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账单肯定是搞错了!"钱志强死死盯着那张燃气费单,眼前的数字让他头晕目眩:102,375元。
"这账单肯定是搞错了!"钱志强死死盯着那张燃气费单,眼前的数字让他头晕目眩:102,375元。
客服代表面无表情地敲击键盘,"系统显示读数无误,先生。您的用气量是33,512立方米。"
钱志强声音颤抖,"我一个月只做几次饭,怎么可能用了三万多立方米?"
"缴费期限是三天,否则我们将依规停气。"冰冷的回答让他攥紧拳头。
一周后的凌晨两点,钱志强轻手轻脚地关闭了燃气总阀,隔壁却传来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
01
初夏的南京,空气中已经弥漫着黏腻的湿热。
位于江浦区的老旧小区里,钱志强刚结束了一天的瓦工活,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单身公寓。
四十二岁的他,身材精瘦,脸上的皱纹和常年接触水泥砂浆留下的粗糙痕迹,无声地诉说着生活的艰辛。
钱志强打开信箱,取出几封信件和账单。
他随手翻阅着,突然被一张燃气费账单吸引了注意力。
账单上赫然显示:本月用气量10,443立方米,应缴费用:102,507.70元。
"这……这怎么可能?"钱志强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数字。
他反复确认账单上的户号和地址,确实是自己的没错。
作为一个独居的装修工人,钱志强的生活极为简朴。
每个月他最多用燃气做几次饭,烧烧热水,月均用气量不超过10立方米,费用通常在30元左右。这突如其来的天价账单,简直就像是一场荒诞的噩梦。
他立即拨打了燃气公司的客服电话。
"您好,我是钱志强,我想反映一下我这个月的燃气费账单有问题,金额明显不对。"
电话那头的客服用着公式化的语气回复:"请问您的用户编号是多少?我帮您查一下。"
钱志强报出了编号,然后焦急地等待。
"钱先生,根据我们系统的显示,您的燃气表在过去一个月内确实读数增加了10,443立方米,这个数据是由智能表计自动上传的,不会有错。"
"不可能!我一个人住,一个月怎么可能用这么多气?这比我十年的用量还要多!"钱志强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提高了几个分贝。
"先生,我理解您的疑虑,但燃气表计是经过国家认证的精密仪器,误差率极低。
如果您对读数有异议,可以申请上门检测,但检测费用需要您先行垫付,如果确认是表计问题,我们会退还检测费并更正账单;如果表计无问题,检测费将不予退还。"
"那就检测吧,我相信一定是表计出了问题。"钱志强咬牙说道。
挂断电话后,钱志强坐在破旧的沙发上,陷入了沉思。
十万多块钱对他这个蓝领工人来说是一笔巨款。
他的月收入只有七千多元,除去房租和日常开销,每月能存下的钱不超过两千。
这笔突如其来的巨额燃气费,足以让他陷入经济困境。
他决定先去看看自己的燃气表,验证一下读数是否异常。
钱志强的燃气表安装在楼道里的公共管道间。
他打开管道间的小门,借着手机的闪光灯,查看表计。
表计上的数字确实与账单上显示的一致,显示他在过去一个月内用了超过三万立方米的燃气。
"这绝对有问题!"钱志强自言自语道。他仔细检查了表计周围,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
接着,他又检查了自家的燃气管道和燃气灶,同样没有发现泄漏或异常。
02
次日一早,燃气公司的检测人员如约而至。
两名工作人员对钱志强家的燃气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表计、管道和燃气灶具。
"钱先生,我们已经完成检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您的燃气表计工作正常,读数准确,管道也没有泄漏迹象。"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公事公办地说。
"这不可能!我一个人住,一个月最多用10立方米,怎么可能用了三万多?"钱志强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先生,我们只负责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设备一切正常。至于为什么用气量这么大,可能是您使用了什么大功率的燃气设备,或者有人在您不在家的时候使用了您的燃气。这些情况我们无法判断。"
"我家哪有什么大功率设备?我连燃气热水器都没装!"钱志强愤怒地说。
工作人员无奈地耸耸肩:"那就建议您检查一下是否有人擅自使用了您的燃气。至于账单,根据公司规定,既然设备正常,您必须按时缴纳,否则将面临停气处理。"
工作人员离开后,钱志强径直前往燃气公司营业厅,希望能找到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解决问题。
营业厅里人头攒动,钱志强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他。
"这不可能是我家的账单,一定是搞错了!"钱志强紧攥燃气费单,手背上青筋暴起。
客服代表面无表情地看着电脑屏幕,"先生,系统显示您的表计读数无误,必须在三日内缴清,否则我们将依规停气。"
钱志强颤抖着声音,"我一个人住,怎么可能用掉十万块的燃气?"
