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2014上市以来,海天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一路高歌。但到了2022年和2023年,海天的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就像是一个每次都能考高分的学霸,突然有天不及格了。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自从2014上市以来,海天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一路高歌。但到了2022年和2023年,海天的净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就像是一个每次都能考高分的学霸,突然有天不及格了。
在经历了两年的低谷期后,海天味业再次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
4月2日,海天味业公布了2024年的财报。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超过了260亿元,净利润达到了63亿元,实现了双增长。
(图源:腾讯微证券)
不过股市那边的反应并不热烈,即使成交量增加,但股价还是呈下跌的状态。这也意味着股民们似乎对这个成绩并不是很满意。
或许说,股民们对海天抱有更大的期待。毕竟,海天在巅峰时期净利润达到了66.7亿元。如今这个成绩虽说是止跌回升,但距离巅峰时期还是有一点距离的。
“水逆”结束,新任女掌门带领海天杀回来了
在新出炉的财报中表示,2024年是海天承压破局的一年。这几年海天经历了高管减持、“双标”舆论以及业绩负增长等危机。
彼时,海天内部士气低落。不过,当新任女掌门程雪上任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海天再一次向市场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这也意味着,海天的“水逆”正式结束了。
今年年初的时候,海天更是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表示已经在今年1月13日的时候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继续向海外发力。也是海天战略转型布局中的其中一环。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海天其实一早就在布局海外市场,在2024的半年报中就曾提过,新增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并且在中国香港、越南等国家都有设有子公司。
另一边,海天用广撒网的方式进行全面布局,卯足了劲寻找第二增长线。比如,不仅推出全品类的食醋,还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推出了橘子味食醋新品。
(图源:某电商平台)
同样也是在去年,海天还推出了柠檬茶与谷物坚果等20多种饮品,并且推出子品牌“joynest”。
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这个道理,被海天发挥的淋漓尽致。
然而,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海天在销售上砸下了血本。
(图源:公司财报)
去年,由于人工支出和广告费用增加,海天的销售费用达到了16.29亿元,同期上涨24.73%。若是销售费用能够减少一些,海天的净利润或许能够重回当年的巅峰。
虽说目前来看,海天深度依赖销售投入,但好的是,就财报业绩来看,海天似乎已经成功解决了“双标事件”带来的影响,也修复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不过,调味品公司的市场激烈程度有增无减,海天无论在面对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面临着重重挑战。
在海外市场,李锦记和龟甲万早已完成了海外市场的布局。在国内,李锦记和千禾等调味品品牌不断抢占海天的市场份额。
种种情况来看,海天想要重新回到“酱油茅”的高度,还有一些难度,但这也说明了海天还存在巨大的潜力,还没有触摸到行业天花板。
市值暴跌5000亿,被竞争对手趁虚而入
作为行业大老大哥,海天味业在巅峰时期的总市值达到了7000亿,创造了“酱油比茅台贵”的A股神话。让人想不到的是,知道卖调味品挣钱,但没想到竟然这么挣钱!
