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倚云:四句绝句,句句有千金之重,生前辛勤劳动,死后余情仍化春草,保佑儿辈,把诗写绝!已出古人之右也!此首定可传世,以为后人传唱!
横道子 本名高咏志。居辽西。
悼 父
种瓜种豆不曾休,俯首田园五十秋。
已尽生前垄间草,春来又绿到坟头。
韩倚云:四句绝句,句句有千金之重,生前辛勤劳动,死后余情仍化春草,保佑儿辈,把诗写绝!已出古人之右也!此首定可传世,以为后人传唱!
郎晓梅:以“草”为线索将父亲的生前身后贯穿起来,无尽感喟怀思,句短情长是所谓也。今人诗常不善言语逻辑,或可拿去借鉴。
宋玉秋:野草春又生,老父去不归。语言平实,寄意悠远。悼父之情无声泪下。
段维:一二句概写父亲生涯,不过是五十年的种瓜种豆;第三句铺垫得相当巧妙,既表达父亲生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又为结句提供“翻转”的契机。人由生到死,草却由“尽”到“绿”。小诗就在这种相反相成的对举中完成了构思,胜却那种撕心裂肺的描写何止千万矣。
坐 忆
花返东风人已非,水云昨夜照星回。
纸烟烧尽何曾落,犹看相思一寸灰。
苏俊 : 义山遗响,小杜深情。空灵幽窈,一片神行。
车过北岭一瞥
地迥云低山水滋,斜风吹雨乱春旗。
群羊俯就无边草,一只抬头有所思。
格那丁 : 善抓细节。
伏尔加河的纤夫
伏尔加河背上流,浮生磨难几曾休。
弓身用尽洪荒力,欲拉下游回上游。
归樵: 首句震撼,极具临场感。转结联想,于文字之外蕴藏无限含义,让读者各有会心。
刘鲁宁:错位的意象,表达更具力道。诗句完美地还原了画作的精气神。
王十二:“欲拉下游回上游”,无理而妙,将力量美学写到极致。
曾继全:起句相当有气势,伏尔加河居然能在背上流,用此来形容纤夫的脊背宽阔有力。尾句也是深含韵味,“欲拉下游回上游”说的是纤夫拉船,把下游的船拉倒上游,何尝不是,想把自己从社会的底层拉到上层呢?此诗通过对纤夫的生活和工作,讽刺了社会的不平等。
树
不是风吹即雨淋,年年玉立锁芳心。
有时真想穿云去,无奈根须陷太深。
孙群:借咏“树”以写人或抒怀,古来多有,然多以能扎根方能更好成长之类题旨,翻新不易。而此绝反传统以咏之:不能“穿云去”者,”陷太深”也。一个”陷”字留白太大,尽可脑补其缘由,结合个体可得出不同体会哦。
题白石老人蜻蜓图
蜻蜓何故不轻停,最怕花尖露滴惊。
浮世太深唯点水,莫将贪意作多情。
王聪颖:题画之作,最见文人之心。盖缘其既须得画内之意,又须得画外之意也。画内之意,须一眼而得之;画外之意,须百思而不得。咏志兄此绝得之。
立 春
星斗阑珊月欲沉,无眠枕畔响清音。
壁钟答答听春履,犹待东风绿秒针。
刘鲁宁:绿字活,秒针细。写心写意,清澈可人。
梦烟霏:颇为写实,比拟亦是可喜。绿字诗眼之意。
山 寺
人影参差佛影孤,云封山寺渐模糊。
念经弟子烧钱客,都把禅珠作算珠。
归樵:山寺亦红尘,扰扰名利客,“禅珠”“算珠”翻叠,韵味、讽味、思辨味尽出。
夜 听
疏林近水豁然清,迥客遥山梦不成。
满耳幽窗消夜雨,半池落叶湿秋声。
