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说唐》的设定中,曹延平虽担任登州总兵一职,但由于靠山王杨林长期驻守该地,导致其实际权力受到严重制约。
【1:双枪老将曹延平】
在《说唐》的设定中,曹延平虽担任登州总兵一职,但由于靠山王杨林长期驻守该地,导致其实际权力受到严重制约。
杨林经常召集城内武将聚会,不仅炫耀自身武艺,还时常出言贬低同僚,这种行为最终激怒了曹延平。
据当事人回忆,双方仅交手几个回合,杨林便主动认输,但此事却埋下了祸根。
不久后,杨林借故对曹延平施以军棍刑罚,撤销其官职并驱逐出登州城。
当杨林在瓦岗陷入困境之际,得知消息的曹延平喜出望外,主动组织粮草运输前往支援。
面对双枪将的突然出现,杨林虽感棘手,但碍于自身身份不便临阵脱逃,被迫应战。
经过四十回合的激烈交锋,杨林渐感力不从心,最终难以招架对手攻势,不得不调转马头撤退。
曹延平始终无法释怀杨林当年假公济私的旧怨,此刻怎会轻易放他离去,立即策马狂奔追赶。
杨林在绝望之际随手掷出囚龙棒,这无心之举却精准击中曹延平面部,完全出乎二人意料。
曹延平虽然最终未能成功复仇并意外丧命,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双枪技艺的非凡造诣。
倘若将其列入十八好汉的排名,其武艺水准必定超越杨林,占据更为靠前的位置。
这位使双枪的高手虽结局令人唏嘘,但实力之强毋庸置疑。
【2:琉球国太子鳌鱼】
这位来自琉球的贵族既不通晓汉语,又因其特殊身份被称为倭寇——他不仅是琉球王国的储君,还娶了日本皇室公主为妻。
当王世充与李唐政权交战时,此人曾前往中原支援,却因翻译王九龙故意误传消息,错误地相信本国君主已经驾崩。
在悲痛欲绝之际,他被秦琼抓住机会一击毙命。
鳌鱼虽最终落得惨死下场,但其武艺造诣不容小觑。
与程咬金交手时,仅用一锤便使其难以招架,连著名的三板斧绝技都未能完整施展。
在程咬金生平遭遇的诸多敌手中,唯有裴元庆、罗成和鳌鱼三人能彻底破解三板斧攻势。
即便是威名赫赫的靠山王杨林,也曾被这三板斧打得甲胄歪斜、大汗淋漓,几乎败下阵来。
这一系列事实表明,鳌鱼的武功修为恐怕与杨林不相上下。
【3:北平王罗艺】
杨林年轻时与兄长杨忠平定四方之际,惯用长枪作为兵器,晚年却声称因体力不济改使囚龙棒。
然而这对兵器每根重达一百五十斤,显然与"使不动"的说法自相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秦琼演练武艺时,杨林仅凭起手式便辨识出罗家枪的招式。
由此可以推断,杨林早年应是在目睹罗艺的精妙枪法后,意识到自己难以企及其造诣,这才转而研习重兵器。
所谓年老力衰之说,不过是维护颜面的托辞罢了。
《说唐》中罗艺的武艺描写虽然有限,但从其培养出罗成这样的高手来看,他的实战能力不容小觑。
与苏定方交手时,他的表现与儿子罗成相比毫不逊色,这表明其真实水平即便略逊于后来居上的罗成,差距也不会太大。
综合判断,罗艺的武功修为至少达到了魏文通的水准。
【4:后汉王刘黑闼】
当刘黑闼率兵进犯唐朝之际,李建成派遣罗成担任先锋迎敌。
此时罗成尚未遭到两位奸王的陷害,正处于巅峰状态。
令人意外的是,刘黑闼竟能在罗成马前坚持十余回合。
这个数字看似普通,但在罗成毕生交手的对手中,此战绩位列第三。
唯有李元霸曾一锤击断罗成的丈八滚云枪,以及杨林与罗成战平十余回合的表现优于刘黑闼。
相较之下,诸如秦琼、尉迟恭、单雄信、程咬金等名将,皆在三个回合内败于罗成之手。
这一对比充分说明,刘黑闼虽名声不彰,其武艺实则超越众多所谓的上将。
【5:上柱国韩擒虎】
在《说唐》中,韩擒虎仅有一次登场机会。
当时正值伍建章因在金殿上直言进谏而遭受酷刑,其家族也被株连。
为确保彻底消除隐患,隋炀帝杨广派遣韩擒虎担任主帅,率军前往南阳讨伐驻守该地的伍云召。