话音未落,后面排队的大妈就不耐烦地嚷嚷起来:"快点儿啊,我赶着回家做饭呢!"
没人理解一个穷瓦工的绝望,这世界就是这样,荒诞而冷漠。
客服建议钱志强可以申请分期付款,但无论如何,这笔费用必须缴纳。
钱志强要求见主管,但主管的回答与客服如出一辙——表计正常,读数准确,必须缴费。
钱志强的心沉到了谷底。他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燃气公司,脑子里一片混乱。
十万块,这几乎是他一年半的收入,他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回到家,钱志强坐在阳台上,点燃一支烟,眺望着远处的高楼。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疲惫的脸上,映出深深的无奈。
他开始认真回想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试图找出用气量异常增加的原因。
他的生活极为规律:早上七点出门工作,晚上八点左右回家,偶尔做顿简单的饭菜,大多数时候靠外卖和方便面果腹。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钱志强的脑海——会不会是邻居?
他住的是一栋老旧的单元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设施陈旧,管理松散。隔壁的住户在半年前搬走了,但最近似乎有了新租客,经常能听到有人进出的声音。
钱志强决定先了解一下邻居的情况。他走出家门,敲响了隔壁的房门。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被打开一条缝,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警惕地望着他。
"你好,我是住在隔壁的钱志强。我最近遇到点问题,想跟你聊聊。"钱志强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友好。
"有什么事?"年轻男子的态度明显不太友善。
"我最近收到一张异常高额的燃气费账单,想问问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或者有没有注意到什么异常。"
"没有,我们这边一切正常。"年轻男子言简意赅,似乎不愿多谈。
就在钱志强想继续询问时,从房间深处传来一阵奇怪的气味,像是某种化学品混合的刺鼻气味。
"那个,你们在做什么?这气味..."钱志强下意识地皱起眉头。
"没什么,我室友在做实验,他是大学化学系的学生。没事的话,我先关门了。"不等钱志强回应,年轻男子就匆忙关上了门。
这次简短的对话让钱志强更加怀疑。
隔壁的租客明显有些不对劲,而且那种奇怪的气味他说不上来,但绝不是普通家庭会有的味道。
03
回到家,钱志强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燃气盗用的信息。
他发现,在老旧小区,确实存在一些不法分子私自改装燃气管道,盗用邻居燃气的案例。
这让他更加确信,自己可能是燃气盗用的受害者。
但他没有证据,也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调查。
三天后,燃气公司如期而至,因为钱志强未能缴纳费用,他家的燃气被切断了。
没有燃气,意味着无法烧水做饭,生活更加艰难。
但此时的钱志强,已经顾不上这些不便,他满脑子都是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揪出真正的"用气大户"。
燃气被切断后的第一个星期,钱志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早已习惯了燃气灶的便利,突然回到用电磁炉和电热水壶的日子,让他感到诸多不便。
最让他心烦的是,那张十万元的燃气费账单始终悬在他头上,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燃气公司已经发来催缴通知,警告如果继续拖欠,将会采取法律手段追缴欠款,并会影响他的个人信用记录。
钱志强尝试向朋友借钱,但十万元对任何普通工人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没有人能够或愿意借给他这么多钱。
他甚至考虑过贷款,但没有固定资产做抵押,银行根本不会批准他的申请。
与此同时,他仍不放弃寻找真相。
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在楼道里徘徊,希望能发现一些线索。
他尤其关注隔壁住户的动向,那个年轻男子和他的室友们。
经过一周的观察,钱志强发现隔壁的住户行为确实诡异。
