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拓麻歌子(电子宠物蛋)的销量较之前翻了一番,达到 100 万个。还记得 90 年代那款钥匙扣玩具吗?一个需要精心照料的电子宠物 —— 买回家,照顾一阵子,然后就丢掉了。如今的技术进步与 “技术封建主义”,正把我们带向类似的境地。
2025 年,拓麻歌子(电子宠物蛋)的销量较之前翻了一番,达到 100 万个。还记得 90 年代那款钥匙扣玩具吗?一个需要精心照料的电子宠物 —— 买回家,照顾一阵子,然后就丢掉了。如今的技术进步与 “技术封建主义”,正把我们带向类似的境地。
我的祖母曾和一株植物聊天 —— 那是一株巨大、带刺,说实话还挺丑的麒麟掌(俗称 “瓦尼卡傻瓜”,植物学上称Euphorbia trigona)。她给它浇水、搭支架,用带着忧伤又宽容的语气对它说:“你怎么这么吓人、这么多刺呀?乖乖待在窗台上,哪儿也别去好不好。” 其实算不上孤独 —— 我们经常去看望她,楼里也有些老朋友会来找她。但她需要一个 “存在”—— 既始终在场,又不打扰。
或许正因如此,人工智能玩偶在如今的韩国才会如此流行。我们曾以为,类人 “智能” 机器人首先会应用于两个最重要的领域:军事和情色。也就是 “杀人机器人” 和 “伴侣机器人”。某种程度上确实如此,只是这两类机器人都不太像人,与人类的相似度很低。而那些用于陪伴老人的机器人,外形却是七岁儿童的模样。
事实证明,在高科技社会里,人们需要 “孙辈”。这款会说话的玩偶生产项目得到了政府支持,如今已有超过 20 万韩国老年人与这类机器人共同生活。
这些机器人长得与真实男孩、女孩极为相似,配备了语音模块、永久网络连接、摄像头,还能向社会服务机构传输信息。如果老人连续几小时没有活动,机器人会呼叫急救。其余时间里,这个 “玩偶” 能通过聊天为老人解闷。和真正的孙辈相比,它不会顶嘴,也不需要吃祖母做的果酱。这样一个 “电子孙辈” 价格并不贵,只要 1200 美元。
众所周知,韩国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 —— 平均每名女性仅生育 0.84 个孩子。再加上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速度急剧加快:老年人数量庞大,孩子却寥寥无几。也就是说,想有个真正的孙辈,根本没可能。身处激烈的资本主义竞争体系中,生活成本不断上涨,人们不敢组建家庭,因为清楚自己陷入贫困的风险太高。结婚或许可以,但买房、生孩子的希望却微乎其微。而在 “技术封建主义” 环境下,市场给出了 “合理” 的解决方案:干脆给自己买个孙辈。
按理说,“电子亲人” 是件好事,能缓解老年人的孤独。但 2025 年,拓麻歌子的销量却较前一年翻了一番,达到 100 万个。还记得 90 年代那款钥匙扣玩具吗?一个需要照料的电子宠物。如今,全球的年轻人都在抢购拓麻歌子,花时间给黑白屏幕上的像素形象 “喂食”、“打扫卫生”。看似 harmless 的消遣,但在人类历史上娱乐方式最丰富的当下 —— 想看剧可以一辈子看超高清剧集,想冒险可以潜水或乘滑翔伞,想休闲可以旅行、玩射击或冒险游戏、下馆子、逛大街 —— 为什么人们会集体选择 “照料某物” 作为消遣?
如今拓麻歌子的主要受众是 40 岁左右的人群,也就是所谓的 “长不大的成年人”(kidults)—— 生理上已成年,心理上却未成熟。一方面,拓麻歌子带有怀旧属性,购买者会回忆起自己的校园时光 —— 在当年,这些以现在标准看十分简陋的玩具,曾被视为科技的巅峰。另一方面,这些人虽已长大,或许甚至赚了钱、在生活中取得了些成就,却始终没能满足自己 “付出关爱” 的需求。
在无法保证能好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情况下,没人敢轻易组建家庭、生孩子。与此同时,身边到处都是 “积极单身” 的例子 —— 那些热爱运动、身材健硕、身体健康的人,为自己而活,不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 “累赘”(他们对家人的称呼)身上。而关爱之情,尽可以倾注在拓麻歌子上:买回家,照顾一阵子,然后丢掉。
当人类数量达到 80 亿,却突然变得孤独起来。人似乎很多,却找不到可以说话的对象 —— 不得不给老人买机器人,给成年人买电子宠物。至于真正的宠物?不仅有毛发、有气味,有些地方还得给它上税。
说到底,这是技术进步可预见的阶段性结果 —— 用无生命之物替代有生命之物。诚然,人工智能无法产生触觉感知,无法基于自身生活经验与人对话,也无法真正共情。但它就在这里,永远触手可及,不会心情不好,也不会生病。可面对真实的人,你永远搞不清状况 —— 或许他天生愚笨,或许他性格糟糕。
但如果说这只是技术进步的 “阶段性” 结果,那它的 “终点” 又会带给我们什么?难道会是机器人买机器人,互相照料吗?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无论是我、你们,还是那些韩国老人,都活不到那个噩梦般的未来。
还有 —— 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