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这几年我刷短视频的时候,老是能看到一些熟面孔出现在景区里,穿着戏服,和游客有说有笑。点开一看,居然都是当年电视机前的“大神级”演员。那种感觉,就像你小学课本里的插画突然走下了书页,还跟你一起合影,既惊喜又有点唏嘘。
说实话,这几年我刷短视频的时候,老是能看到一些熟面孔出现在景区里,穿着戏服,和游客有说有笑。点开一看,居然都是当年电视机前的“大神级”演员。那种感觉,就像你小学课本里的插画突然走下了书页,还跟你一起合影,既惊喜又有点唏嘘。
先说郑国霖吧。这个名字可能有人不太熟,但提到《唐宫美人天下》里的李世民,或者《欢天喜地七仙女》里的董永,很多人脑子里立马就能浮现出那个温润儒雅的脸。当年他被叫“最帅李世民”,那可不是夸大其词。
2023年8月26日,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了个视频,身在杭州宋城景区工作——龙袍加身,大太阳底下满场巡游,还要向游客推介西湖醋鱼、帮人抛绣球,全程声音洪亮、笑容到位。有粉丝专门去打卡,说他比舞台灯光下还精神。白天穿着厚重戏服喊得嗓子都哑了,晚上还得唱歌跳舞继续表演,这体力和敬业程度,真不是一般人能扛的。
再看马景涛,这位以前可是“巨星”啊,《倚天屠龙记》《包青天》多少经典角色都是他塑造的。如今年过六十,也是在景区当NPC——就是那种固定角色演员,要和游客互动。有一次景区直播的时候,他突然身体不适晕倒,那一幕我记得很清楚:他先把手搭在主持人的肩膀上,然后整个人慢慢滑下去倒在地上,把现场观众吓坏了。后来经过治疗恢复健康,他又回到了岗位上,依旧是全情投入,不顾别人劝。这股劲儿,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养家,一方面也许是为了保持曝光度,还有人猜测,他可能是在为儿子铺路。但无论哪种理由,这份拼劲让不少网友感叹——真的是拼到极致。
寇振海就更不用说了,《情深深雨濛濛》里的陆振华,那可是童年阴影式的严父形象,“黑豹子”的台词至今不少人能背出来。如今七十多岁的他,在景区里依旧精神矍铄。一会儿板着脸引用剧中的经典台词,一会儿戴上墨镜扭起舞来,那种反差萌把游客逗得哈哈大笑。有粉丝拍视频上传,说“爷爷辈的偶像比我们年轻人还会玩”。他自己也很乐于在网络上记录日常,无论是拍戏现场还是景区巡演,都分享得热热闹闹,看起来状态好得很。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他不仅适应,还乐在其中。
至于翁虹,她可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年《春光灿烂猪八戒》里客串猫妖,那妆容、那眼神,把不少小朋友吓得够呛,被封为“童年阴影担当”。这么多年影视作品不多,这次又因为杭州宋城的活动火了一把——她戴着猫耳朵、化着原版妆容,在游客面前做出各种灵动动作,把那个猫妖演活了。不少网友直呼:“这简直就是时光倒流!”而且从视频里看,她皮肤和身材保持得特别好,与当年的银幕形象几乎没差,让一群曾经的小观众瞬间破防。
其实看到这些场面,我心里挺复杂的。一方面,你会觉得他们是真的敬业,为了生活或者艺术依然坚持站在聚光灯下,即便这个灯来自游客手里的手机;另一方面,也会感慨时代变化太快,当年的荧屏巨星,如今成了景区的一部分,被围观、被合影、被上传成短视频。有网友留言:“小时候追的人,现在可以随时见到了,可我反而有点舍不得。”也有人说:“他们不过是换了个舞台罢了。”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们几个虽然年龄不同、背景不同,但有个共同点——无论是在荧幕还是景区,他们都全情投入,没有敷衍。郑国霖顶着厚重龙袍汗流浃背,还保持微笑;马景涛刚恢复就回到岗位,一喊台词还是那么有力;寇振海随时切换角色,从严父秒变舞王;翁虹则用细节和神态勾起大家的记忆。这种职业态度,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值得尊敬。
而且从观众反馈来看,大多数人对他们出现在景区并没有嘲讽,更多是怀念与心疼。弹幕里常见的话就是“爷青回”“没想到还能见到真人”“状态太好了吧”。也有人调侃:“这是大型梦幻联动现场,我童年的男神女神全来了。”这种跨越时间的情感连接,是任何新晋流量都替代不了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高强度面对公众,也意味着风险,比如马景涛晕倒的那次,就敲响了警钟。他们毕竟不再年轻,希望主办方在安排活动的时候能多考虑身体状况,不要为了效果让演员硬撑。有网友建议,可以适当减少巡演频率,多给他们一些休息时间,这样才能长久地陪伴观众。
对我来说,看他们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不只是怀旧,更像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高峰与转折,只要心态好,换个平台继续发光发热又何尝不可?只是希望这种发光,不要以透支健康为代价。
话说回来,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自己童年的荧幕偶像突然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瞬间?那一刻你是什么反应?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说不定我们还能拼成一张“童年偶像地图”。
来源:薛昆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