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抽苔秋莴笋!记住这5点,脆嫩不空心,高产杆又粗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9:09 1

摘要:夏末秋初,正是种植秋莴笋的黄金季节。但很多种植户都遇到过莴笋抽薹、空心的难题,眼看要收获的莴笋变得一文不值,真是让人心疼又无奈。

夏末秋初,正是种植秋莴笋的黄金季节。但很多种植户都遇到过莴笋抽薹、空心的难题,眼看要收获的莴笋变得一文不值,真是让人心疼又无奈。

其实啊,想要种出粗壮脆嫩、不空心不抽薹的优质秋莴笋并不难。只要记住下面这五个关键点,你也能种出高产又粗壮的秋莴笋,卖相好,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第一个关键点:选对品种是基础

品种选择可是种好秋莴笋的第一步,选对了就成功了一半。秋莴笋夏季播种,正值高温季节,种子发芽困难,不易全苗,幼苗徒长,花芽分化早,抽薹迅速。

所以要选用耐热、生长快、品质好的早熟品种,比如特耐热二白皮、耐热白尖叶、正兴三号等。抗性高的品种不易出现空心以及茎部开裂等现象。

第二个关键点:种子处理要得当

秋播莴笋最大的挑战就是高温天气。种子发芽困难,需要催芽处理。菜农多采用冷冻法,即将种子浸泡24小时后,用纱布包好,放在冰箱或冷藏柜中,在-3℃~5℃温度下冷冻一昼夜,然后放在凉爽处,2-3天即可发芽。

还有一种传统方法叫吊井法,用凉水将种子浸泡1~2小时,去“浮籽”,用纱布包好,置于井内离水面30厘米处,每天取出种子淋水1~2次,连续3~4天即可发芽。这样才能保证出苗齐、出苗壮。

第三个关键点:水肥管理要科学

水肥管理是防止莴笋抽薹和空心的核心环节。在莴笋茎部开始膨大时,应浇水应浇小水,并结合追肥。需水、肥量增加时,注意浇水一定要均匀,水量要适中,切忌大水漫灌。

施肥方面,要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生长;进入莲座期后,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每亩可追施硫酸钾10-15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促进茎部快速膨大。

特别要提醒的是,在莴笋肉质茎膨大期建议叶面喷施1-2次硼肥,能很好的预防莴笋茎部开裂和空心。缺乏硼元素会导致莴笋肉质茎内维生素C含量降低,植株自身抗病、抗逆能力减弱。

第四个关键点:合理密植很重要

种植密度不是小事,直接关系到莴笋能否长粗。合理的株行距保持在30×40厘米较为合适。也可以根据品种特性稍作调整,一般行距30-35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植6000-7000株。

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过密会导致光照和养分竞争激烈,影响茎部发育;过稀则浪费土地资源,产量受影响。适当的株距能让每株莴笋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能充分接受光照,吸收土壤养分,促进茎部粗壮生长。

第五个关键点:适时采收保品质

莴笋要及时采收,这样才能保证品质和产量。莴笋成熟后,应适期进行采收,若采收过晚,莴笋肉质茎易空心,商品和食用价值严重下降。

那么什么时候采收最合适呢?莴笋采收以心叶与外叶“平口”时为适期。也就是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就要及时采收了。

若是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延后采收,也有办法。掐尖去蕾可有效控制嫩茎窜高抽薹,即在“平口”期于晴天及时掐去莴笋顶端生长点或花蕾。

总结一下,要想种出粗大脆嫩、不空心不抽薹的秋莴笋,关键就这五点:选对品种、种子处理要得当、水肥管理要科学、合理密植、适时采收。只要把这些技术要点掌握好,相信你种的秋莴笋一定能获得大丰收!

希望大家都能种出高产又优质的秋莴笋,卖个好价钱!如果有任何种植方面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来源:逻辑操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