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看,咱们的八月瓜自然熟透炸开了口,这果肉软糯香甜。”9月8日,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木厦河村的八月瓜种植基地里,果香伴着直播声在山谷间回荡。
“家人们看,咱们的八月瓜自然熟透炸开了口,这果肉软糯香甜。”9月8日,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木厦河村的八月瓜种植基地里,果香伴着直播声在山谷间回荡。
只见主播手持饱满的八月瓜,对着手机屏幕热情推介,身旁的后台同步回复评论,一场热闹的助农直播正将深山里的“小众宝藏”水果推向全国网友。
该基地田垄间,村民们正在采摘成熟的八月瓜,竹篮很快被饱满的果实填满;不远处的仓库内,另一批村民早已备好打包材料,按照“早上采摘、下午发货”的节奏,麻利地分装、贴单,确保新鲜果子当天发往全国各地。“这八月瓜熟了会自己炸开,所以也叫‘九月炸’。”基地负责人韦卫随手掰开一个,乳白剔透的果肉显露出来,“果肉、籽都能吃,皮晒干还能泡茶泡酒,全身都是宝。”
据了解,八月瓜学名“三叶木通”,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是药食同源的水果,因形似香蕉又被称为“土香蕉”,富含糖、维生素C和12种氨基酸。5年前,韦卫与合伙人看中其市场潜力,投入约18万元建起25亩种植基地。“前期光果苗和搭棚就花了不少钱,今年第五年,差不多回本了。”韦卫笑着算起收益账,该基地年产八月瓜约4万斤,全靠线上渠道销售,在抖音、视频号、天猫等平台都有专属店铺。
为让八月瓜“走出去”,每年上市前,韦卫的团队都会通过直播预热、老客回访等方式宣传,高峰期每天能卖出1000至2000斤。因八月瓜是后熟性水果,25亩果子需连续采摘半个月。
“现在市场价约4元一斤,电商平台能卖到10元以上。”可观收益背后,是不小的管理成本,仅人工和管理费每年就有3万元。“我们每天要请七八个村民帮忙打包发货,一干就是半个月。”韦卫说,这既解决了基地用工难题,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如今,韦卫的电商生意愈发红火,团队不仅卖八月瓜,还将黄桃、苹果、折耳根等当地农产品纳入销售版图。曾经藏在深山的八月瓜,借电商东风成了市场“热门货”,不仅炸开了香甜果肉,更“炸”出一条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玉山
编辑 杨曦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