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以“摧毁哈马斯”为核心目标的以色列,似乎对这些批评毫不在意——此前,以色列已以“消灭哈马斯及其支持者”为借口,对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发动空袭,如今更是将停火调解国卡塔尔列为攻击目标,毫无顾忌地对周边多国采取军事行动。
9月10日,以色列空袭过后,加沙地带最大城市加沙城的一栋高层建筑升起浓烟。
此前一天,以色列已向加沙城全城发布疏散命令,威胁将对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发动大规模地面战争。
据当地媒体报道,截至10日,加沙城约100万人口中已有15万人撤离。这是自2023年10月战事爆发以来,以色列首次下令加沙城全城疏散。
9月9日,正与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作战的以色列,突然对位于卡塔尔多哈的哈马斯政治局总部发动空袭。
这一行动引发欧洲及中东多国谴责,各国认为,以色列为达成自身战争目标,袭击主权国家领土而非敌方控制区域,属于非法行为。
然而,以“摧毁哈马斯”为核心目标的以色列,似乎对这些批评毫不在意——此前,以色列已以“消灭哈马斯及其支持者”为借口,对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发动空袭,如今更是将停火调解国卡塔尔列为攻击目标,毫无顾忌地对周边多国采取军事行动。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此次针对卡塔尔多哈的行动被命名为“烈火峰会行动”,目标直指驻扎在当地的5名哈马斯高级官员——他们与加沙地带的哈马斯领导人共同构成该组织的集体领导层,具体包括:
哈利勒・阿尔-海亚(Khalilal-Haiya):2023年10月哈马斯最高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YahyaSinwar)去世后,他接任相关职务;
哈立德・马舒尔(KhalidMashual):1997年曾遭遇以色列摩萨德暗杀但幸存,此后领导哈马斯政治局超过20年;
扎希尔・贾巴林(ZaherJabarin):哈马斯首席财务官。
以色列方面称,自2012年起,这些哈马斯高层在卡塔尔政府的庇护与支持下过着优渥生活,同时负责协调哈马斯与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军事合作,管理该组织海外业务与资产,支持海外恐怖主义活动,并参与人质问题及停火谈判。
以色列军方强调,这些人是“合法打击目标”,理由是“他们长期指挥哈马斯,且对2023年10月7日的袭击事件及此后的战事负有直接责任”。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则声称,此次袭击可能加速战事结束,并称“恐怖分子头目(在他国庇护下)享有豁免权的时代已终结”。
目前,哈马斯领导层的生死状况尚未有定论。沙特阿拉伯媒体“阿拉伯电视台”报道称,“阿尔-海亚与贾巴林疑似已身亡”,但哈马斯方面发布声明否认这一消息,称“空袭造成5人死亡,但所有哈马斯领导层成员均幸存”。
哈马斯还在声明中指出,“空袭发生时,我方人员正就美国提出的停火协议进行讨论”,并补充称“这一袭击证明内塔尼亚胡政府毫无谈判意愿”。
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则披露,“此次袭击已策划数月”,且“在哈马斯于9月8日在耶路撒冷发动枪击事件后,行动立即获得批准”。
卡塔尔作为美国的盟友,虽与以色列无外交关系,但长期以来通过斡旋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停火谈判,与双方保持务实合作,是重要的调解方。
对于此次领土遭袭,卡塔尔政府强烈谴责,称其为“公然违反国际法与国际准则的犯罪行为,是敌对行动的严重升级”。
除卡塔尔外,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埃及、土耳其、伊朗等中东国家均谴责以色列此举“侵犯主权”;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主要国家也表态,称这是“不可接受的袭击”。联合国已召开安理会紧急会议,就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一事展开讨论。
然而,美国的态度却明显偏向以色列。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我们收到了以色列袭击哈马斯的通知,但通知是在导弹发射后才送达的。
尽管此事令人深感遗憾,但消灭哈马斯是值得追求的目标。”美国这种“默许”态度,被外界解读为以色列敢于对美国盟友发动突然袭击的关键原因。
自2023年10月与哈马斯爆发战事以来,以色列一直在哈马斯及其支持者的势力范围内采取攻击行动。
在最初遭哈马斯突袭并承受重大损失后,以色列转向“将任何威胁消灭于萌芽状态”的进攻性战略,这导致其在黎巴嫩、叙利亚、也门、伊朗等邻国发动了至少10次暗杀行动与空袭。
法国《世界报》评论称:“当以色列认为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几乎会在所有邻国采取军事行动”,并将这种策略称为“希伯来和平”——即以色列凭借压倒性的军事与情报能力压制邻国,以“实力求和平”。
美国对这一策略的默许态度也较为明显:在上个月31日的以色列安全内阁会议上,内塔尼亚胡曾声称美国“积极支持摧毁哈马斯”,并援引特朗普的话说,“要全力以赴地继续战争”。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