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22岁的刘倩(化名)与24岁的李坤(化名)闪婚闪离,离婚后李坤仍抱有复婚的念头。2024年,李坤通过此前绑定的刘倩电子医保卡,猜出对方的新手机号重新联系上刘倩,这一举动让刘倩极为不满。而李坤索要婚内赠予物品,联系刘倩现男友的行为,更是将矛盾推向顶点
上海一对夫妻闪婚闪离后矛盾升级,网络争执愈演愈烈。今年8月,女方为报复对方,找人闯入男方家。最终,女方及上门4人均被警方抓获。
2021年,22岁的刘倩(化名)与24岁的李坤(化名)闪婚闪离,离婚后李坤仍抱有复婚的念头。2024年,李坤通过此前绑定的刘倩电子医保卡,猜出对方的新手机号重新联系上刘倩,这一举动让刘倩极为不满。而李坤索要婚内赠予物品,联系刘倩现男友的行为,更是将矛盾推向顶点,两人在网络上的争执愈演愈烈。
今年8月,不堪其扰的刘倩找到4名社会人员,谎称前夫欠自己钱,承诺高额报酬让他们帮忙向前夫要钱。案发当晚,4人前往李坤家中,其中一名男子为掩人耳目,特意戴上假发,穿上绿色旗袍,乔装成女性。可当他们闯入李坤家中,看到李坤父亲跑到窗边打开窗,瞬间慌了神,匆忙逃离,慌乱中带走了李坤的手机,并将东西落在现场。
警方迅速展开调查,一天内将幕后指使者刘倩及上门4人全部抓捕归案。目前,刘倩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律师说法:
如何定性上门“复仇”的行为?
本案中,女子因不堪前夫骚扰,通过虚构男方欠款、承诺高额报酬的方式,联系社会人员上门恐吓男方,严重影响他人生活,符合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第8条的规定,应予立案追诉。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本案中,女方面对男方骚扰,没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解决双方纷争,而是试图以犯罪方法解决私人恩怨,属于典型的因离婚后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依据相关刑事司法政策,可以对女方从轻或减轻处罚。而社会人员上门滋事的过程中拿走男方手机,其目的是为了阻止男方及其家人报警,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手机的故意,不符合入室抢劫的犯罪构成,不构成抢劫罪,应作为寻衅滋事犯罪的加重情节。
律师提醒
本起纠纷的根源,在于双方在情感上处理不当,法理上思虑不周。对于男女双方而言,处理感情问题时既要结合法理,也要结合情理,懂得放手,懂得宽容。揪住对方不放,就会越陷越深,最后只能害人害己。退一步海阔天空,放过别人,其实就是放过自己。
江苏新闻广播《高爽说法》节目特邀嘉宾:北京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 左广红律师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