他们通常在深夜活动,很少白天出门。
房间里经常传出奇怪的声音和那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更奇怪的是,虽然屋内像是有多人居住,但他只见过那个年轻男子和另外两个面容阴冷的青年。
钱志强决定向小区居委会求助。居委会主任刘大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在小区住了二十多年,对各家各户都比较熟悉。
"刘大妈,我想了解一下隔壁新搬来的租户情况。"钱志强坐在居委会的小办公室里,试探性地问道。
刘大妈推了推老花镜,"哦,你说502室啊?那是个大学生,叫张明,说是和几个同学合租的。他们租房的时候我见过,都挺斯文的,应该是正经人家的孩子。"
"他们都是大学生?那为什么我只见过其中几个人,而且他们大多在晚上活动?"钱志强继续追问。
"年轻人嘛,作息本来就不规律。再说了,大学生熬夜不是很正常吗?"刘大妈不以为然。
"但是他们房间里总有一种奇怪的气味,像是化学药品的味道。"
刘大妈皱起眉头,"你是不是对邻居有什么意见?没事别瞎猜疑,人家说了是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做做实验很正常啊。"
钱志强见刘大妈不相信自己,只好转而谈论自己的燃气费问题。
"刘大妈,我最近收到一张十万元的燃气费账单,这明显不合理啊。我怀疑是不是有人盗用了我的燃气。"
刘大妈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钱志强,这种话可不能乱说。盗用燃气是犯法的,你有证据吗?没证据别乱怀疑邻居,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我没有直接证据,但除了这个解释,我想不出为什么我一个人住会用掉这么多燃气。"钱志强解释道。
"那就找燃气公司解决啊,怎么能怀疑到邻居头上?"刘大妈不满地说,"现在小区邻里关系本来就不如以前了,你这样乱猜疑只会让情况更糟。"
钱志强失望地离开了居委会。显然,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没有人会相信他的怀疑。
04
回家路上,钱志强碰到了住在501室的老王。
老王是个退休教师,为人和善,钱志强决定向他询问一下情况。
"老王,你有没有注意到咱们楼上502室的邻居有什么异常?"
老王思考了一下,"那几个年轻人确实有点怪。他们经常半夜搬运一些大箱子,而且我也闻到过一些奇怪的味道从他们房间飘出来。不过年轻人嘛,可能有自己的爱好,只要不影响别人,我觉得也没什么。"
"你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吗?"
"他们说是大学生,好像是做什么化学实验的。不过我从来没见他们背过书包或者提过实验器材,倒是经常看到他们搬一些奇怪的罐子和箱子。"老王回忆道。
这些信息让钱志强更加确信502室的租户有问题。但仅凭这些间接证据,他无法证明他们与自己的天价燃气费有关。
钱志强决定采取更直接的行动。
他打算在晚上偷偷查看一下502室外的燃气管道,看是否有被人为改动的迹象。
当天晚上,趁着502室的灯亮着,表明里面有人在家,钱志强悄悄地来到楼道里的公共管道间。
他用手机闪光灯照明,仔细检查每一处管道连接点。
起初,他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但当他顺着主管道向上追踪时,发现在通往502室的管道上,有一处不太寻常的弯曲。
正常的燃气管道应该是直线连接或者有标准的弯头,而这处弯曲看起来像是后期人为加工的,连接处还有新鲜的焊接痕迹。
"果然有问题!"钱志强心中一喜,正想进一步查看,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你在这里干什么?"一个冷冷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钱志强转身,看到的正是502室那个年轻男子和另一个高大魁梧的人。
"我...我在查看自家的燃气管道,最近账单有点异常。"钱志强强装镇定地回答。
"公共管道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你这样很危险。"年轻男子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
"我就看一下,马上就走。"钱志强说着,准备离开。
"等等,"魁梧男子拦住了他,"你刚才拍照了吗?"
"没有,我只是用手机照明。"钱志强感到一阵紧张。
"把手机给我看看。"魁梧男子伸手就要抢钱志强的手机。
钱志强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凭什么给你看我的手机?你们是谁啊?"
