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4日,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副处长韦立被查的消息登上热搜。
舞蹈考级背后的腐败链条,从韦立落马看文艺界刮骨疗毒。
韦立 资料图
2025年4月4日,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副处长韦立被查的消息登上热搜。
和普通人想的不同,这个看似“冷门”的职位,实际掌握着全国数百万舞蹈学习者的命脉,即考级认证。
更让人吃惊的是,与她同日被查的还有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原副主席罗斌。
三人的落马,揭开了艺术圈光鲜外表下的黑色利益网。
小职位大权力,考级体系成“提款机”。
韦立的职务看似普通,但实际权力惊人。
韦立 资料图
她既是《中国舞蹈考级》教材的负责人,又是社会舞蹈教育委员会的秘书长。
全国舞蹈培训机构想用“官方推荐教材”,得先交高额认证费;家长想让孩子顺利通过考级,可能得支付“保过费”。
例如2024年哈尔滨的“顶尖教师巡回课堂”活动,2618人报名却只选100人,背后被质疑存在“交钱才能入选”的潜规则。
这些钱最终流向哪里?
大概率其中部分资金通过虚开发票、抬高食宿标准等方式流入个人腰包。
师徒同盟十五年,从基层教师到腐败核心韦立并非突然崛起。
早在15年前,她只是舞协培训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而当时的冯双白已是舞协副主席。
两人长期共同出席活动,逐渐形成“师徒-盟友”关系。
可以推测的是冯双白主抓评奖和创作,罗斌控制项目资金,韦立则垄断考级体系。
三人分工明确,冯双白用主席身份指定舞剧选题,罗斌负责项目审批,韦立确保考级和教材的“生意”畅通无阻。
韦立 资料图
这种合作可以持续十余年,直到今日反腐利剑斩断链条。
腐败三板斧,教材、考级、荣誉明码标价
他们的操作手法并不复杂。
教材垄断:培训机构必须购买指定版本教材,每本价格虚高,仅此一项年入就很多钱了。
考级寻租:考官资格、考点审批都能买卖。
有家长反映,北京某考点“保过证书”价格炒到3万元。
荣誉变现:入选《中国舞蹈美育家大辞典》需交“赞助费”,艺术头衔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
艺术圈为何滋生腐败?
问题根源在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中国舞蹈家协会既制定考级规则,又亲自下场认证,导致监管形同虚设。
例如冯双白一边担任评委会主席,一边参与商业项目招标;罗斌的亲属公司承接舞协服装采购,涉及金额数百万。
更荒唐的是,三人将公款变成“私人钱包”,韦立曾把赴欧交流的预算虚报提高,多出的钱用于购买奢侈品。
我们普通人付出的代价。
这些腐败行为直接伤害老百姓。
一位家长算过账,孩子学舞蹈十年,光是教材和考级就花了8万元,其中至少3成是“冤枉钱”。
更严重的是,许多孩子因交不起“保过费”被淘汰,艺术梦想还未起飞就已折翼。
韦立 资料图
我们未来应该如何重建信任。
中央此次反腐行动已释放信号,推行全国统一考级平台,用区块链技术公开考官评分;教材选用引入家长投票机制;重大项目招标全程直播。
这些措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艺术回归纯粹。
韦立案件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当艺术沦为生意,再美的舞姿也掩盖不了灵魂的腐朽。
唯有刮骨疗毒,才能让舞蹈真正成为点亮人生的光。
来源:笔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