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灯光渐暗,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真实录像——那是他们曾经共事过的一位同事,如今却成为警示教育片《错位人生》中的主角。台下,罗定市某医院的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们神情凝重,有人低头不语,有人悄悄叹气。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灯光渐暗,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真实录像——那是他们曾经共事过的一位同事,如今却成为警示教育片《错位人生》中的主角。台下,罗定市某医院的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们神情凝重,有人低头不语,有人悄悄叹气。
这不是普通的学习会,而是一场由罗定市纪委监委第六派驻纪检组“量身定制”的廉政巡回讲堂。课后,一位医院负责人坦言:“这堂课真正戳到了心里去。廉洁行医,绝不是一句空话!”
如何让警示教育摆脱“台上念稿、台下犯困”的老套路,真正直抵人心、触动灵魂?罗定市纪委监委拿出了“精准滴灌”的方法论——不再是“大水漫灌”,而是聚焦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行业案”敲响“行业钟”。
“精准把脉”:谁该听什么课,纪委有一本账
医疗系统开药方、开刀做手术,看似与廉政不直接相关,实则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廉洁风险。罗定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组没有“一锅端”,而是先后走进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为400多位“关键少数”量身打造廉政课程。
课程内容也不简单。先是集中观看本地真实案例改编的警示片《错位人生》,再用《坚守医者初心,筑牢廉洁防线》专题课,把“身边案”剖开来讲、揉碎了说。一位参会医生说:“以前总觉得廉政是党政机关的事,现在才明白,风险就在我们身边。”
罗定市纪委第六派驻纪检组到市人民医院上廉政党课
“实景课堂”:让“看片人”从旁观者代入其中
罗定市纪委监委明白,真正触动人,不能只靠“纸上谈兵”。
他们打造了10余个“廉洁教育微阵地”——罗定实验中学廉洁教育基地、市人民医院廉政文化展陈、工商联企业廉洁文化展示厅……这些场所融合场景还原、互动体验、影像资料,让参观者“代入”其中。
更有冲击力的是组织“零距离”旁听庭审。看着昔日的上司同事因为贪腐行为站在被告席上,很多干部直言:“比什么讲话都管用。”
仅一年时间,这些微阵地就接待超过50批、5000余人次。警示教育从“无形”变为“有形”,从“走过场”变成“真体验”。
“文化润廉”:非遗遇上清廉,廉政教育“活”了起来
反面警示之外,正面引导同样重要。
罗定纪委监委巧妙挖掘本地非遗文化——剪纸、竹编、粤剧等“廉元素”,推出“非遗+清廉”系列活动。非遗艺术展、廉政戏剧巡演、廉洁主题工艺制作……传统文化与现代廉政教育碰撞出火花,变得可亲、可感、可传播。
“用我们自己熟悉的地方文化来讲廉政,听得进、也记得住。”一位前来“竹廉雅韵,泷州清风”竹编艺术展观展的乡镇干部这样反馈。
“长久之计”:警示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生态工程
“警示教育绝不是一阵风,刮过就完,而是需要持续投入、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罗定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强调。
下一步,罗定还将继续深化“分层分类”机制:针对年轻干部、新提任干部、退休干部等不同群体,设计不同教育路径;“精准滴灌”不仅要精准到岗,还要精准到人、精准到心。
从“一张白纸”到“入脑入心”,罗定市纪委监委通过精准分类、实景体验、文化浸润,让警示教育摆脱刻板印象,真正成为能够触动灵魂、引发反思的“清醒剂”。
而这,或许才是警示教育该有的样子——不是冰冷的说教,而是一场有温度、有厚度、直抵人心的唤醒。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李志均
图 | 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