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下来”的元凶找到了?缺它的人脂肪更容易囤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5 11:14 1

摘要: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按照我国标准,成年人(≥18岁)超重率为34.3%,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超重;肥胖症患病率为16.4%,较十年前翻了一番。

原创 林秀红 熊俊艳 糖尿病之友杂志

2025年03月03日 17:30北京

在当今社会,肥胖症和维生素D缺乏已经成为两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按照我国标准,成年人(≥18岁)超重率为34.3%,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超重;肥胖症患病率为16.4%,较十年前翻了一番。

更令人担忧的是,6~17岁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 6.8% 和 3.6%,儿童肥胖呈现明显低龄化趋势。

与体重飙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维生素D水平的"滑坡"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身体中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包括促进钙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调节免疫系统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为18.6%,接近1/5;而18岁及以上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21.4%。

维生素D不足的人群则更为庞大,尤其是在体脂肪过多和中心型肥胖的人群中。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症与维生素D缺乏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影响个体健康,还可能加剧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01

肥胖症与维生素D缺乏的相互作用

01

肥胖如何"偷走"你的维生素D?

肥胖症患者常伴随维生素D水平降低,其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体积稀释效应:肥胖症个体由于体脂量增加,维生素D总量分布在更大的体脂体积中,导致血清中维生素D浓度下降,能够参与生理功能的维生素D较少。

2. 阳光利用率下降:通常情况下,大约90%的维生素D来源于阳光照射后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作用下转化合成维生素D3,随后在肝脏和肾脏中经过羟化反应,形成活性维生素D[1,25-(OH)2-Vit D3]。而肥胖症患者往往喜欢久坐而缺乏户外活动,衣物遮盖面积增加(尤其腹部肥胖者),深层脂肪阻碍紫外线吸收,三重阻碍导致皮肤暴露于阳光下的机会减少,“阳光工厂”产能不足,进而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

3. 代谢工厂“罢工”:肝脏中的25-羟化酶就像维生素D的"加工车间",但肥胖引起的脂肪肝等问题会使酶活性降低,导致维生素D无法转化为活性形式。

02

维生素D缺乏如何"助推"肥胖?

反过来,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参与肥胖的发生、发展,具体机制如下:

1. 抑制脂肪细胞凋亡:维生素D可能参与成熟脂肪细胞的凋亡过程,协助维持体质量。当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于一定阈值(20ng/ml)时,可能会抑制脂肪细胞的凋亡,形成"只进不出"的脂肪囤积模式,从而促进肥胖症的发生发展。

2. 引发慢性低度炎症:维生素D具有抗炎作用,缺乏时可能导致促炎细胞因子过度产生,进而引发胰岛素抵抗,这是肥胖和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因此容易形成"越胖→血糖越高→越难瘦"的恶性循环。

3. 饥饿信号紊乱:维生素D缺乏可能通过抑制瘦素的分泌(饱腹感信号减弱)和促进胃饥饿素水平(食欲增强),导致进食量增加和脂肪储存增多。

4. 增加肥胖相关疾病风险: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与肥胖症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病、肿瘤等)的发展有关,其中的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免疫细胞的功能、肠道微生物群失衡等。

02

维生素D补充在肥胖症管理中的应用

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D补充对肥胖症患者有益。以下是几项典型研究结果:

1. 美国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将218名超重或肥胖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安慰剂组与维生素D补充剂干预组(每天2000国际单位),干预12个月的结果显示,干预组的体重、腰围、体脂百分比和炎症水平均较安慰剂组显著下降。

2. 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研究发现BMI每增加1个单位,血清25(OH)D水平下降1.15%,且肥胖症人群对维生素D补充剂的反应较弱,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以达到理想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该研究结果强调了肥胖症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的普遍性及可能需要更积极的补充措施。

3. 伊朗双盲临床试验:针对75名超重或肥胖女性,随机分为两组,每周补充5万IU维生素D的干预组,在6周内体重、BMI和腰围显著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剂量维生素D补充在短期内显示出对体重减轻的积极效果,但因安全性问题并不建议长期大剂量应用。

4. 温州肥胖孕妇研究:将118名单胎初产的肥胖孕妇进行随机分组,孕16周-20周时试验组给予单剂量肌肉注射3000万IU维生素D,对照组给予每日1次口服维生素D滴剂胶囊400IU(1粒),结果提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更有效改善肥胖孕妇的维生素D缺乏状态,并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03

