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当“老大”,有人觉得要靠拳头硬、家底厚,可翻开历史一看,真正能让人心甘情愿靠拢的,从来都是“文化够先进”。就像唐宋,没靠武力逼迫,却让朝鲜、日本抢着派“留学生”来拜师。因为唐宋的文化足够发达,发达得让周边的人打心底里佩服。
提起当“老大”,有人觉得要靠拳头硬、家底厚,可翻开历史一看,真正能让人心甘情愿靠拢的,从来都是“文化够先进”。就像唐宋,没靠武力逼迫,却让朝鲜、日本抢着派“留学生”来拜师。因为唐宋的文化足够发达,发达得让周边的人打心底里佩服。
日本遣唐生吉备真备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在唐朝学完后,没空手回去,专门打包了《孙子兵法》等典籍。回国后开课教授《孙子兵法》。这直接影响了日本千年军事史:日本的名将武田信玄把“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提炼成“风林火山”,刻在军旗上当作治军铁律。你看,文化的影响力多厉害?不用喊口号,一本典籍、一种思想,就能让外邦人奉为瑰宝。
反观现在,为啥周边国家不再像过去那样崇敬我们?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强,而是文化的“吸引力”还没拉满。过去唐宋靠诗歌、制度、典籍征服人心,如今我们要复兴,靠的也该是这样的文化“硬实力”。现在过于重视经济,而忽略了文化建设。要想实现复兴,就不能把文化当摆设,而是要让它变得足够先进、足够有温度,能解答别人的困惑,能打动别人的内心。
就像《孙子兵法》能跨越千年影响日本,未来我们的文化,也该有这样的力量:让别人提起中国文化,不是只想到老古董,而是能看到里面藏着解决现代问题的智慧;不是靠宣传“推销”,而是别人主动想来学、想来了解。
毕竟,真正的复兴从来不是“别人怕我们”,而是“别人服我们的文化”。当我们的文化足够先进、足够有感染力,不用刻意号召,自然会有人愿意靠近。这才是中华复兴最该有的样子,也是历史早就教给我们的道理。
来源:杂家归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