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界世纪大发现!埃及出土独一无二《卡诺普斯法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2:02 1

摘要: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考古团队在东部省泰勒法拉辛遗址发现了一件砂岩石碑,被专家誉为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该文物为公元前238年托勒密三世颁布的《卡诺普斯法令》的全新完整版本。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考古团队在东部省泰勒法拉辛遗址发现了一件砂岩石碑,被专家誉为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该文物为公元前238年托勒密三世颁布的《卡诺普斯法令》的全新完整版本。

新发现所在地

这是150多年来首次发现该法令的完整副本,其独特之处在于:与先前发现的三语(象形文字、世俗体与希腊文)版本不同,此石碑完全以象形文字镌刻。这一发现将为研究托勒密时期的古埃及语言、宗教与治理体系带来革命性突破。

托勒密王国

托勒密王国,又称托勒密埃及,是亚历山大大帝逝世之后,统治埃及和周围地区的一个希腊化王国。王国建立者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将领托勒密一世,继业者战争之后,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为国王并宣称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直到公元前30年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兵败自杀为止,历经274年。王国疆域最鼎盛时包含埃及、昔兰尼、安纳托利亚南部、叙利亚南部和一些爱琴海岛屿,领土最南时可达努比亚。亚历山大港是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也是当时是希腊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贸易枢纽。

图中蓝色区域就是托勒密王国疆域

新发现的砂岩石碑呈圆顶造型,高127.5厘米,宽83厘米,厚48厘米。顶部装饰有展翅太阳盘,两侧各有一条戴上下埃及红白双冠的皇家眼镜蛇,中间刻有象征“赐予生命”的象形字符“Di-Ankh”。

新发现的《卡诺普斯法令》单语象形文字石碑

石碑中央刻有30行中等品质的阴刻象形文字。这种单语铭文为埃及学家提供了罕见连贯的古代法令文本,避免了多语言版本间的相互干扰。

《卡诺普斯法令》最初由祭司会议于公元前238年在亚历山大城东部的卡诺普斯城颁布,旨在尊崇托勒密三世、贝勒尼基王后及其女儿。

据专家解读,铭文将国王与王后尊为“仁慈之神”,详述其三大功绩:向全埃及神庙捐赠贡品以维持王国稳定;在尼罗河低水位年份实施减税政策;创立以王室命名的新祭司等级。敕令还确立了天狼星偕日升节庆(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升起于地平线),首创每四年增加一天的闰年制度,并将公主贝勒尼基神格化。

埃及历法渲染图

作为托勒密时期第二古老的法令,该敕令具有独特历史意义:其推行的闰年概念比罗马儒略历早了两个世纪。1866在坦尼斯发现的版本曾为象形文字破译提供关键线索,此次发现的纯象形文字版本将帮助语言学家更精确地理解晚期埃及语的语法结构与词汇体系。

罗马儒略历

儒略历(Julian calendar)是每年365天,每四年增加一个闰日的阳历。儒略历在东正教的部分地区和东方正统教会以及阿马齐格人(也称为柏柏尔人)仍在使用。在1901年至2099年间,快速计算儒略日最常见的方法是公历日期减去13天等于儒略历日期。儒略历是在公元前46年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尤里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提出的,并因此得名。

此前发现的三种语言版本的《卡诺普斯法令》,现藏于埃及开罗博物馆。顶部二十六行是象形文字,中间二十行是世俗体文字,最后六十四行是希腊文。

新发现的《卡诺普斯法令》单语象形文字石碑局部

新出土石碑的泰勒法拉辛遗址即古伊梅特城,自中王国时期便是重要城市中心。这里发现了托勒密时期神庙遗址和豪华住宅群,包括下埃及保护神眼镜蛇女神瓦吉特的圣所。此次石碑的发现,印证了该城在宗教与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

眼镜蛇女神瓦吉特

在埃及神话中,瓦吉特一直是下埃及的守护神,后来上下埃及统一后,便与上埃及的秃鹫女神奈赫贝特一起成为埃及的守护神。瓦吉特盘绕太阳的形象名为神圣的毒蛇,是下埃及王冠的象徽。

作为守护女神,瓦吉特的形象乃蛇首人身,或单以蛇的形象出现,这蛇通常是当地常见的埃及眼镜蛇,有时她被描述为拥有两个蛇头的女人,有时则是人首蛇身。

哈特谢普苏特葬祭庙墙上刻有瓦吉特蛇型的雕刻

来源:麦姐看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