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6万亩“胶白”20多天“播完” “种子编绳+机械匀播”节省三成种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10:20 1

摘要:“以前播种、铺管、覆土得三四拨工人分工干,一天累得直不起腰,还常出现行距不均、种子浪费的问题。现在一台机器‘一趟搞定’,行距笔直均匀,一天能播20亩,顶得上20个人的工作量!”日前,在胶州铺集镇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430亩大白菜种植基地,基地生产队长高焕日抹了把

“以前播种、铺管、覆土得三四拨工人分工干,一天累得直不起腰,还常出现行距不均、种子浪费的问题。现在一台机器‘一趟搞定’,行距笔直均匀,一天能播20亩,顶得上20个人的工作量!”日前,在胶州铺集镇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430亩大白菜种植基地,基地生产队长高焕日抹了把汗,向记者讲述机械化应用给胶州大白菜播种带来的便利。

田间,三台红色播种机沿笔直田垄匀速前行。滚筒转动间,裹着白菜种子的白色细绳精准埋入湿润土壤,黑色滴灌带如“毛细血管”同步铺设到位,覆土、压实一气呵成。播种机械化不仅大幅节省人工与种植成本,还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这是今年胶州大白菜播种的缩影。记者从胶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胶州大白菜播种从8月中旬启动,9月7日结束,仅用20多天完成全市6万亩胶州大白菜播种移栽工作。如此高效,源于“种子编绳+机械匀播”的技术组合:播种前,工人用编绳机将白菜种子按固定间距、定量编入可降解细绳,再由播种机将种子绳均匀埋土。高焕日算过一笔账:“编绳机电脑提前设好间距,每颗种子的位置和用量都精准可控,每亩至少省30%以上种子,还省去苗期间苗的功夫。”

今年夏季,胶州市遭遇持续高温,大白菜适宜播种期延迟5—7天。面对不利气候,胶河源基地的“双线种植”方案派上用场。“搁以前,错过最佳播种期,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影响。”高焕日说,基地早有准备,将430亩基地分两部分:300亩用机械化直播,130亩提前在育苗棚育苗,待气温回落再移栽大田。“育苗移栽就是我们的‘后手’,遇上汛期或高温也能保农时。”此外,基地配套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比传统大水漫灌节水50%,还提高了灌溉效率。

科技赋能不仅在种植环节,更贯穿品质把控全程。“种子是白菜品质的‘根’,我们只选本地培育的优质品种。”胶河源生产经理孙云峰说,去年基地种的“胶蔬秋季王”“靓根”等品种,亩产超1.2万斤,且口感清甜、纤维少,市场供不应求。“今年又加了‘胶研5869’‘金娃(黄心小颗)’等品种,就是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适配线上零售、线下批发等场景。”

作为有机认证种植基地,胶河源在品质提升上很“舍得投入”。“我们基肥用的是豆粕等优质有机肥,每亩施用量达500多斤,能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这是保证白菜‘帮嫩薄、汁乳白、纤维细、味鲜美、营养好’的关键。”孙云峰介绍,基地还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全程不用化学农药,每亩种植成本达2700元,产出的白菜品质备受认可。

胶河源的高效种植,是胶州大白菜产业发展的缩影。“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机械化和科技化正让胶州大白菜产业焕新活力。”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园艺作物科科长迟秀丽介绍,今年全市6万亩胶州大白菜中,机械化播种面积占比达75%,约30家大型基地还配了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今年大白菜播种季前期受高温干旱影响,种植时间比往年迟5—7天。不过近几日气温明显回落,还下了几场有效降雨,正好适合种子发芽,播种进度快了不少。”迟秀丽补充道。

针对种植户,迟秀丽给出三点建议:一是播后及时浇蒙头水,保土壤湿润助种子发芽,避免干旱导致出苗不齐;二是出苗后3—5天内查苗补苗,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时补种,确保苗齐苗壮;三是根据苗情合理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幼苗生长,后期适当增施磷钾肥提白菜品质,为丰收打基础。

记者还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胶州大白菜主栽品种仍是本地育种企业选育的优良品种。为进一步提品质,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推广机械播种、标准化种植、良种应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全方位赋能产业。下一步,将鼓励企业开发深加工产品,结合品牌打造与市场开拓,把胶州大白菜打造成15亿级产业链。

通讯员 刘炳美

大众报业·半岛网

来源:小洛洛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