"我们是维护小区安全的义工,防止有人破坏公共设施。"年轻男子编了个蹩脚的理由。
钱志强知道他们在撒谎,但也不敢贸然跟他们起冲突。
"我真的只是查看自家管道,没有拍照,也没有破坏任何设施。现在我要回家了。"
说完,他快步离开了管道间。
背后传来年轻男子意味深长的话:"记住,多管闲事对谁都没好处。"
这次短暂的交锋让钱志强确信,502室的租户确实有问题,而且他们可能与自己的天价燃气费直接相关。
但他也意识到,这些人不是善茬,贸然揭发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05
第二天,钱志强决定直接向警方报案。
他来到辖区派出所,向值班警官详细陈述了自己的遭遇和怀疑。
"您是说您怀疑邻居盗用了您的燃气,导致您收到了十万元的账单?"年轻的警官一边记录一边确认。
"是的,而且我发现通往他们房间的燃气管道有异常,像是被人为改动过。
那些人的行为也很可疑,经常半夜活动,房间里有奇怪的气味。"钱志强急切地解释。
"您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盗用了您的燃气吗?比如目击他们改装管道,或者有录像证据?"
"没有直接证据,但情况太反常了。我一个人住,怎么可能用掉三万多立方米的燃气?"
警官叹了口气,"钱先生,我理解您的处境,但没有确凿证据,我们无法立案侦查。盗窃燃气是严重指控,如果仅凭猜测就贸然行动,可能会侵犯无辜居民的权益。"
钱志强不甘心地追问,"那我该怎么办?难道要我眼睁睁地承担这笔不该由我承担的费用吗?"
"我建议您再与燃气公司协商,或者申请专业机构的第三方鉴定。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实质性的证据,我们会重新考虑立案。"
离开派出所,钱志强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
燃气公司不相信他,居委会不支持他,警方也因缺乏证据而不愿介入。
回到家,钱志强坐在黑暗中,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没有燃气,他无法做饭;没有足够的钱,他无法缴纳天价账单;没有人支持,他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就在他陷入绝望的时候,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请问是钱志强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
"是我,您是?"
"我是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王警官。我们收到了您在派出所的报案记录,对您的情况很感兴趣。方便的话,我想和您当面详谈一下。"
这个意外的电话,让钱志强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次日上午,钱志强如约来到了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办公室,见到了电话中的王警官。
王警官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魁梧,眼神锐利,典型的刑侦人员形象。
"钱先生,感谢您抽时间来一趟。"王警官示意钱志强坐下,"我仔细看了您的报案记录,对您描述的情况很感兴趣。特别是您提到的邻居异常行为和那种奇怪的化学气味。"
钱志强点点头,"是的,他们总是在深夜活动,房间里经常传出奇怪的气味,而且管道间的燃气管道明显被人为改动过。"
"最近我们在追查一起跨省制毒案件,怀疑有制毒窝点在南京活动。您描述的情况与我们掌握的某些线索非常吻合。"王警官直言不讳。
钱志强瞪大了眼睛,"制毒?您是说他们可能在制造毒品?"
