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东乡:持续发力推动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08:50 1

摘要:近年来,甘肃东乡县坚持把发展羊全产业链作为带动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以政策引导为支撑、以增量提质为抓手、以带农富农为目标,稳步实现肉羊产业全链条、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24年全县羊产业总收入38.75亿元,带动4.23万户群众户均增

近年来,甘肃东乡县坚持把发展羊全产业链作为带动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以政策引导为支撑、以增量提质为抓手、以带农富农为目标,稳步实现肉羊产业全链条、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024年全县羊产业总收入38.75亿元,带动4.23万户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占全年收入的54%。

政策引导,激发产业内驱力。围绕饲草种植、良种繁育、屠宰加工、终端销售等各环节,全流程落实产业奖补。出台《东乡县关于促进牛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1+12)》等奖补政策,激励群众和各类经营主体扩大规模、延伸链条。2022年以来,累计奖补资金9.62亿元、发放小额创业贷款4.65亿元,惠及群众4.23万户、企业(合作社)720家。

紧盯良种扩繁、育肥增效、三产融合、品牌培育、种养循环、数字化建设等投资方向,多方位驱动产业升级。2022年以来,以政府投资6.62亿元撬动社会投资15亿元,实施72个肉羊产业重点项目,推动羊产业提档升级。2024年,东乡县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肉羊)产业园。

实施政府补贴大部分、收入相对较低群众自付小部分的保险“兜底”政策,以大投入推进保险兜底。东乡县连续7年每年为5000户养殖户购买肉羊养殖保险,引导群众放心养殖、安心经营。2022年以来,累计补贴保费2239万元,赔付2.3万只,帮助群众减少损失1544.8万元,养殖兜底力度在临夏州各县(市)中最大。

全链发展,增强集群生产力。通过持续实施标准化圈舍新改扩建、羊存栏量增补扩群、规模养殖示范户建设行动等扩大养殖规模,推动形成“千家万户养殖为主、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引领”的肉羊养殖布局。截至目前,共发展万只规模养殖企业5家、千只以上合作社38家、百只规模养殖场192家、30只以上养殖户1.92万户。自2020年以来,全县羊饲养量以每年20万只的增量快速增长,2024年羊饲养量达到266万只,年出栏量153万只、约占临夏州总量的六成。

大力引培精深加工企业,着力破解产品单一、产销分离等问题,持续提升加工能力,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到“享增值”转变。2023年以来,全县新建大型现代化肉羊屠宰加工企业2家,年屠宰加工能力突破70万只。培育精深加工企业12家,研发“东乡贡羊”系列产品43个,肉羊精深加工率超过30%,相较于以往整只羊酮体(价值900元)销售方式,单只羊产品附加值提升500元。

通过“线上线下销”“龙头带动销”等方式,构建衔接紧密、高效顺畅的肉羊产销流通体系,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年交易量50万只以上的大型牛羊交易市场2家、10万吨级冷链物流园1个,建成覆盖北京、广东、山东等11个省(区、市)的冷链配送网络和展销专柜。搭建“东乡羊肉云展厅”,肉羊产品入驻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交易平台,线上年交易总额超过5000万元。12家县内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北京紫光园集团、北京老马食府等大型企业建立订单式直购模式,并打入广东大湾区市场,2024年,肉羊采购总额达1.6亿元。

稳步提质,提升市场竞争力。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建成14家养殖育种核心场、52家人工授精站点,开展国外进口种羊和本土种羊杂交改良,不断提高羊种抗病性、产肉率、产羔率,推动肉羊品质稳步提升。2022年以来,通过开展大规模人工授精,年改良羊30万余只,肉羊良种化率接近80%。与改良前相比,良种肉羊出栏时间减少1个月,产肉比重提高20%,单只羊收益增加100至200元。

实施品牌塑造工程,积极与省属企业、县域龙头企业合作,全力打造“东乡贡羊”“东乡手抓羊肉”等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提升市场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东乡贡羊”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荣获“赋能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区域品牌传播影响力百强奖”等国家级奖项4项,6个肉羊产品成功认证A级绿色食品。经省农业农村厅评估,“东乡贡羊”品牌价值达63.02亿元。“东乡手抓”品牌荣获“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奖”等国家级奖项2项。

实施品质提升工程,聚焦产地环境、饲料配比、疫病防控等环节,研究制定“东乡贡羊”2项评价标准和5项技术规程,形成标准化养殖体系。同时,以协会运作、养殖场带动、群众参与的模式,推广应用“一羊一码”标识认证技术,依托物联网智能平台,对肉羊养殖防疫、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进行溯源监管,全面保障东乡贡羊品质。

为农富农,强化增收支撑力。坚持以“养”联农,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多样化运营模式,引导农户从小规模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转变。以村集体和群众个人资金入股养殖专业合作社,让群众享受固定收益分红。通过肉羊养殖利益联结,直接带动2.93万户、11.8万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坚持以“食”带农,落实餐饮奖补、项目建设等措施,大力发展东乡美食产业,支持群众开办以“东乡手抓”“东乡平伙”“全羊宴”为特色的餐饮门店和农家乐,实现新鲜肉羊从农户家中到餐饮门店无缝对接。2024年,东乡籍群众在西宁、兰州、临夏、甘南等地开办餐饮门店2000多家,年采购东乡肉羊80万只、带动养殖户1.8万户。

坚持以“工”助农,依托羊全产业链开发大量务工岗位,带动群众参与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2022年以来,羊产业相关企业吸纳劳动力5000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作者:陶鹏举 孟宪煜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见习记者 周桐

来源:何延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