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要参》资讯丨能源央企抢滩“AI+能源”新赛道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23:24 1

摘要: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旨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能源央企抢滩“AI+能源”新赛道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旨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主要电力央企已先行一步。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等多家电力央企近期相继出台系列举措,全面推动向“人工智能+新能源”及“人工智能+能源新业态”领域转型,与新政形成同频共振。

国家电投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深化“人工智能+能源”融合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国家级光伏储能实证实验数据集”“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高质量数据集”和“光伏逆变器健康诊断数据集建设与应用”三项成果经多轮评审最终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下一步,国家电投将持续深化推进“人工智能+”专项行动,坚持应用牵引,优化数据资源高效安全开发利用,全力推进能源系统智慧升级和产业变革。

国家能源集团聚焦“AI+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开发智能燃煤发电系统。集团总经理余兵表示,该系统可通过AI算法优化锅炉燃烧参数,使煤耗降低3%—5%,每年单台机组可节约燃料成本约千万元。

华能集团近日携手中国电信集团,签署数字化转型合作框架协议。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表示,华能将努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数智华能建设,希望双方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电力深度融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大唐集团建立了“风电场智能大脑”,实现风机性能动态评估和预防性维护,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

国网电力科学院研发的“AI电力负荷预测系统”,通过融合气象、经济、用户行为等数据,将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升至97%以上。在极端天气下,南方电网的“AI调度员”可在毫秒级完成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将停电时间缩短80%。

浙江国资国企发布首批26个

具体可落地的“人工智能+”场景

9月10日,浙江省国资委联合省经信厅举办浙江国资国企“人工智能+”开放场景供需对接活动。活动聚焦交通、服务等重点领域,致力于推动场景需求与技术供给精准匹配、深度融合,加速“AI赋能国资国企”。

为充分发挥国企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独特优势,浙江国资国企以场景开放为关键抓手深入推进国企“人工智能+”行动,着力推动场景建设、需求对接与机制完善协同发力。

今年以来,浙江省国资委加大“人工智能+”工作推进力度,积极组织国企主动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率先开展应用建设,围绕交通、能源、制造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遴选并发布首批20个具有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同时,为充分发挥场景资源对创新的支撑作用,主动向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开放真实场景需求,首批发布26个具体可落地的“人工智能+”场景,涵盖交通、制造、服务等8个重点领域,目前已吸引150余家单位对接洽谈合作。

下一步,浙江省国资国企将持续推进国企“人工智能+”行动,以此次对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类主体合作,推动场景开放与技术供给深度融合,加快创新成果落地见效,为浙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贡献更多国企力量。

来源:企业思想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