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招季,北京的各大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带着精心准备的简历,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与用人单位代表面对面交流。
“你去别的公司看看吧,双非院校在我们这儿没有机会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招季,北京的各大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带着精心准备的简历,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与用人单位代表面对面交流。
现场一个会计专业的女生,奋力的挤到一家公司展台前,大大的招聘宣传海报上,赫然写着北京户口,事业单位,朝九晚五,单位提供住宿,有新建的食堂。
HR翻着她的简历,手指在“毕业院校”一栏停了足足五秒。“同学,我们更看重实践经历。”对方笑着递回简历,她瞥见桌上另一叠简历里露出北航的校徽,觉得很是心酸。
这时候旁边一位男生低声吐槽到:“肯定只招重点学校毕业的了,现在都不直接写了,懂的都懂!”,但她还是不死心的问了一句“主要是因为毕业院校的原因吗?”
对面礼貌的回答了一句:“今年的优秀毕业生太多了,非211、985院校在我们这儿是没有机会的,我就算收了你的简历也没有用,你去别的公司看一下吧。”
无奈她只好换了一家私企公司碰碰运气,幸运的是这次她符合了HR的学校要求,但是对方明确的表示给不了简历上写的期待薪资。
“那您那儿工资大概是多少呢?”“基本工资是4000-6000,还会有奖金、补贴一类的,主要还是看个人工作能力吧”。
她当时没想太多就答应了,HR收下了简历后, 让她等面试通知。等冷静过来算了算,扣除租房和吃饭的钱,一个月没剩下啥了,顿时感觉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现场一个双非硕士小伙子说诉苦到,现在招聘场馆门口,大横幅挂着教育部的“严禁学历歧视”,但是他却被某心仪的科技公司婉拒。
HR发聩拒绝的原因是“专业匹配度不足”,但是他同专业985院校毕业的同学,却接到了面试通知,并且被录取了。
“匹配度?都是拒绝双非院校的借口罢了!”她翻出手机里存的政策文件截图,又默默锁了屏,“可能我们差的不是能力,是那三个数字吧。”
在人工智能企业的队伍里,有一个男生格外引人注目,高高的个子戴着眼镜,书生气十足。他说十分自信的说自己是211院校毕业的,学的是计算机专业。
说去年已经有师哥入职这个公司了,福利待遇都不错,自己听说这公司来招聘了,就赶紧过来投简历,生怕错过这个好机会。
终于轮到他的时候,没想到一看招聘细节傻了眼,今年全都要研究生了。他气的转身就扎进了隔壁“直播带岗”区,至少那儿至少还能靠段子搏个关注。
还有一个中文系的小伙子,在国企展区转了三圈,愣是没投出一份简历,他苦笑着说“现在招聘的行政岗都要‘理工科优先’,我们文科生连报名系统都过不了!”
不过也不用太过于焦虑,有网友说很多招聘会来的公司就是走个过场,最主要的还是要在网上多投、多找,双管齐下总会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家觉得呢?
来源:好运莲莲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