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我离开了一直工作、学习、生活的故乡上海,飞抵位于雪域高原、珠峰脚下的日喀则。湛蓝的天空、软绵的白云、巍峨的雪山,第一次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初到日喀则,高原反应如影随形——每一步都呼吸急促,每夜都难以入眠,血氧饱和度一度低至60%-7
徐家鹏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2025年4月,我离开了一直工作、学习、生活的故乡上海,飞抵位于雪域高原、珠峰脚下的日喀则。湛蓝的天空、软绵的白云、巍峨的雪山,第一次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初到日喀则,高原反应如影随形——每一步都呼吸急促,每夜都难以入眠,血氧饱和度一度低至60%-70%。然而,“艰难方显勇毅”,我以意志对抗自然,逐渐适应这片土地,并全身心投入到日喀则的检察工作中。
雪域砺剑
专业实践的淬炼之旅
援藏期间,我先后在日喀则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和第一检察部工作,主要负责刑事检察业务,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此前我长期在基层办理普通犯罪案件,为尽快适应,我认真学习、虚心请教,短时间内掌握了新的业务流程。先后参与办理了边某某等三人走私普通货物案,丁某某等二人非法经营、敲诈勒索、催收非法债务案以及次某某诈骗案等一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日喀则市首例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除了承担一线办案任务之外,我还撰写了近三年职务犯罪相关分析报告,参与了重点案件评查工作。日喀则市下辖18个区县院,这些基层院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经常会来市院汇报,我和日喀则市院的检察官们会耐心接待、答疑解惑。同时我还加入了日喀则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指导工作小组,作为小组成员参与全院疑难复杂刑事案件的讨论,为全院检察同仁们办理案件提供帮助。
春风化雨
交流共学的温暖篇章
作为上海检察机关援藏的一员,我与另外三名上海援藏干部一同先后奔赴上海对口的江孜、亚东、萨迦、拉孜、定日五个县的基层检察院,针对这些基层院刑事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抽查案卷的方式,重点就刑事检察两项监督、证据材料调取、审查报告制作等,逐项梳理出案件办理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针对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我从个案出发以点带面,将上海的办案经验分享给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我也深切感受到日喀则基层院检察同仁们对检察工作的热情和浓浓的学习氛围,让我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援藏工作不仅是办好案,为了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各项法治宣传活动,走到街头为日喀则的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帮助他们防范诈骗风险。
为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我与另外三名上海援藏干部还深入昂仁县秋窝乡查布村幼儿园,开展“送知识,送温暖”爱心活动,自费为孩子们带去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其间,我们了解到一名四岁适龄儿童因先天疾病无法入园,便专程前往其家中探望,送上慰问物资,并鼓励小朋友和家人坚强乐观。同时,我们也看望了日喀则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在查布村的三名驻村干部——从临近退休的资深检察官到“00后”的检察新兵,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她们驻村工作的艰苦,也感受到她们乐观情绪,感动于我们的检察同仁为了祖国建设舍弃小家、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激励我加倍努力工作。
精神传承
高原信仰的永恒底色
在援藏期间,我积极参与日喀则市检察院的党建活动,认真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并随援藏团队一同瞻仰日喀则市烈士陵园、江孜县抗英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一帧帧历史画面、一段段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我,也让我深刻领悟到“国家独立、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
2025年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我与全院干警一同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的自治区成立庆祝大会。一位藏族老奶奶动情讲述西藏和平解放以来雪域高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令我潸然。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一代代援藏干部播撒在雪域高原的青春和热血,涌现出了一批批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谱写了一曲曲精彩难忘的人生乐章,绘就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奋斗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作为新时代援藏干部,我定将发扬“老西藏精神”和“援藏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把这抹高原赐予我的坚韧、纯粹与信仰,化为检察生涯中永不褪色的底色。
致敬每一位在高原上奋斗的奉献者。
来源:上海检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