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锋如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9:07 1

摘要:“王经理,您这个方案做得真是...别出心裁。”她拖长了语调,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难怪您去年那个项目会延期三个月才交付。”

林红又一次在部门会议上大放厥词。

“王经理,您这个方案做得真是...别出心裁。”她拖长了语调,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难怪您去年那个项目会延期三个月才交付。”

王经理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会议室里的空气骤然凝固。几位同事交换了心照不宣的眼神——又来了。

“我只是指出一些可能的风险。”林红无辜地摊手,嘴角却挂着一丝得意的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实话,对吧?”

散会后,新来的实习生小李怯生生地向林红请教一个问题。不到两分钟,小李眼眶发红地匆匆离开。

“你对她说了什么?”同事小张忍不住问。

“只是告诉她,如果连这么基础的东西都不会,还不如回学校重造。”林红漫不经心地整理着文件,“现在的小年轻都这么玻璃心吗?”

小张摇摇头走了,没再说什么。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林红的尖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从小到大,她凭着敏捷思维和犀利口舌无往不利。在学校辩论队所向披靡,在职场上也用同样方式让对手哑口无言。她把这当做自己的优势,从未觉得有何不妥。

“我不过是说了别人不敢说的实话。”每当有人提出异议,她总是这么回应。

变化是逐渐发生的。

先是午餐时没人再主动叫她一起。然后是她生日那天,办公室里没有任何表示——而就在上周,大家刚为另一个同事准备了惊喜派对。会议上她的发言常常被忽略,有人开始直接打断她的话。

林红注意到了这些变化,但她把这归结为“嫉妒”和“无能者的抱团取暖”。

直到周五晚上,公司组织团建活动。林红到餐厅时,发现自己常坐的那桌已经坐满,而唯一空位旁边的几个人见她过来,突然纷纷起身说要去拿食物。

她独自坐在桌边,看着其他同事聚在一起谈笑风生,突然意识到:没有人愿意接近她。

那天晚上回家后,林红第一次认真回想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记忆中的画面并不美好——小王被她当众嘲笑方案后沮丧的表情;小李红着眼圈逃离办公室的背影;无数次她以“开玩笑”为名说出的刻薄话语...

周一早晨,林红决定改变。她特意提早到办公室,为每个人买了咖啡。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业务部的小赵接过咖啡,语气中的讽刺让林红一怔——那不就是她平时常用的语调吗?

她试图参与同事的闲聊,但每次一开口,谈话就会莫名终止。她主动提出帮助修改方案,对方却礼貌而疏远地拒绝:“不敢麻烦您。”

中午,她终于鼓起勇气走向经常一起吃饭的几位同事:“今天能加我一个吗?”

短暂的尴尬沉默后,小组长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啊林红,我们今天要讨论部门内部事务,不太方便。”

林红站在原地,看着同事们迅速离去,感觉自己像是一颗被隔离的病毒。

那天下午,公司传来重组消息,所有人员需要重新分组。人力资源部要求每个人列出三位想合作的同事名字。

结果出来后,林红震惊地发现:没有一个人选择她。

“这不可能!”她冲进经理办公室,“肯定有人搞错了!”

经理推了推眼镜,平静地说:“林红,我很早就想和你谈谈了。你的能力很突出,但团队合作方面...”

“我只是直言不讳!难道现在公司都只能听好话了吗?”

“有建设性的批评和肆意伤人是两回事。”经理递给她一份匿名反馈表,“我想你应该看看这个。”

白纸黑字,字字刺眼:

“害怕和她合作,随时可能被当众羞辱”
“她把刻薄当幽默,把伤人当直率”
“和她共事像走钢丝,不知道哪句话会成为她挖苦的材料”
“宁愿调职也不想再和她一个团队”...

林红的手指开始颤抖。她从未想过,自己在别人眼中竟是这样的存在。

“公司很看重你的能力,但团队合作是基本要求。”经理语气缓和了些,“我给你一周时间考虑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否则,重组后可能没有部门愿意接收你。”

那天晚上,林红破天荒地没有加班,而是早早回家,对着空荡的公寓发呆。她打开手机,翻看通讯录,却发现几乎没有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人。大学同学早已不再联系,前同事婚礼都没邀请她,甚至连家人都很少来电——上次和弟弟通话,因为她批评他妻子不会教育孩子,两人不欢而散。

“我真的是这么讨厌的人吗?”她自言自语,声音在空房间里回荡,没有回答。

第二天,林红请了病假。她需要时间思考。

周四早晨,林红回到办公室时眼袋明显,但步伐坚定。她直接走向实习生小李的工位。

“小李,我想为上次的话道歉。那是不恰当的,伤害了你。”林红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你的学习态度很好,有问题随时可以问我。”

小李惊讶地张大嘴巴,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没、没事的林姐,谢谢您。”

接着,林红又去找了王经理,为自己多次在会议上不当发言道歉。王经理接受了道歉,虽然态度仍然保留。

午餐时间,林红没有像往常一样等在别人邀请她,而是主动走到一群同事桌前:“我知道过去我有很多不当言行,伤害了大家。我正在努力改正。如果你们现在不方便和我一起吃饭,我完全理解。”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小组长轻轻叹了口气,挪出一个位置:“坐下吧,不过我们确实要讨论一些工作事宜。”

“没关系,我可以等你们谈完再说。”林红说。

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初几周,同事们仍然对林红保持距离,她的每句话都会被谨慎对待。有人甚至怀疑这只是她的权宜之计。

但林红坚持了下来。她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辞,在说话前先思考是否必要和恰当。她参加了一个沟通技巧 workshop,甚至私下寻求心理辅导,探索自己为何总是用尖刻来保护自己。

慢慢地,冰开始融化。

一个月后,部门又一次重组名单时,林红收到了两个同事的选择。虽然不多,但是个开始。

周五下午,小组为一位同事举办生日庆祝会时,林红被邀请了。当大家分享蛋糕时,她注意到新来的实习生似乎对某个软件操作不熟悉。

过去她会说:“这都不会?小学电脑课没学过吗?”
但现在她说的是:“这个界面确实不太直观,我刚开始也用不顺手。要不要我演示一下?”

实习生感激地点点头。林红耐心地演示完毕,补充道:“你学得很快,我当初花了更长时间才搞明白呢。”

小组长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随后露出一个真诚的微笑。

林红突然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用言语压倒别人,而在于用它们搭建桥梁。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她已经开始走向正确的方向。

那天晚上,弟弟打来电话。闲聊中谈到他孩子的教育问题,林红忍住了一连串的批评建议,而是说:“育儿不容易,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弟弟轻声说:“姐,你最近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人总是会变的。”林红看着窗外渐暗的天空,微笑着说。

来源:写足球我是认真的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