"这是一种可能,当然,也可能是其他情况。我们需要更多证据才能确定。"王警官谨慎地说,
"制毒过程通常需要大量加热和化学反应,这会消耗大量燃气。如果他们为了隐蔽行踪,盗用您的燃气,这确实能解释您那张异常高额的账单。"
这个解释让钱志强恍然大悟。
难怪他们总是在晚上活动,难怪房间里有那种刺鼻的化学气味,难怪他们对自己的查看燃气管道如此紧张。
"那现在怎么办?"钱志强急切地问。
"我们需要您的配合,帮助我们收集更多证据。"王警官严肃地说,"但我必须提醒您,这可能会有一定风险。如果他们真的是制毒团伙,那么他们很可能有暴力倾向。"
钱志强没有犹豫,"我愿意配合。那群人让我背上了巨额债务,我不会善罢甘休。"
王警官满意地点点头,"好,那我们先了解一下您的住所情况和那些可疑人员的活动规律。"
钱志强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公寓布局、邻居的日常活动和他发现的所有蛛丝马迹。
王警官和另外两名警员认真记录,不时提出一些专业性的问题,进一步了解细节。
06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详谈,警方初步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
"钱先生,我们的初步想法是这样的:首先,我们会恢复您家的燃气供应,以免引起嫌疑人警觉。燃气费的问题,我们会与燃气公司协商,暂时搁置处理。"王警官解释道。
"然后,我们会在您家中安装监控设备,监控燃气使用情况和管道状态。这需要您的配合和同意。"
钱志强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
"最关键的是,"王警官继续说,"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证明他们确实在盗用您燃气的明确证据。考虑到燃气管道可能被他们改装,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控制燃气供应,观察他们的反应。"
"您的意思是...关闭燃气阀门,看他们是否有异常反应?"钱志强很快理解了警方的想法。
"没错。如果他们真的在盗用您的燃气进行制毒活动,一旦燃气突然中断,他们肯定会有所反应。那时,我们就能趁机采取行动。"王警官解释道。
"但这有一个问题,"钱志强皱眉道,"现在我家的燃气已经被切断了,他们应该已经察觉到异常了。"
"不,这反而是个机会。"王警官微微一笑,"我们会安排燃气公司恢复您家的供气,就说是考虑到您的实际困难,暂时恢复供气,但账单问题仍需解决。这样,嫌疑人会认为情况恢复正常,可能会继续他们的活动。"
"然后我们再突然关闭阀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钱志强恍然大悟。
"正是如此。但这个计划需要精确的时机和充分的准备。我们会全程指导您,确保您的安全。"王警官严肃地补充道。
接下来的几天,警方与燃气公司沟通,以"人道主义关怀"为由,暂时恢复了钱志强家的燃气供应。
同时,技术人员在钱志强家中秘密安装了监控设备,特别是针对燃气管道和使用情况的监测装置。
钱志强按照警方的指示,恢复了正常生活的表象,每天按时出门工作,晚上回家做饭,看似一切如常。
然而,他的燃气使用量依然异常。
监控数据显示,即使钱志强家中的燃气灶和热水器都关闭,表计数字仍在持续上升,尤其是在深夜时分,燃气使用量骤增。
这无疑证实了警方的猜测——有人在盗用钱志强家的燃气。
警方通过微型摄像头对502室进行了远距离监控,发现几名年轻男子频繁进出,经常搬运各种化学试剂和大型设备。
他们的行为举止十分谨慎,总是在确认四下无人时才行动。
更可疑的是,他们在深夜时经常有人把守楼道,似乎在防止有人靠近。
07
经过一周的监控和证据收集,警方决定实施"关阀行动"。
"钱先生,根据我们的观察,嫌疑人通常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进行最密集的活动,这个时间段燃气使用量达到峰值。"王警官在行动前的简报会上说道,
"我们计划在凌晨两点,让您关闭家中的总阀门,完全切断燃气供应。如果他们真的在进行制毒活动,燃气突然中断会直接影响化学反应过程,他们肯定会有所反应。"
"那我该怎么做?"钱志强紧张地问。
"很简单,就是关闭您家的燃气总阀,然后立即返回屋内,锁好门窗,等待我们的行动。"
王警官指着图纸上的位置,"我们会在您的楼下和周围布控,一旦发现502室有异常反应,就会立即采取行动。为了您的安全,关阀后请不要离开您的房间,也不要与任何人接触。"
钱志强点点头,"我明白了。"
