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军机强闯台湾外海空域,遭解放军强势拦截驱离;中美军机对峙之际,美上将坦言中美开战后果,自曝美军最大“不足”。与此同时,中美两军在上海展开磋商。那么,中美开战会有什么后果?会谈期间,中方又对美方说了什么?
美军机强闯台湾外海空域,遭解放军强势拦截驱离;中美军机对峙之际,美上将坦言中美开战后果,自曝美军最大“不足”。与此同时,中美两军在上海展开磋商。那么,中美开战会有什么后果?会谈期间,中方又对美方说了什么?
4月3日上午,一架美军军机自西太平洋海域进入台岛南部恒春外海上空24海里毗连区,后被解放军军机拦截驱赶。据报道,动手“驱离”前,解放军军机曾广播质问美军机强闯台岛24海里毗连区的原因,不过后者并未作出正面回应,只以“正在国际空域依照国际法进行任务”为由,为此次抵近挑衅行为制造借口。
考虑到一天前,解放军东部战区刚在台海举行了代号为“海峡雷霆-2025A”的联合军事演习,用精准的远程打击能力和强大的海上封控能力,给了岛内“台独”分子和域外挑衅势力一记重拳,在此背景下,美军机抵近台海侦察,极有可能是为了掌控解放军的动向。因为几乎同一时间,也有一架美军C-135W战略侦察机、一架P-8A反潜巡逻机和一架E-3预警机试图靠近台岛东部,不过在解放军严密的空中封锁面前,美军机始终没能真正进入台海。
有分析认为,在地区局势持续升温的环境下,美方有意识试探解放军的反应速度和底线。不过,无论是多兵种一齐出动的联合军演,还是日常保持高强度在台海警巡的解放军海空力量,美军肆意挑衅,只会加大两军擦枪走火的风险。美军候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退役中将 丹·凯恩更是表示,与中国的竞争仍是美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但由于国防工业基础存在缺陷,美军尚未做好与中国军队打“持久战”的准备。
作为特朗普最看好的军方高层之一,凯恩这番话无疑自曝了美军目前最大的“短板”——库存不足,难以支撑持久战消耗。尽管这番话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进而争取更多的国防预算开支,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历了俄乌战争的漫长消耗后,如今的美国已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台海局势升温,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特朗普政府必须慎重对待中国的崛起,同时认清对华挑衅的严重后果。
这一点,从美方派人来上海,出席2025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的安排中也可见一斑。报道称,磋商期间,双方就上次工作小组会以来中美海空安全形势进行坦诚、建设性交流,评估了《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执行情况,讨论了改进中美海上军事安全问题的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会谈中,中方着重提及了机舰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密切关系。中方强调,美军舰机在中国当面海空域进行侦察、高强度演训活动,极易造成误解误判,危害中国主权和军事安全。对此,中方将继续依法依规回应一切危险挑衅行为,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透过上述表态,看得出美军机打着“航行自由”旗号,抵近台岛附近进行侦察的行为,已经触及了我国安全红线。如果美方继续一意孤行,在台海地区制造紧张氛围,向岛内“台独”分裂势力释放错误信号,中方必将重拳回击。届时,美方势必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同时承担中美两军“擦枪走火”所造成的一系列后果。
来源:任驰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