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带你探学校 | 市一中东校区凭啥让人眼前一亮?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9:22 1

摘要:在高中教育追求优质特色发展的当下,市一中东校区学生学业成果稳定亮眼,学科联赛与国家级戏剧奖项双丰收——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校优质生源基地,这所快速崛起的学校,凭啥让人眼前一亮?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高质量教育密码?

在高中教育追求优质特色发展的当下,市一中东校区学生学业成果稳定亮眼,学科联赛与国家级戏剧奖项双丰收——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校优质生源基地,这所快速崛起的学校,凭啥让人眼前一亮?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高质量教育密码?

01

师资:好老师撑起好教育

清晨七点半的教师办公室,市一中东校区数学高级教师周俊丽已在整理备课资料。谈及学校对教师的关怀,周老师满是感慨:“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外出培训机会,还有寒暑假疗休养以及各类优惠政策,工作氛围特别和谐,做康老师真幸福”。正所谓,教育的温度,始于教师心间的暖流。当学校用心关怀教师,教师便会将这份温暖传递给学生,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高级教师6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00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27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优秀班主任等58人,形成了特别扎实的团队。

今年刚入职的高一语文教师王雨琪是重庆人,她说:“第一次来就被校园吸引,教学楼敞亮,每层都有录播教室,来到咱们祖国靓丽的北疆,我坚信未来的教学生涯会越来越美好。”

依托2个市级教研基地和6个区级名师工作室,教师成长飞快。语文组编出10余本校本教材,物理组8篇论文登上国家级核心期刊。

02

课程:五育并举让成长更多元

下午时分,校园里热闹非凡。舞蹈教室里,学生们正在排练《敬师魂》;美术教室里,学生们专注地进行素描练习;书法社团里,学生们挥毫泼墨……这是东校区“五育并举”课程的日常生动写照。

学校在课程顶层设计中秉持“五育” 并举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旨归,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深度学习,多方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的发展。

戏剧教育是东校区特色育人中的一张王牌,融合学科素养、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显著。2021年,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原创戏剧《英雄》,在县、市、自治区公演12场,夺得了自治区唯一的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2023年,《青春》公演6场,成为地区级流量先锋和市域教育范例;2024年,经典诵读作品《将近酒》获国家级一等奖;科技社团的学生白政瀚研发人体外骨骼获国家专利。

166班学生赵翊彤感受深刻:“老师们都经验丰富,能够将同学们带动起来,有非常好的学习氛围。和蔼可亲的任课老师,让我们在共同奋战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温暖。”

03

环境:校园里的温暖日常

从南门走进东校区,两侧展示着优秀毕业生的风采,考入清华大学的程茗琢、成为空军飞行员的梁铎和郝泓博、圆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单科锦……这些成长榜样,激励着学弟学妹不断进步。

东校区是集花园、学园、家园、乐园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学校。校园内,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宿舍楼等建筑设计新颖、功能完善,多功能报告厅、体育馆、风雨操场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168班学生郭怡冉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非常好,食堂的饭菜种类很多,宿舍的书桌让我们的学习方便很多。老师也很负责任,上课的内容比较丰富,而且还会拓展很多内容,经常会在课后为我们答疑解惑,学校的课程包含多节自习课,让我们的自主学习时间非常充裕。”

家长王雅琼说:“更令人动容的,是学校流淌着的育人温度。孩子初入学时,每逢考试便紧张到失眠,成绩也随之波动。班主任察觉到这一情况后,常与他深入长谈,分享解压心得,还特意为他搭建了‘错题讲解台’,让他在帮助同学梳理思路的过程中,悄然积累自信。渐渐地,孩子在考场上不再慌乱,成绩稳步提升,更因常为同学讲解题目,收获了一群挚友。每次回家,他总念叨‘在学校的日子真开心’,眼里闪着光。”

在“优质高中”建设的征程中,市一中东校区的探索永不止步。“勤勉中凝铸丰沃的教育热土,滋养学生高尚的灵魂;夯实中锻造卓越的教育品质,淬成学生坚毅的人格;细腻中倾注深厚的教育情怀,呵护学生美好的心灵。”校长李振华的这句话,全体师生深耕笃行。

来源:康巴什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