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 | 呼吸时,别忘了带上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5 16:44 1

摘要:正念盘坐八式不仅在训练身体,每个动作还要配合呼吸,把呼吸带到全身,也把气血带到各个部位。气血不通,很大程度上和呼吸有关。当呼吸遍布全身,气血就会随之充盈,身体也会变得健康、调柔。所以正念盘坐的同时,也要训练呼吸。

带着心去呼吸

让心息合一

让呼吸变成心的活动

正念盘坐八式不仅在训练身体,每个动作还要配合呼吸,把呼吸带到全身,也把气血带到各个部位。气血不通,很大程度上和呼吸有关。当呼吸遍布全身,气血就会随之充盈,身体也会变得健康、调柔。所以正念盘坐的同时,也要训练呼吸。

有人觉得,不就是深呼吸吗?然后就刻意、持续地加深呼吸。但随便练的话,可能很快就累了,甚至让心变得焦躁,所以这个训练也是有技术含量的。正念呼吸七式,便可以帮助我们从自然呼吸导向腹式呼吸。

进一步,还要认识到呼吸和心念的关系。

首先,调息可以静心。

通过调整呼吸,有助于我们安心、静心。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当内心紧张时,呼吸也会变得紧张;当心念散乱时,呼吸则会急促且不稳定;而当心平静下来,呼吸才会绵长、均匀。

可见,心念对呼吸影响很大。反过来,呼吸同样可以影响心念,所谓心息相依。我们通过呼吸的训练,让呼吸变得更长、更深、更细,既会影响身体的气血及能量运行,也能让心回归平静,达到安心的效果。

其次,要把觉知带入呼吸。

在练习呼吸的过程中,要带着觉知。呼吸,也叫作“息”,上面是“自”,下面是“心”。这就告诉我们,要带着自己的心、带着觉知去呼吸,把呼吸和心连接起来,让呼吸变成心的活动。

《大念处经》的修行,就是以呼吸作为锚点,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呼吸开展禅修。在此过程中,立足于一呼一吸,呼吸长时,知道呼吸长;呼吸短时,知道呼吸短;呼吸粗时,知道呼吸粗;呼吸细时,知道呼吸细……

总之,对呼吸的整个过程了了明知。其中并没有讲到腹式呼吸,也没有说呼吸一定要怎样,但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在于觉知。然后,通过觉知导向觉性,回归本心。

不论盘坐还是呼吸,都是我们训练觉知、导向觉性的重要增上缘。这是佛教和其他修行的不同所在。但很多学佛人往往偏执一端,或是忽视调身、调息的重要性,或是全然在身体、呼吸上下功夫,追求身体的种种感受和特殊能力,却忘了,觉知和回归本心才是目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修行。这是需要调整的。

从调身、调息到调心,都是有技术含量的。通过对盘坐和呼吸的训练,培养正确的姿势和呼吸习惯,才能有效落实七支坐法,开展正念禅修。同时,让气血通畅无阻,能量顺利循环,精力源源不断。

不论自己走向觉醒、解脱,还是利益无量众生,都离不开健康的身体。如果病恹恹的,今天没精神,明天不舒服,怎么能自利利他?我们发菩提心,除了有方便,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才能把东方智慧传播到全世界。

来源:云水三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