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知识】土壤酸化的危害、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5 09:33 1

摘要:近年来,土壤酸化成为制约农业种植发展的一大难题。因为土壤酸化后,作物生长会受到抑制、根系发育不良、吸收困难、长势变弱,对作物产生毒害、加重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降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让农民朋友们十分头疼。那么土壤酸化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治理呢?

近年来,土壤酸化成为制约农业种植发展的一大难题。因为土壤酸化后,作物生长会受到抑制、根系发育不良、吸收困难、长势变弱,对作物产生毒害、加重作物病虫害发生程度、降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让农民朋友们十分头疼。那么土壤酸化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治理呢?

1、影响根系对营养的吸收

土壤酸化会引起土壤板结,板结土壤变硬、缺氧,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受到严重阻碍,根系活力下降,根系形成面积减少,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弱,严重影响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能力,地上部分的生长得不到充足养分,作物易感病,进而导致作物不能正常发育,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加重土传病害

土壤酸化后,会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例如,降低了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养分循环。酸化土壤有利于根际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易滋生腐霉菌、尖镰孢菌、丝核菌等致病真菌,使得分解有机质及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降低,会加重土传病害。

3、降低肥料的利用率,对作物产生毒害

酸化土壤中氢离子、铝离子和锰离子等毒性元素增加和活性增强,导致作物铝、锰中毒。酸性土壤环境会影响肥料的有效性,使氮素大量流失。pH值在6.0~ 8.0时,土壤有效氮的含量最高;pH小于6.5时,土壤中有效磷变成磷酸铁铝而被固定;pH值小于6.0时,土壤中有效钾、钙、镁的含量急剧减少,土壤中氢离子增多,对作物吸收其他阳离子产生拮抗作用。

二、土壤酸化的原因

1.长期过量施用化肥

长期盲目不合理(特别是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土壤中的酸性离子累积增加、使有害金属离子游离量增多,尤其是长期盲目过量使用尿素等氮肥的农田和长期大量使用酸性肥料的农田,土壤酸化问题会特别严重。

2.施肥结构不合理

一是有些种植户大量使用酸性肥料肥、偏施氮肥等,这不仅会造成土壤酸化,还会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减弱土壤的缓冲能力。

二是不注重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因为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不仅能够提高改良土壤和土壤肥力,也能够大幅提高土壤对酸性的缓冲能力和土壤酸碱性的自我恢复平衡能力。如果农田长期不施或少施腐熟有机肥,就会造成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贫瘠,不仅会造成土壤性状结构被破坏、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土壤的缓冲性、抗逆性、自我修复能力持续降低,而且还会造成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存活困难而大量死亡、造成土壤中的酸性离子和有害金属离子越来越多、活性越来越强,最终会造成土壤质量不断恶化、土壤酸性不断增加,土壤酸化、板结问题逐年加剧的局面。

三是中微量元素补充不足,会加重土壤的酸化问题。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是相对固定,如果土壤里的中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镁两种元素),因为作物长期大量吸收消耗(如长期种植开花结果类瓜果蔬菜的农田),或者土壤中的钙、镁等碱性元素被雨水过度冲刷淋溶流失(如大水漫灌或频繁下大雨的农田),而农民朋友又长期不往地里补充这些营养元素的肥料,那么这也会造成土壤特定养分过度消耗、土壤养分结构比例严重失衡而加重土壤酸化问题的发生。

3.耕种方式变化

大面积的耕地连年贴茬和旋耕交替种植,导致耕地耕层变浅、犁底层逐年加厚变硬,亚耕层板结严重,通透性差。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耕地土壤中酸性物质下渗,致使大量酸离子集聚在耕层土壤中,也是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4.排灌不合理

经常浇大水、下大雨,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南方地区,以及需要经常浇灌大水的瓜果蔬菜温室大棚内非常常见。这是因为经常浇灌大水农田或者天气经常下大雨的地区,土壤中的钙、镁、钾等碱性离子会大量的被流水冲刷流失,从而造成土壤碱性越来越来越低、酸性越大而形成酸化土壤。

5、工业污染造成的酸雨

(1)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土壤酸化。(2)煤炭、天然气、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SO2、NO等气体进入大气后,经氧化作用形成硫酸、硝酸,并随雨水降下形成酸雨,会导致土壤中酸性物质含量增加。

对于pH值4.5以上的耕地,亩施石灰100公斤左右;pH值4.5以下的耕地,亩施石灰150公斤左右。播种前3天以前均匀将石灰撒施在耕地土壤表面,然后进行翻耕,使其与耕地土壤混合均匀,翻耕深度要大于15厘米。施用石灰进行土壤酸性调节,根据治理效果,可每3年进行一次,避免因施用频率过高导致土壤板结和影响作物根系生长。也可以购买pH值大于10的土壤调理剂按照说明进行治理。

防治土壤酸化问题,每年往地里大量增施腐熟有机肥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是防治土壤酸化问题见效最好、效果最稳定、对土壤作物好处最多且最不容易出现土壤酸化反弹的方式。一般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部分替代化肥。

秸秆还田要科学,推广利用秸秆饲喂牲畜后变成粪尿的过腹还田、将秸秆堆沤成农家肥的堆沤还田等方式,避免秸秆简单粉碎后旋耕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对酸性的缓冲能力。

一是通过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作物需要,科学制定肥料配方,按照配方施用肥料,精准营养元素,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减少不合理施肥对土壤的伤害;二是购买碱性或中性化肥,根据地力水平、产量等要求合理控制施肥量。尤其是氮肥的施用,能有效防治土壤酸化。

4.施用土壤调理剂

(1)奥农乐:由中草药、海藻、矿物质复混而成,含有8种有益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分解释放土壤中被固定的各种营养元素,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调节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及微生态环境,平衡土壤酸碱性,提高土壤的保水和透气性能,促进根系生长,使作物生长健壮。

(2)泰诺特立克:含有高活性的第一代菌母以及有益微生物及多种代谢活性物质,配合高活性的硅钙镁等中微量元素,能够促进离子交换、调节pH值。具有良好的吸附重金属的能力、代换能力,可以净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活性,消除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保温、保肥、保水和透气性能,从而提高作物抗寒,抗旱、抗涝、抗倒伏等抗逆性。并能有效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繁殖,预防土传病,重茬等各种病害发生。

(3)地力旺:由9种微生物复合而成,不同菌具有不同的功能,功能相互补充且生长代谢中相互促进,应用上具有“集团军作战”的优势,功能性强,状态稳定。能活化酸化土壤中被固定的养分,提高营养成分的吸收效率,起到疏松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使用大型农机具至少保持3年一次深耕深松25-30厘米,加深耕层,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有机质分解,综合提升土壤pH值。改连作为轮作,即在同一地块上轮换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改变连作致使土壤养分失衡的情况,调节土壤养分,抑制土壤酸化。

薰制火粪:用田里的稻草和田角的杂草熏蒸火粪,也是控制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火粪呈碱性,含钾较多,能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钾。

覆盖栽培:农业生产中的覆盖栽培如地膜覆盖和草覆盖是通过减少降水的侵蚀和土壤中碱性碱的淋溶来防止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

总之,土壤酸化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分清原因,采取综合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形成较好效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源:搞笑村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