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历了早期上皇制度的崩溃后,日本天皇开始寻找新的辅政人选,而几经起伏的藤原家族成功抓住机会,凭借外戚身份上位,成功取代上皇势力成为了新的摄政家族。
在经历了早期上皇制度的崩溃后,日本天皇开始寻找新的辅政人选,而几经起伏的藤原家族成功抓住机会,凭借外戚身份上位,成功取代上皇势力成为了新的摄政家族。
那么,藤原家族和天皇相比,到底谁的实权更大?他们又是如何让自己的统治维持了三百年之久的?
在平安时代初期,日本天皇势力和上皇势力反复博弈,嵯峨天皇在平定“平城上皇之变”后,最终主动放弃了执政权,通过“上皇下宣”制度限制了上皇的权力。
与此同时,藤原良房因为父亲和自己先后受到嵯峨天皇的重用,成功娶到了日本史上第一位下嫁的天皇之女源洁姬,极大地拉近了藤原家与天皇家族的关系。
公元858 年,9岁的清和天皇继位,这位没有上皇支持,全靠外祖父支持才能上位的儿童天皇显然没有独立执政的能力。
对于年幼的天皇而言,父系的近亲,如叔伯兄弟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其潜在的皇位竞争对手;而不具有继位可能性的外戚却可以和天皇组成利益共同体,因此依靠外戚是他天然的选择。
但年幼的天皇也很容易被外戚势力所掌控,导致权力的下移。
藤原良房作为外祖父担任清和帝摄政,不仅打破了日本历史上非皇族大臣不能担任摄政的传统,也开启了藤原氏累世外戚的时代。
在藤原良房去世后,他的养子藤原基经继任摄政一职,开始频繁地强迫年轻天皇们主动禅位,并通过为年幼天皇摄政的权力操控朝政。
“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但开启摄关时代的藤原良房事实上并没有担任过“关白”一职,而是正常地代替皇族成员出任担任太政大臣,为幼帝摄行政事。
但当他的养子藤原基经为了垄断权力而频繁地废立天皇,导致了日本皇族再无合适的幼年皇子可以担任天皇。
55岁的光孝天皇成为了新的傀儡人选,面对这样一个可以独立行政的天皇,过去的摄政权力显然不太适合。
由于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傀儡地位,光孝天皇下令朝堂政事唯基经马首是瞻,自己则“垂拱而治”,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藤原基经类似于后世的关白之权。
为了表达自己对藤原氏的忠诚,光孝天皇即位后甚至将自己除两位担任斋宫斋院的皇女外的众多子女尽都赐予源朝臣姓,降为臣下,以示在下一代天皇的人选问题上全凭基经安排。
可光孝天皇愿意主动依附藤原氏,他17岁的儿子宇多天皇却不甘心天皇的君主权力被架空,刚一亲政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主动冲击藤原家的掣肘。
为了打消藤原基经的疑心,刚刚即位的宇多天皇便下诏宣称:“万机巨细,皆关白太政大臣(藤原基经),而后奏下。”
“关白”的典故出自于《汉书》对霍光事迹的描写“诸事先关白光”,即“诸事先向霍光禀告”,这两处的“关白”都有禀报之意,自此“关白”被引申为官职凡百官所请,必先上奏于关白。
藤原基经与历经四朝、辅佐幼帝、施行废立并使汉宣帝感觉“芒刺在背”的西汉权臣霍光确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与后世衰亡的霍氏不同的是,基经的藤原氏在与天皇一方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拥有着更长久的政治生命。
对于关白的任命,藤原基经上表假意推辞,于是宇多天皇又一次下诏,称要授予基经“阿衡”一职。
在中国商代,一般以阿衡代指三公,地位极为尊崇,但基经及其亲信却对阿衡的职权提出质疑,认为阿衡之职并无具体的执掌,阿衡位高但不预政,而关白却需要总领庶务,两者矛盾。
藤原基经借“阿衡之议”进一步排除异己同时也大大的威慑了宇多天皇,确保了“关白”地位的权威性。
此后,藤原基经送女儿温子入字多帝后宫,温子虽未生育皇子,但她成为了宇多长子、未来的醍醐天皇的养母。
摄关政治的确立关白的设置为藤原氏的专权提供了便利,由于摄政只能在幼帝时期执掌政权,等天皇到了足以亲政的年龄,摄政就只能还政于天皇,作为普通臣下进行辅佐。
虽然可以像光孝天皇那样赋予藤原基经总领万机之权,但毕竟是权宜之计。
设置了“关白”一职,藤原氏就可以不考虑天皇的年龄,在任何阶段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掌政,名为辅佐天皇,实则总揽政事。
关白与摄政一样为藤原氏专属,除战国末期丰臣氏担任过关白以外,再无人染指。
除村上天皇有过一段时间的亲政经历外,从冷泉天皇开始,摄政与关白成为了平安时代常规设置的官职,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基本无中断。
而日益庞大的藤原氏族中逐渐分化出了以良房基经一脉的藤原北家嫡系子孙为主的摄关家,或称为执政家。
摄关政治也形成定式--在天皇年幼时设置摄政,天皇成年后摄政一般会改任关白,若天皇即位时已成年就直接委任一名关白,至此,从清和朝即拉开序幕的摄关政治完全确立。
摄关时期藤原氏是累世外戚,藤原氏执政家的重要成员几乎人人都与天皇有血缘关系,只是远近亲疏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将与天皇关系最为密切的母系亲属--外祖与母舅视为外戚。
最初的摄政与关白并不单单考虑与天皇的亲疏关系,个人原有官职的高低以及政治声望同样重要。
职位高者即使与天皇血缘关系略远仍可以担任摄关之职,如藤原基经、藤原实赖等。直到藤原兼家任摄政,其后天皇外戚可以凭借特殊身份直接成为摄政、关白。
不论哪一时期摄政或关白在就任后一般都会积极与天皇联姻,以期保持或加深与天皇的关系。
来源:天净绪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