"记住,安全第一。如果在关阀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或感到危险,立即放弃行动,返回家中。"王警官再三叮嘱。
行动定在当晚凌晨两点。
这一天,钱志强心神不宁,几乎无法专心工作。
回到家后,他强迫自己表现得如往常一样,做饭,看电视,洗漱,然后上床"睡觉"。
但他的神经始终紧绷着,等待着行动时刻的到来。
凌晨一点三十分,钱志强悄悄起床,换上便于行动的衣物。
他通过对讲机与楼下的警方取得联系,确认一切准备就绪。
"所有人员就位,楼下和周围已布控完毕。"王警官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钱先生,您可以行动了。记住,只需关闭总阀,然后立即返回家中。"
钱志强深吸一口气,轻手轻脚地离开房间,来到楼道的燃气管道间。
借着微弱的应急灯光,他找到了自家的燃气总阀。
就在他准备关闭阀门时,突然听到楼梯间传来脚步声。
他迅速躲到管道后面,屏住呼吸。
脚步声越来越近,然后在管道间前停住了。
钱志强透过缝隙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站在那里,警惕地四处张望。这个人他认识,正是之前在管道间质问他的那个魁梧男子。
钱志强的心跳加速,手心直冒冷汗。如果被发现,他将面临未知的危险。
幸运的是,男子只是例行巡视,确认四周无人后,便离开了。钱志强等待脚步声完全消失,才敢重新行动。
他快速来到总阀前,毫不犹豫地将其关闭。
随即,他迅速返回自己的房间,反锁房门,通过对讲机向警方报告:"总阀已关闭。"
"收到,保持警戒,等待进一步指示。"王警官回复道。
钱志强坐在黑暗中,心脏狂跳,等待着隔壁可能的反应。
一分钟过去了,一切正常。
两分钟过去了,依然没有动静。
正当钱志强以为计划可能失败时,突然,隔壁传来一声尖叫,接着是玻璃器皿破碎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
"快来人啊...要死人了!"这一声凄厉的呼喊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刺耳。
钱志强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膛,他紧握对讲机,迅速向警方报告:"隔壁有异常!我听到喊叫和打碎东西的声音!"
"收到,保持原位,不要轻举妄动。"王警官的声音依然冷静,但语速明显加快,"增援已就位,立即采取行动。"
08
接下来的几分钟,宛如一场电影在钱志强眼前上演。
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警笛声由远及近。隔壁房间内喧闹声越来越大,夹杂着咒骂和物品翻倒的声音。
"警察!不许动!"一声洪亮的喝令后,是砸门声和冲锋的脚步声。
钱志强躲在窗帘后,看到一队全副武装的特警迅速冲入楼道,撞开了502室的房门。
随后是几声尖锐的呵斥,一阵短暂的混乱,和几声沉闷的击打声。
不到五分钟,整个行动便告一段落。
王警官亲自通过对讲机通知钱志强:"行动成功,所有嫌疑人已被控制,请您继续待在屋内,等待我们的进一步指示。"
钱志强坐在沙发上,双腿还在微微发抖。
十几分钟后,一阵轻柔的敲门声传来,王警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钱先生,是我,王警官。行动已经结束,您可以开门了。"
开门后,钱志强看到王警官和两名便衣警察站在门外。
王警官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钱先生,多亏您的配合,我们成功捣毁了一个制毒窝点,抓获四名嫌疑人,缴获大量制毒原料和半成品。"
"真的是制毒?"尽管心中已有预感,钱志强还是感到一阵震惊。
"没错,"王警官严肃地点点头,"初步判断是一个专门生产冰毒的小型工厂。他们选择在普通居民区租房,就是想避开我们的视线。
为了降低电费异常引起的注意,他们私自改装了燃气管道,盗用您的燃气用于加热和其他制毒环节。"
"他们就这么明目张胆地盗用我的燃气?就不怕被发现吗?"钱志强难以置信地问。
"这恰恰是他们的计算。"王警官解释道,
"老旧小区的设施管理相对松散,燃气管道又大多隐蔽在墙内,一般人很难发现。他们大概认为,即使被发现燃气费异常,最多也就是您和燃气公司之间的纠纷,不会引起警方注意。他们没想到,您会这么坚持追查真相。"
一名便衣警察补充道:"我们刚才检查了管道,发现他们确实私自改装了分支,直接将您家的表计接入他们的生产线。这种改装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引发燃气泄漏甚至爆炸。"
听到这里,钱志强后背一阵发凉。他想到自己每天与这样一个定时炸弹为邻,不禁打了个寒颤。
