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的高效繁育与栽培技术解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6 10:08 1

摘要:青海云杉作为我国独有的植物,生长区域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多生长在海拔 1 600~3 800 m 的地带,不仅观赏价值较高,而且因其木材品质优良,成为重要的经济林木。受其生长特性影响,在青海云杉繁育及栽培管理中,仍存在树种质量难以

青海云杉的高效繁育与栽培技术解析

铁万梅

青海云杉作为我国独有的植物,生长区域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多生长在海拔 1 600~3 800 m 的地带,不仅观赏价值较高,而且因其木材品质优良,成为重要的经济林木。受其生长特性影响,在青海云杉繁育及栽培管理中,仍存在树种质量难以把控、抚育管理不够精细等问题。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青海云杉培育质量,深入探讨青海云杉繁育及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云杉生物学特性

青海云杉( Picea crassifolia Kom . )为松科云杉属乔木,生长速度缓慢,适应性强,较为喜爱寒冷潮湿环境,可耐 - 30 ℃低温。株高可达 23 m,一年生嫩枝呈淡绿黄色,二年生小枝呈粉红色或淡褐黄色。冬芽为圆锥形,通常无树脂,芽鳞基部具有隆起的纵脊。叶片较粗,为四棱状条形,呈辐射状伸展。球果呈圆柱形或矩圆状圆柱形,成熟前种鳞背部露出部分绿色,上部边缘紫红色 。花期

4-5 月,果期 9-10 月。

2 青海云杉种植培育方法

2.1 种子选择及处理

若选用人工自然育种方式,应在 9-10 月前选择树龄 15~25 年、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青海云杉作为母树,采集黄褐色、结串率高的球果。采集时,使用长杆剪或特制的球果采集器进行采集,防止对球果造成机械性损伤。采集后,将球果暴露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让其自然开裂释放种子,并在球果完全开裂后轻轻摇动或敲打,收集脱落的种子 。若选用已经培育成熟的种子,可优先考虑市场上流行的、经过实际种植测试的高品质树种,例如,无性系 08 青大、097 青海云杉等。采集完成后清洗种子,去除杂质和不成熟的种子。

使用筛网进行分选,只保留形状完整、大小一致的种子(尽量保持重量>0.02 g、直径>2 mm)。为提高种子抗病性和发芽率,将筛选后的种子置于 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 20~30 min,再用清水清洗 1~2 遍,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病菌和病毒。为打破云杉种子休眠状态,将清洗后的种子与湿润的砂子按 1∶3 混合,放置于 5~10 ℃的环境中层积 1~2 个月,以激活种子内部生长因子。待成层积处理结束后,将种子放在 25 ℃左右的温室中,保持高湿度环境促进发芽 。经此处理过程,云杉种子发芽率在 98%左右。

2.2 苗圃地处理

由于青海云杉幼苗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尤其是土壤条件,因此,准备苗圃地时需格外注意土壤质量以及对应的管理方式。

2.2.1 苗圃地选择。应选用地势平坦、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圃地,避免选择容易积水的区域,土壤 pH 值呈弱酸性 。苗圃大小根据计划培育幼苗数量来确定。使用农具或机械深耕土壤,耙成细土,开挖直径超过 10 cm、深度不超过 20 cm的种植穴,为幼苗种植做好准备。

2.2.2 苗圃地整理。彻底清除地面的杂草和石块,确保土壤表面平整,深翻作业深度一般为 30~40 cm,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渗透能力。每 667 m 2 的土地可施用有机肥 2 000 kg、过磷酸钙 30 kg 和磷酸二铵 10kg,以上肥料需先混合均匀,然后均匀地撒在地面,并通过翻土使其与土壤充分融合。另外,为了预防落针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使用多菌灵或波尔多液。多菌灵是一种高效防治真菌性疾病的药剂,特别是对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显著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可使用 50%的可湿性粉剂,用量为1.50 g/m 2 ,能有效预防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和灰斑病等。

2.3 播种育苗技术

播种时间适宜选择在 5 月,此时气温适宜、雨水分布均匀,6 月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出芽率。建议采用条播法,开设宽 10~15 cm、行距 10~12 cm、深 10 cm 的沟渠,确保沟渠平整均匀。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至沟渠中,然后将腐殖土和细砂按 1∶3 混合后覆盖,并适度压实,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播种量控制在 20kg/667 m 2[5] 。播种时,种子埋深 7~10 cm,种子撒播后覆盖一层 1~2 cm厚的细砂或腐叶土,以维持土壤湿度,并促进种子发芽。当种子发芽后,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每天浇水 1~2 次,为青海云杉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 青海云杉种植管理方法

3.1 苗期管理

3.1.1 遮阳管理。由于青海云杉幼苗偏好阴凉环境,可在苗圃中搭建遮阳网,透光率控制在 50%~60%之间,特别是在高温或强烈阳光照射时期,能防止灼伤幼苗。直至幼苗生长 3~4 年,可拆除遮阳网。

