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生动展现济源示范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在教体系统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特在微信公众号推出“铸魂强师 奋进有我”师德先进典型专栏。专栏将陆续推介一批扎根一线、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生动展现济源示范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在教体系统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济源示范区教育体育局特在微信公众号推出“铸魂强师 奋进有我”师德先进典型专栏。专栏将陆续推介一批扎根一线、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师德先进典型。他们中,有人以画笔为犁,为乡村孩子播下美的种子;有人以“三牛”精神,十四年如一日守护稚嫩童心;有人身兼数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答卷;有人创新不辍,用手势舞、彩虹集、AI课堂点亮学生成长之路……他们是济源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的缩影,更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师者的温度与力量,见证平凡中的坚守与伟大,共同营造崇尚师德、争当楷模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济源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黄波波济源市五龙口镇实验小学
“师德”于我而言,是以责任为壤、专业为干、仁爱为叶、奉献为花,所撑起一片的绿荫。作为一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我身兼多职——数学教师、体育教师、宿管老师、带车老师等,用的平凡点滴,诠释“师德”二字的重量。
作为数学老师,我同时承担三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任务。三年级重趣味与直观,六年级重逻辑与规范。我深入研究课标,准备两套教案与学具,利用所有课余时间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坚持每周让六年级每个学生至少问老师一道题,三年级学生给老师讲一道题。尽管疲惫,但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我深知专业与责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作为体育老师,我面对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限制,坚持做好示范动作,虽动作不再标准,但我分解演示、请生协助,绝不“只动口不动手”。因为我知道,教师的亲身示范,传递的是对责任的敬畏、对承诺的坚守、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作为宿管老师,我是孩子们临时的“父母”。每晚查寝、点名、排除安全隐患,时刻绷紧安全弦。一次深夜,学生小陈发高烧至39.6℃,家中只有年迈爷爷奶奶。我担心老人夜间骑车不安全,主动开车将孩子送至村口。孩子安全到家,我才心安。多操一份心、多跑一段路,是责任更是本能。
作为带车老师,我坚守“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错”的原则。每周核对名单、叮嘱安全、与家长“手递手”交接。遇家长未及时接,不论寒暑,始终陪伴等待,直至每个孩子平安交回家人手中。
此外,学校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修台阶、划球场、栽树木,运动会上当裁判、安全演练是摄影……我是名副其实的“一块砖”。尽管多年受痛风折磨,我仍坚持上好每节课,孩子们一句“老师我们想上数学课了”,一张“请您保重身体”的纸条,便是我坚持的最大动力。
师德,不在于豪言壮语,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我愿继续扎根乡土,以微光引路,以责任守护,成为孩子们前行路上的一盏灯。
来源:河南经济报直播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