其他事项
来源:青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