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立即改变用我党的党务委员会半公开地来领导该部队的办法,在今天只有用更广泛的群众组织如抗日救蒙会等可以团结内蒙王公平民一致抗日,可以得到国民党的援助。
开辟新区——草原劲旅(9)
乌嫩齐
1938年是蒙旗独立旅转折的一年。是年1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了《对蒙古混成旅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
“为了使这个部队更容易取得中央政府的援助,更容易在内蒙中号召扩大发展,成为内蒙民族抗日军的基本队伍。
一、立即改变用我党的党务委员会半公开地来领导该部队的办法,在今天只有用更广泛的群众组织如抗日救蒙会等可以团结内蒙王公平民一致抗日,可以得到国民党的援助。
二、部队中我党组织仍需秘密存在,党在该部队中的领导应该更加巩固,但工作方法需有彻底的转变,以适合于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巩固与扩大全蒙抗日的团结及蒙汉抗日的团结为目的。
三、须拥护中央政府新委任的绥蒙宣慰使署,并尽力争取一个抗日的王公沙王或阿王为司令才更容易号召,更容易发展。
四、部队须拥护中央政府蒋、阎及北路总司令;傅作义表示拥护并受其指导与援助,与其他各部队进行诚恳友谊的联络。
五、对德王及伪自治政府不宜简单提出反对的口号,应具体指明日寇侵略事实,善意批评德王错误,要求德王及伪组织内的王公平民回头抗日。
六、部队多派代表与蒙汉各方发关系,籍以扩大自己政治影响和注意多培养蒙古干部,才更易减少别人疑惧,更易发展。”
这时候,蒙旗独立旅已改编为新编第三师,师长白海风,参谋长包清华,政治部代主任乌兰夫。部队的编成,除原有的两个团改称七团、八团外,又增加了一个九团(骑兵),团长云蔚,政治主任寒峰(李程林));七团团长纪松龄,政治主任克力更;八团团长朱实夫,政治主任王允文。
部队在扩建过程中,相应地对党的组织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党委委员由原来的5名增加到7名,即乌兰夫(云时雨)、孟纯、奇稀古、云飞扬、克力更、王允文、云蔚。
党委书记仍由乌兰夫担任,同时兼任伊盟工委委员。各连重新建立了党支部。团营连的指挥员多数是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全师的共产党员已发展到100多名。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党组织接受伊盟工委的领导,党的活动由半公开转入地下。
部队按照党的安定伊克昭盟、保卫陕甘宁边区、团结友军、争取伪军、打击日寇的方针,工作做得很活跃,很出色,深得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这期间,尽管伊盟的局面很复杂,国民党顽固派以其控制的河套、榆林、宁夏等地区,从西北、东南和西南三个方向逐步挤入伊盟,并经常制造种种摩擦和破坏;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却呈现出一派蒙汉各族团结一致进行抗日斗争的光明景象。
他们以贯彻抗日民族统-战线政策和民族政策,坚定英勇抗战的实践,唤起了伊盟各族人民的觉醒,且在他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群众抗日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群众普遍组织起来,对部队的积极援助和配合日益活跃。人民群众充分发动的结果,使这些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逐步形成了比较巩固的抗日根据地。部队还为当地群众办起了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抗日宣传和革命教育。学生们都朝气蓬勃、满腔热情地拥护我党的抗日主张,有不少人自愿参加了部队。
尽管时间短,人数有限。但为开展伊盟的革命斗争,播下了红色种子。还开展了对王公贵族、地主绅士的争取和团结工作,促使一些上层人物拥护抗日、支持抗日。
对国民党马占山、傅作义部队有意搞摩擦活动,则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二十二军八十六师妄图吃掉这支民族抗日武装、切断榆陕公路的阴谋,从而争取了部分上层人士和友军官兵,孤立了反共顽固派,团结了各阶层人士,促进了伊盟地区抗日斗争的深入发展。
部队抽调了政工人员参加了桃力民(桃力民是个“三不管”的地带,国民党傅作义和蒙古王爷贵族在这里统治比较薄弱)地区的抗敌后援会的工作,经常和当地八路军骑兵营的政工人员赵通儒、杨一木等联合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国的重大意义,提高了群众的抗战热情,坚定了抗日必胜的信心,并派政工人员辛淑贞担任教员,参加当地小学的教育工作。
部队在开展群众工作的同时,也加强了部队自身的建设,在广大干部战士中,学习和宣传我党洛川会议决定的《抗日十大纲领》、《八一宣言》、《告全国同胞书》等重要文献,组织“红军长征胜利报告会”,进行艰苦奋斗、坚持长期抗战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教唱革命歌曲。当时唱的歌词是:
“蒙汉青年团结起来,我们是朋友兄弟;不是冤家仇敌。我们拿起武器,共向日本强盗,前进!
......”
同时,按照八路军的建军宗旨,严格部队的组织纪律,切实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绝不侵犯民众的利益,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
有不少蒙、回族青年涌跃参军,“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使部队不断扩大,增加了新的成份,到1939年,由原15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
札萨克旗的一个活佛,名叫改改,在部队的抗日宣传和实际行动影响下,也弃佛从戒,参加了部队,背起枪骑上马,抗击日寇。正因为新三师这段工作活动搞得比较好,而且由于他们工作的影响,使伊克昭盟的大部地区呈现了一派安定的局面,抗日斗争蓬勃开展。
所以中共中央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中提到新三师:“是内蒙民族中最先进的力量,最大的抗日军队,它的领导者也是内蒙民族中最先进的青年”。“这个部队在内蒙民族解放中起着极大的进步作用”。
来源:文史资料工作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