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刷到的上海机场新闻,画面里,机场厕所的洗手池旁,一个日本小伙甩完湿纸巾,手随便一扬,纸巾就落在了地上。他低头擦了擦手,脸上没半点在意,仿佛那摊垃圾跟自己没关系。旁边站着的中国大哥,盯着地上的纸巾看了两秒,没忍住开口了,用带着点口音的英语说:“Hey,不要乱扔
刚刷到的上海机场新闻,画面里,机场厕所的洗手池旁,一个日本小伙甩完湿纸巾,手随便一扬,纸巾就落在了地上。他低头擦了擦手,脸上没半点在意,仿佛那摊垃圾跟自己没关系。旁边站着的中国大哥,盯着地上的纸巾看了两秒,没忍住开口了,用带着点口音的英语说:“Hey,不要乱扔。”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结果那小伙立马变了脸,先是眨眨眼装听不懂,接着扯出个假笑,手插着兜往后退,活像超市里被问起东西要不要时,赶紧摆手躲开的促销员。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大哥气不过,掏出手机对着他,追了两步问:“你在日本也这样扔吗?平时在家也扔地上?”小伙却加快脚步往外走,估计心里还在嘀咕:不就一张纸吗,至于这么较真?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看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景区遇到的事。当时我在爬山,看见一个外国游客喝完矿泉水,随手就把瓶子扔在石阶上。我想喊住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万一人家听不懂中文。周围还有人看着,会不会觉得我小题大做?就这么犹豫的功夫,游客已经走远了,我走过去把瓶子捡起来,扔进不远处的垃圾桶。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跟朋友聊起这事,她说她出国时更紧张。去年去泰国旅游,逛夜市逛到脚酸,零食袋也不敢随便扔,非要找到垃圾桶才松手。“就怕人家看见,觉得咱们没素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实想想,生活里这种扔垃圾的小事,谁没遇上过?楼下垃圾桶旁,总贴着几张撕不掉的小广告,你问邻居谁贴的,没人承认;小区里散步,偶尔能看见有人把果皮往绿化丛里丢,你想开口提醒,又怕对方怼一句关你什么事。说到底,乱扔垃圾的人不分国籍。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大哥的火气我能懂,就像上次我在小区看见有人踩草坪,明明牌子上写着禁止入内,对方还大摇大摆地走,我当时也想上前说两句,跟大哥的感受差不多。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遇到这种事,怎么处理才既解气又不激化矛盾?我琢磨出2个实用办法,分享给大家:
1. 提醒别人时,用帮忙的语气代替指责
如果看见有人乱扔垃圾,别直接说“你怎么乱扔”,可以换个说法:“您好,那边有垃圾桶,需要我指给您看吗?”先给对方台阶,大多数人都不好意思拒绝。
2. 自己出国怕丢面子?提前记3个小细节
随身带个小垃圾袋,吃零食、喝饮料产生的垃圾先装着,找到垃圾桶再扔。
不清楚当地规矩时,多看别人怎么做,比如排队、过马路,跟着多数人的节奏来。
遇到不懂的问题,礼貌地问当地人,比如“请问这个垃圾该怎么分类”,态度诚恳,别人也愿意帮忙。朋友去泰国时,就是靠这几点没闹过尴尬。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实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守规矩、讲素质从来都不是给谁看。
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想提醒又不敢的事,或者有更好的处理办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不冷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