苏俊:情景清虚幽窈,造语亦新颖悦目。转结用消、湿二字尤见锻炼之功。可传之作。
晚 村
清风满架豆开花,碧瓦笼晴凃晚霞。
溪畔谁端一盆水,欲将新月娶回家。
张明新:亮点在娶字,盆水端月,本来就有趣,着一娶,更是无限风情。古有李贺嫁春风,今有横道子先生娶新月,可见在炼字上,今人不让古人。
炊 烟
一片白云烟火生,人间摇曳漫多情。
风来袅袅真如画,凑近才知辣眼睛。
韦散木:末句以俗破雅,可谓妙理横生。
雷海基:前三句极力写炊烟颜容、形态、风姿之美,与结句的辣眼睛成巨大反差,张力十足,事理耐品。此作尾句转折和结束合一处,难得一见的另类布局。
坐 到
寸心酸尽与谁同,坐到云消夜未终。
雨后清空那轮月,新鲜得像颗柠檬。
刘鲁宁:结句很俗,很有味,很有新意。酸尽与夜未终前起后承,柠檬与酸字遥相呼应。皆很得体。
祭 母
为哺儿孙晓夜忙,人间寒苦酿成香。
唯馀坡上一堆土,犹向草花隆乳房。
唐颢宇:这首七绝整体用了一个比喻,以体现母亲的辛苦和伟大。将坟茔比作乳房,不可谓不新,却又十分形象朴实。古今那么多诗人没有想到,而横公此诗竟想到了。母亲的乳房哺育了儿孙,如今化作黄土,犹能哺育草花蓬勃茂盛,就像鲸鱼化作的鲸落一样生死奉献,怎能不令人感动呢。
雾中登庐山
何奈迷濛亦细尘,云中草木雾中身。
依山白日即红日,入史好人兼坏人。
雨逐空枝消寂寞,风随落叶剩逡巡。
烟霏纵作萧萧雪,大白宁看世相真。
梦烟霏:起处清疏,颔联佳句。颈联以景入情,结有感喟之处。整体颇有乐天风味。淡然雅致。
晚 望
回头往事渺如烟,放眼苍茫日已偏。
文字癖深堪入骨,稻粱谋拙岂论钱。
虚垂白发三千丈,消损丹心四十年。
半世浮云不成雨,满襟风好喜晴天。
王聪颖:“文字癖”与“稻粱谋”,皆人生之寄托也;“白发”与“丹心”,乃人生之表里也。人生往往陷于矛盾的合围之中,而结尾犹能以“满襟风好喜晴天”七字振起,足见襟抱。
漫 读
秋来高卧北窗孤,漫读一天星斗书。
青简流光犹可鉴,玉阶瑶草不堪除。
还原历史疑真似,回放此生无假如。
绿植荣枯明镜里,清风耿耿绕吾庐。
江合友:读书妙境,一一画出。颈联尤佳。
秋 水
初晴朔雨夜光鲜,又读南华秋水篇。
一地苔钱堪赎月,半湖星斗待沽船。
风来帆腹自由满,云散天心孤独圆。
老去逍遥余井底,人间世作小周旋。
王靖 : 本诗借庄子的《秋水》之意层层展开,中二联尤其工巧,颈联仔细揣摩寓意颇深。全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意轻灵中带着丰满,尾联更是耐人寻味。
此 夕
正值彼城弦月低,偏逢此日是佳期。
辽西梦觉莺啼后,濠上心谙鱼乐时。
晓果霜侵红玛瑙,秋波雨涨碧琉璃。
新来止酒聊中岁,老去忘言赋小诗。
刘泽宇:此诗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可见诗人于生活之感悟与超脱。其中,颔联用典甚妙,辽西之梦与濠上鱼乐,增诗意之深度,富文化之底蕴,呈如梦似幻之心境。颈联描写细腻,晓果为霜所侵,如红玛瑙焉;秋波因雨而涨,似碧琉璃也。画面感极强。
