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送女留学后失联,重病父母苦寻17年,发现时她已成大学教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5 18:00 2

摘要:辽宁旅顺的一对老两口,凑钱送女儿曹茜远赴德国留学,女儿3年后就彻底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音讯全无,这一断就是十七年。

辽宁旅顺的一对老两口,凑钱送女儿曹茜远赴德国留学,女儿3年后就彻底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音讯全无,这一断就是十七年。

21年后,残酷的真相揭开,原来失踪多年的女儿曹茜不是遭遇不测,而是已在德国功成名就,成为一名大学教授。

但是,当曹茜得知身患重病的父母希望能见她一面时,却冷冰冰地拒绝了,这是怎么回事?

1979年曹茜出生在辽宁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那个年代,农村家庭普遍重男轻女,曹家却只有一个女儿。

街坊邻居没少在背后议论,为了争口气,也为了改变世代为农的命运,夫妇俩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望女成凤四个字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动力。

曹茜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是那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为了她,可以说是倾尽所有。

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只要是女儿需要的,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她也很懂事,知道父母种地辛苦,放学回家会主动帮忙干农活。

但父母心疼女儿,一心只想让她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在父母的精心栽培下,一路学业优秀,小学、初中、高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泛黄的奖状是父母最珍贵的收藏,也是曾经的骄傲。

1998年曹茜如愿考入了辽宁师范大学,成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这让曹肇纲夫妇倍感骄傲,逢人夸自己的女儿有出息。

为了女儿能有更好的发展,曹肇纲夫妇对曹茜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了管教的程度,不允许留长发,衣服要朴素,更不允许早恋。

父亲还会偷偷翻看女儿的书包和日记,这让青春期的曹茜感到非常压抑,甚至开始对父母产生疏离感。

高中住校后,曹茜感觉像是挣脱了某种束缚,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偷偷地填报了南方的大学,想要离家越远越好。

可父母得知后,坚决反对,最终在父亲的强硬干预下,曹茜还是留在了家门口的辽宁师范大学。

大学期间,曹茜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回家,也很少主动联系父母,父亲曹肇纲在电话里没少抱怨女儿没良心,这反而更加激起了曹茜的逆反心理。

她开始渴望彻底摆脱父母的掌控,出国留学,成了她逃离原生家庭的计划,大二那年,曹茜向父母提出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这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一方面父母舍不得女儿远走他乡,另一方面高昂的留学费用,更是让他们望而却步。

但她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乖巧听话,这让父母误以为女儿真的懂事了,找准时机,她向父母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一听说女儿能出国深造,成为洋学生,夫妇动心了。为了女儿的前途,他们咬咬牙,决定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女儿。

送女儿出国那天,夫妇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既有对女儿前途的期盼,也有对未来的茫然。

机场了夫妻不断嘱咐孩子好好学习,早点回来,女儿也点头答应。

刚到国外的头三年,她还会偶尔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她也会在信中向父母诉苦,说自己打工很辛苦,还被老板压榨。

父母除了口头安慰,也给不了女儿实质性的帮助,只能让她坚持,后来女儿来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内容也多半是要钱。

这让原本就经济拮据的夫妇感到压力倍增,父女俩为此还闹得很不愉快,大约在2003年之后,曹茜就彻底和家里断了联系。

电话停机,信件杳无音信,曹肇纲夫妇开始慌了,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女儿,给女儿的同学打电话,甚至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女儿失联后,老夫妇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们日夜思念女儿,担心女儿在国外吃苦受罪,甚至遭遇不测。

为了寻找女儿,他们花光了积蓄,身体也每况愈下,只能靠低保勉强维持生活,2020年,噩耗降临,曹肇纲夫妇先后被查出患了癌症。

病痛的折磨,加上对女儿无尽的思念,让两位老人心力交瘁,他们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临终前再见女儿一面,哪怕只是确认女儿还活着。

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四处奔走,最终通过网络,联系到了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馆。

领事馆努力帮助他们查找,最后的结果却因为这件事在网络上热度的退去而变得模糊,有一种说法是,他们最后终于得到了曹茜的消息。

她不仅活着,生活得很好,已经成为德国一所大学的教授,并在德国定居,这个消息,对于曹肇纲夫妇来说,真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女儿平安无事,甚至功成名就,忧的是女儿为何十七年不和家里联系,为何对父母如此狠心?

更让他们心寒的是,有知情人透露,对方曾回国到上海参加学术交流,前后逗留了十二天,却始终没有想过回家看看父母。

老两口委托女方的同学,希望能转告女儿,父母身体不好,只想见她一面,别无他求。

曹茜的回应,却像冰冷的刀子,狠狠地刺痛了两位老人的心,她拒绝和父母见面,理由是父母用爱捆绑她,控制她的人生,就当是她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曹茜的绝情,让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有人指责曹茜不孝,忘恩负义,也有人表示理解曹茜,认为她是被中国式家庭压迫的受害者。

她的成长经历,或许正是中国式亲子关系的一个缩影,父母的爱往往是沉甸甸的,既有付出,也有控制。

子女的爱,可能在控制下变形,最终演变成疏离甚至对抗,曹茜选择断联,或许是一种极端的反抗,是对父母控制型爱的彻底否定。

她最终有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故事留给所有人的,都是无尽的唏嘘。

在社会观念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新琢磨一下什么才是亲情,学会用更健康、更平等的方式去爱去沟通,去经营我们的家庭关系。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2020-06-09,20年前把女儿送出国,多年杳无音信 | 妈妈快不行了,你究竟在哪里呢?

辽沈晚报,2020-06-11 ,大连德国留学女孩17年杳无音信……有消息从国外传来

来源:爱下棋的围棋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