3.1.2 水肥管理。持续监测苗圃土壤状况,若发现幼苗周围土壤出现硬结或干旱缺水现象,需及时浇水。相反,如果土壤保持湿润,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夏季由于气温较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强,蒸发量增加,需增加浇水频率,应根据土壤和空气湿度来调整水量,确保根部 10~15 cm处保持湿润。苗木生根后,可每隔 7 d 喷施 1 次0.2%尿素溶液和 0.5%尿素 + 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青海云杉健康生长。当幼苗长至 3 年后,每年可施加 3 次氮、磷、钾复合肥。此外,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和结构,避免土壤过于紧实或干燥。若出现土壤板结情况,应适度疏松土壤,保证空气和水分的渗透,并将土壤 pH 值控制在 6.0~7.5 之间。

3.2 移栽管理

青海云杉在生长 2~3 年后便可换床移植,换床后的苗木经过 2~3 年的生长就能进行移栽,可分为移栽中和移栽后 2 个关键阶段。在移栽过程中,首先要科学选择合适的移栽地点,通常应根据苗木大小进行分级后再移栽,株行距 2 m×3 m,预防树苗成年后出现枝条缠绕和营养争夺的问题。其次,移栽遵循“随起随栽”的原则,即挖掘幼苗后应立即移栽,减少根系暴露时间。起苗时,幼苗应带有土球,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幼苗细根造成伤害。最后,栽植完成后及时浇水,遵循“浇则浇透”的原则,促进土壤和根系紧密结合,并为新移栽的植株提供必要的水分。移栽后的几周内,避免施用浓度较高的化肥,防止烧根,可施用低浓度的液体肥料或有机肥,以促进根系发育和苗木恢复生长。此外,在青海云杉移栽过程中,除了要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外,还需根据移栽地区的实际地理与气候条件进行适时调整。

3.3 抚育管理

首先,定期修剪衰老枝、枯萎枝,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及时修剪树冠过大或枝条过于密集的树木,避免树枝间相互缠绕,让林间透光率保持在 20%~30%,以促进植株的整体健康及快速生长。其次,根据当地地理环境和树种特性,合理决定青海云杉植株数量,一般栽植密度为 50~100 棵 /667 m 2 。最后,由于青海云杉是浅根性树种,抗风能力较弱,在大风或恶劣天气后,应及时清除枯木、残枝和折断的枝条。若出现树干弯曲或折断的情况,需立即进行加固支撑,确保树木结构稳定和生长健康。

3.4 病虫害管理

3.4.1 根腐病。通常由多种真菌引起,如腐霉菌和根霉菌等,此类真菌在土壤中自然存在,当条件适宜时,则会侵入青海云杉根系,导致根部组织腐烂,阻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严重时导致整株苗木死亡。此外,根腐病还会减少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影响土壤健康。防治措施:种植前,使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苗圃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积水,减少根腐病的发生;施用生物菌剂,如拮抗菌株,以抑制病原菌生长。

3.4.2 叶斑病。叶斑病是青海云杉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由多种真菌引起,如 Septoria、Cercospora和 Ascochyta 等,此类真菌通常在湿润的条件下繁殖和传播,进而侵染青海云杉叶片。植株染病后,叶片上出现棕色或黑色斑点,会严重影响青海云杉的光合作用和整体生长。防治措施:及时改善苗圃或林地通风条件,减少湿度,降低叶斑病发生率;定期检查青海云杉叶片,及时清除已感染病害的枝叶,再喷洒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1 200 倍液。

3.4.3 松毛虫。是青海云杉常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树叶,幼虫大量取食叶片,造成光合作用严重受阻,影响树木生长发育。防治措施:设置粘虫板或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松毛虫的天敌,如寄生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在松毛虫活跃期,喷洒 5%敌杀死乳油。

3.4.4 松褐天牛。是一种主要为害针叶树的害虫,对青海云杉为害较大。幼虫在树干内部钻孔,不仅会直接破坏树木的维管组织,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还会使树木易受到其他病原菌和害虫的侵袭。成虫啃食树皮也会造成伤口,进一步削弱树木的健康状态。防治措施:可使用专门的诱捕器,如费洛蒙诱捕器或光诱捕器,吸引并捕获成虫,从而减少成虫数量;定期修剪受损枝条,清理并销毁受害的树枝和树干;在松褐天牛活跃期,使用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影响较小的农药,如氯菊酯类杀虫剂;引入或增加松褐天牛的天敌数量,如某些特定的寄生蜂或捕食性昆虫,利用食物链特点减少松褐天牛数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青海云杉这一我国特有树种的高效繁育栽培及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种子选择及处理、苗圃地管理、播种育苗技术等方面,阐述了青海云杉繁育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此外,从苗期管理、移栽管理、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青海云杉种植管理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青海云杉种植效率和成活率,而且对保护和促进这一珍贵树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