"那我的燃气费怎么办?"现实问题让钱志强回到眼前的困境。
王警官拍拍他的肩膀:"这个您不用担心。我们已经与燃气公司沟通过了,有了确凿的犯罪证据,您的那笔费用自然会被取消。同时,您作为此案的关键举报者,也将获得一定的奖励。"
"奖励不重要,"钱志强摇摇头,"只要能还我清白,取消那笔荒谬的账单就足够了。"
"您的心态难能可贵。"王警官由衷地说,
"不过按照规定,破获此类大案,举报有功者确实应该得到奖励。等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相关部门会联系您的。"
随后的几个小时里,警方在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取证和勘查。
钱志强得知,502室的四名嫌疑人中,有两人是逃犯,早就在警方的通缉名单上。
他们利用化学专业知识,建立起这个小型制毒工厂,每月能生产冰毒数公斤,通过网络销往多个省市,牟取暴利。
09
天亮时分,警方的行动终于告一段落。
王警官再次感谢钱志强的配合,并告诉他接下来几天可能还需要他协助提供更多证词。
"对了,钱先生,"临走前,王警官转身说道,"为了您的安全考虑,关于您在此案中的具体角色,我们建议暂时不要向外透露。虽然嫌疑人已被抓获,但不排除有同伙或上游人员可能对您不利。"
钱志强点点头,表示理解。
送走警方后,钱志强长舒一口气,一夜的紧张和兴奋让他疲惫不堪。
他洗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很快便沉入梦乡。
消息总是传得很快,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第二天一早,钱志强刚走出单元门,就感受到了邻居们异样的目光。
有好奇的,有敬佩的,也有警惕的。
显然,昨晚的警方行动已经成为了整个小区的热门话题。
"钱师傅,早啊。"住在一楼的老刘主动打招呼,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昨晚那么大动静,吓死人了。听说是抓了制毒的?"
钱志强含糊地点点头:"嗯,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警察办案呗。"
"你那天价燃气费的事,居委会刘大妈跟我们说了。"老刘压低声音,"没想到是那帮人干的坏事!你可立了大功啊!"
钱志强尴尬地笑笑,不置可否。看来尽管警方没有透露他的角色,但小区里的人还是把事情联系起来了。
一路上,还遇到了几位热情过头的邻居,纷纷向他打听案件细节。
钱志强都以"不清楚"或"警方在办案"搪塞过去,但心里清楚,自己在这个小区已经变成了焦点人物。
中午,他收到了王警官的电话,通知他燃气公司已同意取消那笔账单,并将于下午派人上门恢复供气。
"太感谢了,王警官!"钱志强由衷地说。
"这是您应得的。"王警官回答,"对了,关于您担心的舆论问题,我们已经与居委会和物业沟通过了,请他们协助淡化您在此案中的角色。
不过,邻里之间的传言很难完全控制,希望您理解。"
下午,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如约而至,不仅恢复了供气,工作态度也比以前热情了许多。
负责恢复供气的师傅甚至主动检查了钱志强家中的所有用气设备,确保一切正常。
"钱师傅,您放心,我们已经把您的表计重新校准了,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工作人员说道,语气中带着歉意,"公司对这次事件也很重视,已经启动了全市范围内的管网安全检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谢谢,希望贵公司能更加重视用户反馈,不要一味相信设备数据。"钱志强忍不住说道。
工作人员点点头:"您说得对,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以后,如果用户反映用量异常,我们会更加全面地进行检查,而不仅仅依赖于表计读数。"
送走燃气公司的人员,钱志强终于能够正常使用燃气做饭了。
这个曾经再平常不过的家务活,此刻却让他感到无比珍贵。
晚上,刘大妈亲自登门道歉,为之前的不信任和冷漠态度表示歉意。
10
"钱师傅,真是对不住啊!"刘大妈一进门就连连鞠躬,"我这个老太婆有眼不识泰山,竟然不相信你的话,还说你乱猜疑。真是太不应该了!"
钱志强连忙扶住她:"刘大妈,您别这样。当时那种情况,换了谁都不会轻易相信的。再说了,我也没有确凿证据,只是一种直觉。"
"你这直觉可厉害了!"刘大妈由衷地说,"要不是你坚持追查,那帮坏人还不知道要干多少坏事呢!整个小区都应该感谢你啊!"
