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隔壁工位的程序员老张,因为项目延期被领导痛批,结果他当场甩出一份聊天记录截屏:“这个模块明明是小王说负责的!”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如鸡,小王的脸绿得跟Windows死机画面似的。这种“甩锅精”在职场简直比蟑螂还常见,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对付这群“责任刺客”。
前两天隔壁工位的程序员老张,因为项目延期被领导痛批,结果他当场甩出一份聊天记录截屏:“这个模块明明是小王说负责的!”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如鸡,小王的脸绿得跟Windows死机画面似的。这种“甩锅精”在职场简直比蟑螂还常见,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对付这群“责任刺客”。
1. 先认人:职场甩锅侠的四大面相
茶水间老油条们总结过,甩锅党分门派——
“太极宗师”:张口就是“这个不归我管”,闭口就是“你找XX部门问问”,活像个人形转接器 ;
“失忆症患者”:上周刚答应的事,这周能睁眼说“有这回事?” ;
“新手指引NPC”:专坑实习生,项目成了是ta指导有方,黄了就是新人能力不行 ;
“祥林嫂Pro”:每天在工位循环播放“我太难了”,活像个人形BGM,出事时哭得比窦娥还冤 。
识别出这些特征,你就成功了一半。下次听到同事说“这个你比较专业”,请自动翻译成“锅来!”
2. 接化发三连:职场防背锅速成班
第一式:接锅要优雅
某次项目会上,产品经理把数据错误甩给我,我当场打开会议纪要:“3月15日会议确认过数据由产品部提供,需要调取原始记录吗?”肉眼可见对方额头渗出冷汗 。记住:重要沟通必须文字留痕,微信聊天别清空,邮件抄送要到位,关键时刻这些就是你的免死金牌。
第二式:化锅讲策略
去年合作过的设计部小哥有招特绝——遇到甩锅,他就搬出项目管理表:“这部分在甘特图第3阶段确实划给市场部了,要不咱们现在拉个会确认下?”瞬间把个人矛盾升级成部门协同问题,甩锅的立马怂了 。学会用制度武器,比扯嗓子吵架体面多了。
第三式:发锅要稳准
财务部Lisa姐是反杀高手,有次被同事甩锅,她当着领导面打开录音:“上周你说‘反正领导不看明细’,所以我才没做备注。”说完还补了句:“当然也可能是沟通有误会,咱们以后多确认。”既戳破谎言又显得顾全大局,堪称教科书级操作 。
3. 自保金钟罩:打工人必备防坑套装
工位摆件三件套:
带时间水印的笔记本(证明idea诞生时间)
录音笔外形的U盘(心理威慑大于实际用途)
《劳动法》封面的台历(懂的都懂)
聊天话术防弹衣:
“这事儿咱们拉个群聊?”(防止私聊被坑)
“我先请示下领导?”(拖字诀化解突然甩锅)
“你刚说的需求我复述下,看对不对?”(确认式反击)
茶水间情报网:
跟保洁阿姨混熟能掌握谁常加班,跟IT小哥搞好关系能恢复误删记录,这些边缘情报关键时刻比猎头还管用 。
4. 长期生存法则:把锅炼成垫脚石
前领导教过我狠招——每季度主动做次《工作流程优化建议》,把常被甩锅的环节写成制度漏洞。去年我就凭这招把跨部门协作流程规范化,现在遇到甩锅的直接甩制度文件,还意外拿了年度创新奖 。
更绝的是带团队后,我在周报里新增“协作亮点”专栏,专门表扬主动担责的同事。现在组里抢着背锅的魔幻场景,堪比大妈抢超市特价鸡蛋 。
最后说点大实话:
职场甩锅本质是种权力试探,你退一步TA就进一尺。但记住三点:
别当道德标兵(该甩的锅得学会优雅转移)
别做沉默羔羊(有理有据的反击反而赢得尊重)
别怕正面刚(特别是当你握着证据链时)
下次再遇甩锅侠,不妨学我工位摆个搪瓷缸,上面印着“这个锅我不背”——有些态度,得让全办公室都看得见。
来源:懂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