归樵:颔联紧承“佳期”却抛开牛女窠臼,以“辽西梦觉”“濠上”“鱼乐”典事别写离情故事,颇具妙思。颈联“晓果”既宕开写景,更有时间上的延续,“霜侵红玛瑙”“雨涨碧琉璃”侧写经过时间的淘洗,情感的愈发纯真。而尾联的“止酒”“忘言”则见出人到中年情感的深沉。诗亦如情一般深沉,耐品。
新年杂感
万绪纷来感岁迁,旧狂孤痛赋新篇。
凤歌楚地倚樽老,鸾舞异乡唯镜怜。
世相白于初雪后,流云红到夕阳前。
独行已负书生气,犹向东风种梦田。
韦散木:此诗感慨甚深,佳句频出,如“鸾舞异乡唯镜怜”“世相白于初雪后”末二句亦有气象,允称新年佳作。
郑力:颈联颇佳,尾联含蓄有味。
刘能英:喜欢颈联上下句两个双关语,两句皆既可直接取本义来用,亦可联想引伸义来用,且对仗工稳,殊为难得。个人稍觉尾联的“种梦田”这种表达有点俗套。
侧 身
侧身羁旅逐飘萍,倒影浮波易变形。
水际横烟犹可望,蝉边斜日那堪听。
清霜满树披金甲,皓雪盈头立白丁。
老去吟风心未息,秋来病骨酒新停。
段维:最喜欢颈联“清霜满树披金甲,皓雪盈头立白丁”,对仗玄妙,意境沉郁。全诗有老杜风味。
杨雪窗:第二句“倒影浮波易变形”,体物细致,摹写倒影生动。颈联“清霜满树披金甲,皓雪盈头立白丁”,用“金甲”对“白丁”可谓妙对。“金”对“白”,色彩对色彩;“甲”对“丁”,字面上是天干对天干。上下句合看,虽只是客观描述,却自饶感慨。秋树与诗人放置一联,既有类比,又有对比。类比之处,清霜满树如皓雪满头之人,皆已垂垂老矣。唐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之句,亦是此意。对比之处,树披金甲的画面,与人立白丁的画面,形成鲜明对照,似有“人不如树”的感叹。
听蝉有感
幽忧入骨信难除,水火煎身岂自如。
浊世已抛蝉蜕后,清音犹拔月弦初。
成灰香篆仍心字,竭泪零珠继血书。
累劫未消余哽咽,寸丹不死剩踌躇。
江合友:蝉声即心声,有深沉之感慨。
夜 茶
灯前论世苦茶新,槐下何争假与真。
万事沸腾浮一叶,半生沉淀鉴孤轮。
出山入盏泉犹澈,易缺难圆梦未驯。
欲待回甘凭刷夜,人间凉热到微身。
苏俊:全诗开阖有度,结构缜密。首联以苦茶点题,以论世为主旨,世味即茶味也。中二联皆以此展开,不粘不脱。一结徐徐收束,不离主题,堪称浑成之力作也。
金圣叹
金郎月旦擅才情,偶赴刀前亦不惊。
论死无名叹白死,书生有泪哭苍生。
犹思黄豆腌供酒,更忆朱批著细评。
大好头颅成痛快,明清一落到清明。
潘泓:论人须知人,知人方能出语中的,此作是知人之作。尤赞中二联的阐发议论,颔联是写意,颈联是工笔,人物有了形象,作者的情绪也能让读者领会。收结出句似是与“偶赴刀前”呼应,可作赴死者自语解,然“明清一落到清明”死者不可能道出,这里“明清、清明”稍觉取巧与前面的沉重不协,尚可再酌。
秋 梦
故乡松菊异乡滋,已惯烟波小别离。
雨散晚云闻雁信,风横秋草见狐疑。
病翁犹乏三年艾,星子将残半局棋。
浊世不如随磨蚁,浮生何必醒南枝。
梦烟霏:从容气度。娓娓道来之感,人世浮沉,心事如斯。后节四句,尤见功力。
来源:小楼听雨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