韩擒虎在战场上首先击杀了曾战胜麻叔谋的司马超,随后与伍云召展开对峙。
他明确告知对方,若不选择投降或撤退,待宇文成都抵达后南阳必将失守。
然而被复仇情绪支配的伍云召完全听不进劝告,双方不可避免地爆发战斗。
交战中,出于对长辈的敬重,伍云召主动让出三招先机,而后双方展开激烈较量。
经过九个回合的厮杀,韩擒虎最终力竭败退。
【6:挂锤庄庄主梁师泰】
梁师泰出身普通百姓家庭,擅长使用一对重达一百六十斤的铁锤。
他习惯将这对铁锤悬挂在庄园大门处,并公开表示只要能接住他三锤的人就能进庄享用美酒佳肴。
单雄信刚从铜旗阵险境脱身,路过此地时尝试挑战,不料仅一锤就被打得败退。
最终是李元霸顾及秦琼的情面,出面为单雄信讨回公道,这才成功战胜了梁师泰。
尽管梁师泰在接住李元霸一锤后便迅速败退,但能够承受这位猛将的重击而保全性命,实属难能可贵。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李元霸对其另眼相看,最终将其招揽至麾下担任先锋将领。
在天昌关战役即将打响之际,梁师泰与驻守此处的伍天锡不期而遇。
伍天锡为获取杨林信任进而实施刺杀杨广的计划,决定斩杀几位素未谋面的反王将领。
不幸的梁师泰成为其目标,尽管最终难逃厄运,但他在遭遇致命攻击前成功格挡了伍天锡的三四次镋击,这般表现已属难得。
【7:长平王邱瑞】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邱瑞的武功水平与秦琼基本持平,但经过具体评估后,其技艺可能稍胜一筹。
【8:金堤关总兵华公义】
在起义军反攻山东的战役中,秦琼与单通承担殿后任务,王伯当负责支援接应。
其余人马在徐茂公指挥下向瓦岗寨挺进,沿途势如破竹,最终抵达金堤关时遭遇守将华公义的阻击。
程咬金率先迎战华公义,起初凭借三板斧令对手疲于招架,但很快显露真实实力而落败。
随后张公谨、史大奈等二十余名将领接连挑战,华公义仅用方天画戟应战,不到半日便连续击败所有对手。
这是《贾柳店》众豪杰自山东起事以来,首次遭遇如此明显的武力压制。
秦琼很快抵达战场,遵从母亲嘱咐未作停留就与华公义交锋。
双方激战三十回合仍难分高下,面对对方精湛的戟法,秦琼意识到难以正面取胜。
为速战速决,他佯装败退引诱追击,待华公义逼近时突然施展祖传绝学"撒手锏",最终成功击杀对手。
这场战役被后人称为"走马取金堤"。
这场较量中,华公义仅以微弱劣势败于秦琼之手,双方武艺水平基本持平。
尽管部分观点指出秦琼因长途跋涉导致体力不济,但需注意的是华公义此前已连续作战二十余次,短时间内同样难以恢复全盛时期的战力。
由此可见,交战双方当时均未处于最佳身体状态,这场比试仍可视为势均力敌的公正较量。
【9:黑煞神尉迟恭】
在隋唐名将相继凋零的背景下,尉迟恭作为后期崛起的将领确实战绩显赫。
除伍云召、罗成曾击败过他之外,其作战记录几乎保持不败,相较秦琼而言确实更为幸运。
但若进行横向比较,其武艺造诣仍逊色于邱瑞和华公义,这两位将领当年对阵的可是处于巅峰状态的秦叔宝。
【10:南阳王伍登】
伍登作为伍云召的亲生儿子,从小被朱粲收养并得到悉心照料。
这个年轻人曾在河北与生父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直到伍云召在扬州战役中遭遇左雄的没尾驹而阵亡。
此后伍登重返南阳投奔养父朱粲,由于朱粲膝下无子,最终确立他为法定继承人。
在《五龙会》中,朱粲于家锁山遭罗成俘虏,随后秦琼将其关押在前往长安的驿馆中纵火焚杀。
伍登随即承袭南阳王之位。
故事后续发展中,伍登应刘黑闼请求率军支援,首日与尉迟恭激战百余回合未分高下,隔日又与秦琼交锋五十回合势均力敌。
这般武艺造诣,在当时堪称顶尖水准。
#百家说史#
举报-反馈
来源:仁爱云朵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