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九,诗云:“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在这天有一位伟大的人物诞生,他便是佛教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玄奘大师。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祎,唐代高僧,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他西行取经十七载,往返五万里,带回佛经
明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九,诗云:“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在这天有一位伟大的人物诞生,他便是佛教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玄奘大师。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祎,唐代高僧,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他西行取经十七载,往返五万里,带回佛经657部,译经1335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按照民间的一个说法,三月初九是其诞辰,民间通过纪念活动,传承其“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的求法精神。很多人认识玄奘,都是在小说《西游记》当中,这个小说是虚构的,但是唐僧历史上确实有其人,那就是我们说的玄奘大师。
周国平说过:“忘记玄奘大师是可耻的”。在三月初九这天,我们必须要牢记,他的功绩还有奉献。要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名人录》里,只有两位中国人一是孔子,另一位就是玄奘大师。
这一天,有着很多的讲究和说法,老话有“初九三不做,无灾也无祸”啥意思?3不做指啥?这个初九说的就是三月初九。3不做则是玄奘带给我们的精神启发。
那么三不做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不斤斤计较
玄奘西行求法,为解众生迷惑,以宏大愿力贯通古今。现代人若只计较眼前得失,难免困于琐碎纷争。保持长远视野,方能突破局限,成就更大格局。
所以在这天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很多事情,要懂得放下,不要老是斤斤计较,这样只会让自己活的特别的累,与其这样,还不如放平心态,大度一些,这样自然灾祸也就更少了。
不轻言放弃
从长安到印度,玄奘历经荒漠、雪山、盗匪,却始终矢志不渝。面对逆境时,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跨越障碍的关键。
而这也给我了我深刻的一个启发,一旦确定了目标,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样总会到达目的地,也能取得自己想要的一个结果教。
不自私自利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法传播,将个人成就化为众生福祉。现代社会强调合作与共赢,利他之心不仅能化解矛盾,更能创造持久价值。
在生活当中,亦或者是工作当中,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大度的心态,不要过于的自私自利,这样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中。
三月初九玄奘的诞辰,也是告诉我们要学习他的一个精神,要勇于打破认知边界,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以开放心态促进不同文明对话,如玄奘融汇中印佛学精髓,同时还要记住,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实现更高生命意义。
笔者认为,三月初九的“三不做”,既是对玄奘精神的致敬,也是对现代人行为的指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不妨以玄奘为镜,审视自身:是否因短视而错失机遇?是否因畏难而半途而废?是否因自私而忽略他人?通过践行“三不做”,我们不仅传承了先人的智慧,更在当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取经之路”。
来源:茶人小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