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种大蒜的时候,追肥可是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咱最后收获的蒜薹粗不粗、蒜头大不大。尤其是在选择复合肥还是尿素这件事上,很多朋友都拿不准。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让大家心里有底,收获满满!
家人们,种大蒜的时候,追肥可是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咱最后收获的蒜薹粗不粗、蒜头大不大。尤其是在选择复合肥还是尿素这件事上,很多朋友都拿不准。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技巧,让大家心里有底,收获满满!
咱先来说说复合肥和尿素各自的特点。复合肥就像是一份营养均衡的大餐,氮、磷、钾等多种主要营养元素都有。用含有氮磷钾比例 20 - 10 - 15 的复合肥,蒜苗的叶子会变得更绿,光合作用也更强,就像给大蒜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它茁壮成长。而尿素呢,是氮肥含量最高的肥料,含氮量高达 46%,能让发黄的蒜苗 3 天就变绿,效果立竿见影。但要是只用尿素,就好比人光吃馒头不吃菜,容易让大蒜营养失调。山东有实验显示,连续三年只施尿素的地,大蒜头畸形的比例会增加 18%呢。
接下来讲讲怎么根据大蒜的生长阶段来选肥料。在苗期,也就是播种后 30 日内,建议以复合肥为主。这个时候就像是给大蒜打地基,复合肥能帮助大蒜奠定良好的根系基础,增强它的抗逆能力。如果苗期大蒜叶子发黄、长得矮小,说明肥力不足,建议每亩用 25 公斤高氮复合肥(22 - 8 - 10)加上 5 公斤尿素。河南有蒜农试过,这样施肥后蒜苗每天能多长 0.8 厘米呢。要是蒜苗长得正常,就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17 - 17 - 17),再搭配点腐殖酸肥料,能让大蒜的根扎得更深 15%。
到了返青期,这是大蒜生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前期底肥比较足,追肥的时候可以选用 17 - 17 - 17 或者 15 - 15 - 15 这样的复合肥;要是底肥不太够,大蒜叶片发黄、干尖,就需要补充氮肥了,这个时候尿素就派上用场啦,不过也不能只用尿素,最好是用 2 份尿素混合 1 份硫酸钾进行追施,或者用高氮复合肥,比如常见的 30 - 5 - 5 或者 28 - 6 - 6 都可以。
等大蒜进入抽薹期,对氮元素的需求比较大,这时候可以适量使用尿素,为花薹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但也不能过量,不然容易让大蒜只长叶子,影响蒜薹和蒜头的发育。
膨果期可是重中之重,从蒜头开始发育,一直到逐渐分化成多个瓣并不断增大,这个阶段是大蒜生长最关键的时期。这时候就不适合再用尿素了,因为使用氮肥反而会导致生长过于旺盛,使得叶片吸收了大量养分,结果瓣数不多、蒜头个头偏小。所以在这个时期,要优先选择复合肥,最好是高钾复合肥(15 - 5 - 25),能全面给予大蒜所需养分,并且肥效持续时间长,有效促使大蒜尽快完成成长。追施完复合肥后,再喷 0.3% 的磷酸二氢钾,大蒜头能大 12%呢,这钾肥就像大蒜的“膨大剂”,能让蒜头快速长胖。
除了根据生长阶段选肥料,施肥方法也很重要。尿素容易挥发,建议采用沟施或穴施后覆土的方式,这样能保证氮素不流失。施肥不要一次性施太多,分 2 - 3 次追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施肥后适量浇点水,能促进养分溶解吸收,但要注意别积水,不然容易烂根。
另外,还有一些影响肥料选择的因素也得考虑。土壤检测很有必要,施肥前了解一下土壤里氮、磷、钾的含量,避免盲目施肥。如果土壤养分已经比较丰富,那就可以适量减少肥料的使用量;要是土壤养分比较贫瘠,就得适量增加施肥量。不同地区的气候也会影响肥效,雨水多的地方,尿素容易流失,最好选择缓释型复合肥;干旱的地方,施肥就得结合灌溉。大蒜的品种不同,对肥料的需求也有差异,早熟大蒜需要的氮肥比较多,晚熟品种则要注重磷钾肥的补充。
给大家分享个案例,山东省有个大蒜种植基地,通过优化施肥方案,采用“复合肥基施 + 尿素追肥”的模式,让大蒜亩产提升了 15%,蒜头饱满度也明显改善。基地技术员说,合理搭配肥料,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大蒜的商品率,市场售价也跟着提高了。
家人们,大蒜追肥可不是简单的在复合肥和尿素之间二选一,而是要根据大蒜的生长需求科学搭配。复合肥营养全面,能助力大蒜长期稳健成长;尿素补氮速效,但使用的时候得谨慎,防止出现问题。大家要结合土壤状况、气候条件以及大蒜的生长阶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施肥方案,这样才能实现“投入少、产量高、品质优”的种植目标。你们在大蒜追肥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经验或者遇到过什么问题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分享,咱们一起交流交流,争取都能种出又好又多的大蒜!
总结:大蒜追肥选复合肥还是尿素,要依生长阶段、土壤、气候等因素而定,掌握技巧能实现高产优质 。
来源:心中那一沫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