(图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然而,因为三年前的舆论事件,导致海天市值蒸发了5000亿。目前,海天的市值仅仅剩下2200多亿。
时间回到2022年,这个时候海天的业绩就已经出现了增速变缓的情况。好事一样不来,坏事接踵而来,网红辛吉飞发布了一条视频,成功让海天口碑失守。
那条视频内容是,只需要通过几种添加剂就能成功“酿造”出一瓶完美酱油。
这个博主用各种添加剂加工出了大家平时经常能吃到的东西,比如肉松、花生瓜子、蟹黄酱等。“科技与狠活”这个热词就是出自他的口中,不过这位博主现在已经翻车了。
这么一来,大家都会联想到国内几个调味品品牌,其中就有海天。但这也就仅仅是怀疑,让消费者更加愤怒的是海天的“双标”事件。
同一年,有网友发现,日本在售卖的酱油和国内售卖的酱油,配料表竟然差的十万八千里。
日本海天酱油的配料表只有短短两行字,并且一点添加剂的名字都没见到。反倒是国内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除了大豆等几个主要成分,还有一堆添加剂的名字。
要是在其他国家搞“双标”,可能还不会引起公愤,可偏偏是日本的海天酱油要比国内的干净,这是真的忍不了。
事件热度不断发酵后,海天总共发出来两个声明来回应。
(图源:公司公告)
(图源:公司公告)
这然而没有一个声明是回应到网友的心窝子里的,并且表示通篇没有看出海天在向消费者道歉的意思,还怀疑海天没有公关团队。
这些事情,让海天失去了“酱油一哥”的位置。还让其他的品牌成功上位,那就是打着“0添加”的千禾味业。
随着消费者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大家在超市购买东西的时候,首选的一定就是“0添加”的东西。
在千禾的2022年半年报中,酱油产品的销售额仅为6.028亿元,但在海天出事以后,千禾酱油的销售额暴涨2亿,达到了9.655亿元。
后知后觉的海天,终于意识到发两篇长篇大论的东西是没用的。于是,海天也搞起了“0添加”的产品,还特地说明了“只有原料,其他没了”。
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的2022年,海天还试图用低价卷千禾以及其他竞争对手,但最终也没拿到一份亮眼的成绩。
经历了这些事情后,除了海天的高层头疼,比高层更加担心公司情况的是海天的18万股民。就算海天不断放出积极的消息,但股民们的忧虑也很难消散。
“0添加”只是商标
消费者:拒绝文字游戏
都说风水轮流转,当海天出事的时候,千禾是稳稳的接住了“泼天的富贵”。但到了今天,轮到千禾被送上了热搜。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有媒体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0添加的调味品,结果检测结果发现,千禾的一款酱油中含有0.0110mg/kg的镉。
(图源:网络)
虽说所含的镉含量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这还是与千禾一直宣传的的“0添加”概念相矛盾。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在2008年的时候,千禾就一直在尝试注册“0添加”的商标,也就是说“0添加”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商标。
在后来千禾的回应中,证实了“千禾0”是公司所注册的商标。回应发出后,网友们都被千禾无语笑了,都在说千禾在玩文字游戏。
公司澄清了好几次都起不了作用,最后四川省眉山市监管局的一则通告救了千禾一命。
通告里表示,在了解了千禾产品被送检的事后,市监局在千禾成品库房以及商超内抽检了一批产品,检测结果为“未检测出食品添加剂”。
反转反转再反转,千禾这次的事件堪比电视剧剧情,但让消费者生气的是,千禾存在着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2020年的时候,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就明确指出,任何食品不得标注“0添加”等暗示词汇。
更惨的是,即使千禾澄清了成千上百遍,也挽回不了股价。从3月17日开始,千禾的股价就一直冒绿光,市值更是在一个星期内蒸发超过13亿。
千禾之所以会千方百计把“0添加”标得这么醒目,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在不停的变化。
在《2024年中国消费者食品标签标识认知及使用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中表示,有超过7成的消费者会仔细阅读食品配料表,并且接近50%的消费者会关注配料表是否含有毒成分。
如今千禾发生了这种事情,估计也很难完成之前定下的目标。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营收38.55亿元;实现净利润6.8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79亿元。
但从千禾在2024年前三个季度来看,想要完成这个目标还有些困难。根据财报,千禾在去年的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88亿元;净利润为2.5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2亿元。
(图源:公司财报)
如今,“酱油一哥”正在复苏,千禾又被曝出误导消费者的事件。“海天出事,千禾吃饱”已经成为了一个老梗。
写在最后
对国人来说,调味品时每个家庭至关重要的存在。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多元化以及更加追求性价比,调味品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调味品企业还需要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和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不过,目前来看,海天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好的是,今年消费回暖趋势明显,消费者的消费更加理性,这些都有助于海天重回“酱油一哥”的位置。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