刘大妈的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代表了大多数邻居的看法。
接下来的几天,钱志强明显感受到小区居民对他态度的变化。
以前,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装修工人,很少有人主动与他交流;现在,他走到哪里,都能收到友善的招呼和尊敬的目光。
这种突如其来的"名人"待遇,让钱志强有些不适应。
他本性低调,不喜欢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但另一方面,被人尊重和认可的感觉确实很好,这是他以前从未体验过的。
一周后,南京市公安局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这起制毒案件的侦破经过。
出于保护举报人的考虑,警方没有透露钱志强的具体身份,只是含糊地提到"在一名热心市民的举报和配合下"破获了此案。
但在小区里,钱志强的"英雄"身份已成定局。甚至有人提议在小区公告栏贴出表扬信,被钱志强婉拒了。
"我只是做了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不需要特别表扬。"他对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更何况,这样高调对我个人安全也不利。"
案件告破一个月后,钱志强收到了一封正式的表彰信和一万元的奖金。
警方的解释是,虽然通常破获此类案件的奖励会更高,但考虑到案件涉及的嫌疑人身份较为敏感,最终奖励金额有所调整。
钱志强并不在意奖金的多少,对他来说,能够洗脱冤屈,不用支付那笔巨额燃气费,已经是最大的奖励。
他把这笔奖金的一部分用于改善生活,剩下的存了起来,计划将来用于职业技能提升。
两个月后的一个周末,钱志强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接到了王警官的电话。
"钱先生,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聊聊。"王警官的语气有些神秘。
"有时间,您说。"
"不方便在电话里说,我能到您家拜访一下吗?"
一小时后,王警官独自来到了钱志强家。与上次的制服装扮不同,这次他穿着便装,看起来像个普通的中年人。
"钱先生,首先感谢您之前对我们工作的配合。"王警官坐下后开门见山,"这次来,是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什么好消息?"钱志强好奇地问。
"还记得您举报的那个制毒案吗?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这个制毒团伙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犯罪网络,涉及多个省市的毒品生产和销售。"
王警官边说边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根据最新的规定,对于协助破获此类重大毒品犯罪网络的举报人,除了现金奖励外,还可以申请安置住房。"
"安置住房?"钱志强一时没反应过来。
"是的,就是政府提供的一套经济适用房,位置在市区,面积大约七十平米。"王警官微笑着说,"考虑到您目前的住房条件和对破案的贡献,上级已经批准了这一申请。如果您同意,一个月内就可以拿到钥匙。"
钱志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一套市区的经济适用房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而他只是因为举报了一起犯罪行为,就能得到如此丰厚的回报?
"王警官,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接受。"钱志强回过神来,连连摆手。
"钱先生,这不是个人馈赠,而是国家对举报有功人员的正当奖励。"王警官正色道,
"您的举报直接导致了一个大型犯罪网络的瓦解,挽救了无数可能被毒品侵害的家庭。这样的贡献,理应得到相应的回报。"
王警官的诚恳打动了钱志强。经过再三考虑,他最终接受了这份超出预期的奖励。
半年后,钱志强搬进了新家。
这是一套位于市中心附近的经济适用房,小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对于一个曾经只能租住在老旧小区的装修工人来说,这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家附近的装修市场也更加繁荣,钱志强的工作机会增多了,收入也随之提高。
更重要的是,他在新社区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偶尔,他会想起那张曾经让他头痛不已的天价燃气费账单,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
一张普通的账单,竟然成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转折点,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奇妙之处吧。
有一次,他回到老小区探望刘大妈和其他老邻居,发现小区里贴出了安全教育宣传栏,特别强调了如何识别和防范身边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
宣传栏的一角,还特别提到了"异常高额的水电燃气费可能是犯罪行为的信号",
让钱志强感到一丝欣慰——他的经历至少为社区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如今,每当钱志强走在新家附近的街道上,望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他的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
一个普通人的日常观察和坚持不懈,竟能揭开如此重大的案件,这不正是公民责任感的体现吗?
他也常常提醒自己和身边的朋友:生活中的异常可能隐藏着重要线索,而这些线索,或许就是解开谜团的钥匙。
保持警觉,关注细节,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有时候,命运的转折就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时刻——比如一个惊人的燃气费账单,一次勇敢的关阀行动,一声来自隔壁的尖叫。
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编织成了人生的奇妙旅程。
来源:荔枝人物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