维生素D补充的建议

基于现有研究,以下是针对不同人群的维生素D补充建议:

1、一般人群:存在维生素D缺乏[血25(OH)D

2、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建议每日补充800IU,持续三个月。

3、肥胖成人:美国内分泌协会建议,肥胖成人可能需要同年龄段2-3倍的维生素D剂量,即每日1200-2400IU方能满足需求。

4、孕妇:建议经验性补充维生素D,以降低先兆子痫、宫内死胎、早产、小于胎龄儿出生和新生儿死亡的风险,补充剂量范围是600-5000IU,平均剂量约为2500IU。

5、糖尿病前期患者:建议进行经验性维生素D补充,以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补充剂量范围是每日842-7543IU,平均剂量为3500IU。

6、肥胖老年人:有研究提示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增加肌肉量,以改善肌少症。

7、肥胖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更高的剂量,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

除此以外,多摄入鱼类(如三文鱼每100g含维生素D 526IU)、蛋黄(每个含41IU)、强化牛奶(每杯含120IU)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及加强户外运动(每天上午10点前/下午3点后暴露四肢晒太阳30分钟)也很重要。

补充维生素D期间,应定期(半年到一年)监测血清25(OH)D水平。

由于个体差异和个体内特殊情况的存在,定期监测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是确保安全有效补充的关键,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维生素D的补充不仅对骨骼健康有益,还可能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产生积极影响,维持较高的维生素D水平(如25(OH)D浓度维持在40 ng/mL(100nmol/L)~60 ng/mL (150nmol/L))有助于产生骨骼外健康益处,如提升体重管理效率、降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等。

结论:

肥胖症与维生素D缺乏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

肥胖症可能导致维生素D水平降低,而维生素D缺乏又可能促进肥胖症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并保持适当的维生素D水平对于肥胖症的管理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 林秀红

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临床营养科 熊俊艳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4/content_5572983.htm.

2.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R].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 贺逸夫,蔡明, 黄昕.长沙市岳麓区3~5岁学龄前超重及肥胖儿童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的现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5):565-569.
4. Sergeev, Igor N.Vitamin D Status and Vitamin D-Dependent Apoptosis in Obesity[J].Nutrients,2020, 12(5):1392.

5. Lu, Shiqi; Cao, Zhen-Bo.Interplay between Vitamin D and Adipose Tissue: Implications for Adipogenesis and Adipose Tissue Function[J].Nutrients,2023, 15(22):4832.

6. Park, C.Y., Han, S.N.Vitamin D and obesity[J].Advances in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2024, 109:221-247.

7. Caitlin Mason, Liren Xiao, Ikuyo Imayama.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during weight loss: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Clin Nutr 2014;99:1015-25.

8. Tobias DK, Luttmann-Gibson H, Mora S, etal.Association of Body Weight With Response to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Metabolism[J].JAMA Network Open.2023; 6(1): e2250681.

9. Zahra Sadat Khosravi, Marzieh Kafeshani ,Parastoo Tavasoli,etal.Effect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Weight Loss, Glycemic Indices, and Lipid Profile in Obese and Overweight Women: A Clinical Tri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18, 9: 63.

10. 周海仙,许群,蔡平生.高剂量维生素D防治肥胖症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作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DOI: 10.16766/j.cnki.issn.1674-4152.2017.11.027.

11.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4,32(4):349-358,361.

12. Marie B. Demay, Anastassios G. Pittas,Daniel D. Bikle, etal.Vitamin 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24, 50, 1–41.

13. BasharAlzohily , AsmaAlMenhali , SalahGariballa ,et al. Unraveling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obesity and vitamin D metabolism[J].Scientifc Reports.(2024) 14:7583 .

14. Rahme M, Al-Shaar L, Tamim H, et al. Blood Pressure Decreases in Overweight Elderly Individuals on Vitamin D: A Randomized Trial[J].Journal of the Endocrine Society.2024,8(12):bvae168.

15. Andrea Giustina, John P. Bilezikian, Robert A.Adler,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Vitamin D Status Assessment and Supplementation:Whys,When,and Hows[J]. Endocrine Reviews,2024,45(5),625-654.

来源:营养和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