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宜良:绽放“像花儿一样美”的生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5 17:12 2

摘要:樱花粉、多肉绿、三角梅红……在滇中腹地的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这座被称为“昆明后花园”的小城,以花为媒、以绿为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用“三色经济”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让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花香,以“三色花语”书写生态与人文共融新篇章,让“像花儿一样美的生

樱花粉、多肉绿、三角梅红……在滇中腹地的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这座被称为“昆明后花园”的小城,以花为媒、以绿为底,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用“三色经济”铺就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让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花香,以“三色花语”书写生态与人文共融新篇章,让“像花儿一样美的生活”从愿景照进现实。

宜良山间万亩樱花。

樱花粉:浪漫经济激活“春日流量”

每年三月,宜良山间万亩樱花如云霞倾泻,粉白花海与明净蓝天相映成趣,吸引数十万游客奔赴这场“春天的约会”。

近年来,宜良以樱花为支点,带动“赏花经济”向“四季产业”延伸:种植面积近4000亩的樱花谷景区创新推出“汉服游园会”“星空露营节”等活动,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村民开发樱花酥、樱花酿等特色产品,拉动当地消费约1.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北古城镇米户村依托万亩樱桃花打造“米户+”系列品牌,全村种植“中国红”和“红玛瑙”品种突破10000亩,年产樱桃2500余吨,实现年产值3000余万元,实现“樱桃+”产业融合发展。

“从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种风景’也能致富。”宜良米户村村民肖文娟介绍,这是“颜值变现”的生动实践。

宜良网红餐厅张宜花园。

多肉绿:指尖方寸创造“治愈财富”

在有着“花满南羊”靓丽名片的宜良县南羊街道多肉种植基地,一场“小而美”的产业革命正在多肉大棚里悄然进行。

从拇指大小的“生石花”到直径半米的“法师老桩”,500余种多肉在这里被赋予新价值:“95后”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让“宜良肉肉”日销超3000单;小镇“花园”里“开”出网红餐厅,张宜花园接待省内外游客年均65万人次。外地企业“移居”宜良,依托科技赋能,引领“基地+直播”模式,多肉年产量突破5000万株。

“多肉是‘懒人植物’,却让我们的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创业者蒋振雷的比喻,彰显出绿色经济“轻量化、高附加值”的创新“密码”。

三角梅红:全城绣花织就“幸福底色”

如果说樱花是季节限定,三角梅则是宜良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作为全国最大的三角梅产销基地,宜良的三角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特别是展示园里火焰般炽热的红、阳光般灿烂的黄、冰雪般纯净的白,让人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做“五彩斑斓”。

“公司目前有引进和自育三角梅品种共计952个,品种数量全球遥遥领先。”云南省三角梅行业协会会长钱永康介绍。宜良县创新开展“见缝插花”工程,用6万多株三角梅打造“最美立交”,近百个三角梅花柱将蓬莱大道装点成“最美一条街”;社区发起“一平米花园”行动,居民以花箱、挂篮装点阳台,全城绿化覆盖率达43.6%以上。

宜良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冬林苑。

“推开窗就是花瀑,幸福感藏都藏不住!”家住新华社区的居民王丽斌由衷感慨,道出小城“以花养心”的生活美学。如今,从事三角梅产销的苗企苗农1000多户,种植面积近40000亩,年产销量效果5000万株(盆),年销售额超过7亿元,真正实现“美丽风景”到“美丽经济”的跨越。

花开满城,美美与共

从樱花季的文旅IP到三角梅的“全城绣花”,从多肉的“指尖经济”到全民参与的“花香社区”,宜良以“花”破题,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6.62万亩,实现在地总产值40多亿元,年销售额12.4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6.2万余人。依托三角梅、樱花、多肉等代表性花卉苗木产业,当地走出了一条生态价值转化的特色路径。但比数字更动人的,是这座小城对美的执着:老人在三角梅花墙下起舞,孩童在多肉市集学种植,青年在樱花谷拍摄婚纱照……美,已成为宜良人日常的“精神养分”。

宜良用一株植物的生命力,诠释着人们向往的“花乡水城”、相遇的“宜居宜良”,诠释着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价值”的同频共振,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共美。如今,这座“滇中花城”向世界发出邀请:来宜良,赴一场与花的浪漫约定,享一场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邂逅,体验一种向下扎根、向上绽放的旅居生活!(王艳)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