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村帮扶故事——用脚印丈量民情,书写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答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09:39 1

摘要:2024年6月,我主动请缨前往阿坝县河支镇日进贡村开展驻村工作。早在2018年,就已在阿坝县垮沙乡哈木措村驻村3年。从昔日的脱贫攻坚到如今的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民情,持续书写着新时代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答卷。

文/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向陈

2024年6月,我主动请缨前往阿坝县河支镇日进贡村开展驻村工作。早在2018年,就已在阿坝县垮沙乡哈木措村驻村3年。从昔日的脱贫攻坚到如今的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民情,持续书写着新时代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答卷。

建强村党组织,激活基层“红色引擎”

聚焦村“两委”班子建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培育后备力量并发展党员。2025年,成功发展以10名大学生为主的年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5名后备干部,优化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6次主题党日活动、2次党员大会、2次党课学习以及2次村干部集中学习。通过这一系列定期的学习活动,有效推动了村党支部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推进强村富民,算好村民“增收账本”

聚焦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与帮扶单位协调沟通。2024年,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5万元,用于建设日进贡村500亩油菜种植基地,该基地总收益达60万元左右。同时,积极推动日进贡村德吉农机集体经济发展,制定农机运营租赁管理模式,保障农机的使用与维护,减少闲置时间,实现租赁收益最大化。2024年,农机租赁纯收入达到16.025万元。此外,2024年日进贡村的草场租赁收益为67.6万元,投资光伏的经济收益为0.6万元。这些举措使得每户村民在2024年平均增收1.44万元。

提升治理水平,织密“微网实格”服务

作为日进贡村第四网格的微网格长,构建了涵盖16户100人的责任网格单元体系。严格履行“五员”职能定位以及“八大”职责,建立起“诉求收集、宣教覆盖、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服务供给、问题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达成了治理事项在网格内的动态清零目标。同时,还深入推进村规民约的实践创新,针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四大陈规陋习,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宣讲活动。通过网格化管理与村规民约的双轮驱动,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得以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显著增强,为平安法治村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为民办事服务,架起民生“连心桥”

运用单位优势,组织对口支援专家在阿坝县开展4次中医强基层义诊活动,发放常用药品500余份,惠及群众500余人。针对癫痫及皮肤病,开展专病远程会诊。还主动联合审计厅、蜀道集团、西南交通大学,开展8次中医药进校园健康讲堂活动,讲解口腔卫生、应急处置、健康习惯等医疗文化知识。活动覆盖阿坝县8所中小学校,有效保障师生的健康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争取到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爱心营养餐”计划。向日进贡村幼儿园捐赠280件牛奶,保障了38名学生的早餐牛奶供应。此外,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向该幼儿园捐赠价值1万元的智伴机器人,为山区儿童增添了科技智能的学习乐趣,优化了乡村教育的教学资源。

为了给阿坝县留下一批无法带走的医疗技术骨干,与医院选派的3名对口支援专家取得联系,积极帮扶阿坝县藏医院。联合举办20余次学术讲座,传授8项中西医诊疗技术,开展10项临床新技术,培训543人次的医务人员。还指导建设了急诊科和高原氧疗中心,增加了诊疗项目,填补了技术空白,提升了阿坝县藏医院的医疗质量。

为改善当地人居条件,营造良好生态环境,2025年4月,向帮扶单位争取到项目资金3万元,与河支镇党委政府携手,在日进贡村种植了30000棵高原树苗。

自驻村以来,依托原单位的优势,通过一系列帮扶方式为村民办实事、提供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又在谋划新的发展蓝图。正如在驻村日记中所写:“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意志更高。”

作者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驻阿坝县河支镇日进贡村担任第一书记

来源:四川中医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