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安市长虹街道长虹社区,居民们常说:“有孙书记在,心里就踏实。”这位被群众亲切称为“暖心管家”的社区当家人,正是大安市人大代表、长虹社区党委书记孙黎。1986年出生的她,既是一位军嫂,也是一名深耕基层13年的社区“老兵”。身为人大代表,她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
在大安市长虹街道长虹社区,居民们常说:“有孙书记在,心里就踏实。”这位被群众亲切称为“暖心管家”的社区当家人,正是大安市人大代表、长虹社区党委书记孙黎。1986年出生的她,既是一位军嫂,也是一名深耕基层13年的社区“老兵”。身为人大代表,她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生动答卷。
“丈夫守护国家这个‘大家’,我守护社区这个‘小家’。”作为军嫂,孙黎将军人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融入代表履职中。她每年走访辖区500余户家庭,对社区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情况了如指掌。日常工作中,她每天穿梭在楼栋间,小到调解邻里纠纷,大到解决管道堵塞等问题,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人大代表的‘权’是人民给的,肩上的‘责’是为百姓扛的。”这是孙黎常说的话。她的民情日记本里,记满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每一页的末尾,都标注着解决进度。正是这份“事事有回音”的执着,让她成为居民心中最可靠的“守护者”。
孙黎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传声筒”,更要成为政策落地的“助推者”。她以创新思维搭建服务平台,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作为白城地区首家“社区书记直播间”的创始人,孙黎累计开展政策解读、社保咨询等直播40多次,发布各类信息200余条,让惠民政策从“文件里”走到“屏幕前”。在她的推动下,长虹社区成为吉林省社区民族工作“筑基”工程试点社区。“石榴籽议事亭”里,汉、蒙、回等各族群众围坐议事,每年20余场“民族一家亲”活动让共居共乐成为社区常态。她牵头搭建的“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更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直通车”,仅2024年就推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等民生问题30余件。
“群众的需求在哪,代表的工作就该延伸到哪。”如今,孙黎打造的“党建大集”已吸引5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创建的“城市基层党建联盟”整合了8家单位资源,这些创新实践让代表履职从“单兵作战”变为“多方联动”,凝聚起共建幸福家园的强大合力。
“一张笑脸、一腔热情、一个满意”,这是孙黎为自己定下的服务标准,也是她作为人大代表的履职写照。在社区服务大厅,她总能准确说出每项惠民政策的细则,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指引。遇到跨部门业务,她会主动联系对接,不让群众走“冤枉路”。
作为人大代表,她提出的《关于加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建议》《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建议》等,被政府采纳并转化为民生实事项目。她所在的长虹社区先后荣获“吉林省基层统战工作联系点”“白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她个人也先后获得“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白城市五一劳动奖章”“大安好人”等荣誉称号。
孙黎,这位80后代表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真情回应期盼。(文/姜新 郑海亮)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