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晚收10天能增产100斤,靠谱吗?算一笔账能实现!也有3个风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9:26 1

摘要:提升玉米产量的方法有很多,近几年来,“玉米晚收10天能增产100斤”的说法,相信不少种植户都听过。

提升玉米产量的方法有很多,近几年来,“玉米晚收10天能增产100斤”的说法,相信不少种植户都听过。

问题来了,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实际种植中真实可行?还是毫无根据的传言?

本篇内容,小帮手就从多个方面详细和大家说说。

玉米进入灌浆期后,籽粒开始干物质累积,灌浆过程中的好坏,对于产量的影响比较直接。

玉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干物质,大部分都输送到玉米籽粒中,有数据称,玉米80%-90%的籽粒产量都源自灌浆期间的光合产物积累。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玉米灌浆期的长短以及灌浆期的强度,直接决定了玉米最终的产量。

简单来说,在适宜的范围内,玉米灌浆期越长,灌浆强度越大,籽粒能够积累的干物质就越多,千粒重越重,产量也就越高。

近些年来,农业农村部每年也会发布建议,倡导农户们要适时晚收,当玉米适时晚收时,能够显著延长籽粒的灌浆时间。

举个例子,在正常的气候环境下,玉米晚收10天,千粒重增加10克。按照每亩种植4000株,每株结1个果穗,每个果穗平均有500粒玉米来计算,千粒重增加10克,每亩理论上可增产40斤左右。

如果千粒重能增加20克的话,按照上述计算方法,每亩可增产80斤左右。如果种植的是4500株,或者玉米果穗的粒数超过500粒的话,玉米晚收10天,每亩多增产100斤理论是可行的。

尤其是一些土壤比较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再加上整个生育期内管理比较好,晚收10天多加100斤的产量是可能的。

虽然玉米晚收能增产,但是,也不要太晚,过于晚的话,也会带来不好。

其一,容易导致倒伏

玉米进入成熟期之后,如果随意晚收,长时间不收获,此时玉米茎秆的韧性会逐渐下降,支撑力减弱。

而玉米棒的重量主要靠茎秆支撑,一旦遭遇大风、降雨等天气,玉米就很容易发生倒伏。

倒伏后的玉米,一方面会给收获工作带来困难,增加收获的成本。另一方面,玉米倒伏后,玉米果穗接触地面,也容易发霉、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

其二,玉米籽粒容易发霉发芽

玉米收获前的一段时间,多地降雨量相对偏多,如果过晚收获,遇到连续的降雨天气时,玉米籽粒含水量会升高,容易导致籽粒发霉。

另外,在一些温度适宜、湿度较高的情况下,玉米籽粒还有可能提前发芽。

无论是发霉还是发芽,都会使玉米的品质下降,严重的情况下,粮贩都不收,失去了价值。

其三,营养或出现倒流

玉米生长进入到后期,植株开始衰老,叶片的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制造的营养物质也会减少。

如果太晚收获的话,玉米果穗内的营养物质有可能会出现倒流现象,也就是说,籽粒中的部分营养物质会重新回流到植株的其他部位。

后果就是导致玉米籽粒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降低,千粒重下降,产量和品质都不高。

第一点,看外观

对于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农来说,玉米到了该收获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外观特征。

叶片上来看,整株植株的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玉米果穗外面的苞叶也变黄白色,苞叶也很松散,不会像未成熟那样包裹的很紧。

掰开苞叶,观察籽粒,用手按压籽粒变硬,并且籽粒基部会形成黑色层,籽粒的乳线也会消失。这样的话,玉米就可以去收获了。

第二点,参考种植时间和品种生育期

不同的品种,生育期也不一样,比如有些品种105天就可以了,有些品种要到120天。

另外,有些地区(或有些农户)玉米种植的早,有些种植的晚,相差也能在10-15天左右。

所以,玉米收获时间也要根据玉米的播种时间和该品种的生育期来大致推算。

一般情况下,在正常播种并且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在该品种生育期的基础上,适当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

比如,某个品种玉米生育期为105天,6月5日播种,理论上9月20日左右为收获期,如果考虑到晚收增产,可在9月底左右收获。

第三,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定

虽然玉米适时晚收能增产,但是也要必须密切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

如果在玉米生长后期,当地气温下降较快,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此时应适当提前收获,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反,如果当地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玉米灌浆和干物质积累,则可以适当推迟收获时间,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综合上述内容,“玉米晚收10天能增产100斤”并非无稽之谈,在适宜的条件下,是可能实现的。

但是,也不要随意晚收,“适时”两字很关键,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定。

问问大家,你们当地都是什么时候收获玉米呢?

来源:农民的小帮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