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件事远比大家想的复杂。从世纪初的清纯偶像,到后来几乎被舆论淹没,再到今天直播间里谈笑风生卖着货,她的人生轨迹简直就是一部教科书,教的是怎么在惊涛骇浪里稳稳地开船,而且把船开成了一艘能持续盈利的商业巨轮。
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张柏芝靠的真是运气和颜值吗?
这件事远比大家想的复杂。从世纪初的清纯偶像,到后来几乎被舆论淹没,再到今天直播间里谈笑风生卖着货,她的人生轨迹简直就是一部教科书,教的是怎么在惊涛骇浪里稳稳地开船,而且把船开成了一艘能持续盈利的商业巨轮。
故事的转折点,很多人都记得,是2008年。那不只是一场风波,那是她“玉女”身份的句号,也是她被迫开启“强悍母亲”这个新角色的开始。注意,是被迫。紧接着2011年跟谢霆锋那场旷日持久的离婚大战,她第一次尝到了“好妈妈”这个身份带来的舆论红利,这成了一次关键的公关演练。后来几年,电影圈的路彻底走不通了,市场用一部部票房惨淡的作品告诉她,演员这条路没法回头,必须换个活法。于是她转身扎进了社交媒体,把陪儿子吃饭、送儿子上学这些鸡毛蒜皮的日常,变成了可以被围观、被消费的生活剧场,她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早地明白了所谓“真实感”的价值。
真正的高潮,是2018年那个毫无征兆降生的“小王子”。孩子生父是谁,至今还是个谜。这一手玩得太高明,直接用一个更大的悬念,覆盖了所有旧的争议,话题度瞬间顶满。等到她后来站上《浪姐2》的舞台,唱跳不行又如何,大家消费的早就不再是她的业务能力,而是她这个人和她背后的所有故事。走到今天,直播带货就是她“好妈妈”故事的最终兑现出口,每一次讲起养育三个儿子的不容易,都在为下一件商品增加情感上的价值。
网上吵得最凶的两个点,一个说她过度营销“好妈妈”人设,另一个是惋惜她浪费了演员的天赋。支持她的人觉得,单亲妈妈带大三个孩子,这本身就很了不起。质疑她的人觉得,她把母爱当成了流量密码,有点过了。
要我说,大家可能都把问题看简单了。我们争论她是“真妈妈”还是“假妈妈”其实没什么太大意义,她早就把“母亲”这个身份,做成了一家估值极高的个人品牌公司。她不是在消费孩子,她是在经营一个以“母爱与坚韧”为核心资产的企业。至于浪费天赋,那就更像个局外人的感叹。对她本人来说,当演员已经赚不到钱也换不来好名声的时候,果断切换到一个能让她名利双收的新行当,这根本不是堕落,这是最清醒的商业决策。她跟王菲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追求自我远离尘嚣,另一个则一头扎进人间烟火里,把家庭、孩子、事业全部捆绑在一起,用最世俗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的大女主剧本。
我判断,她这条路还会继续走下去。她非常聪明,你看她跟前公公谢贤一直保持的良好关系,这层隐形的家庭纽带,就是她用来平衡外界舆论的压舱石。她现在团队主打的“冻龄辣妈”形象,其实是在满足一种公众想象,就是女性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依然可以活得漂亮。接下来,她会继续深化这种“不受生活摧残”的叙事,同时巧妙地把两个大儿子的成长也纳入自己的故事线,你看她公开聊儿子们谈恋爱,就是在塑造一个“开明现代”的母亲形象。她的战场早就不在电影片场了,她的战场在每一个能引发大众讨论的话题里。她不是在等待一个好剧本,她自己,就是那个永远有续集可写的剧本。
来源:沙滩前面的做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