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冷水镇兴隆村:发展林下经济 促进群众增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8:19 1

摘要:科学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白河县冷水镇兴隆村里的林地资源、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进行全面调研分析,详细了解本地优势和潜在发展机会,制定了详细的林下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林下板栗、木瓜、核桃、魔芋种植为主导,兼顾林下生态土鸡养殖的产业发展方向。规划明确了各

科学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白河县冷水镇兴隆村里的林地资源、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进行全面调研分析,详细了解本地优势和潜在发展机会,制定了详细的林下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林下板栗、木瓜、核桃、魔芋种植为主导,兼顾林下生态土鸡养殖的产业发展方向。规划明确了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如在初期重点发展板栗、木瓜种植,建立示范基地;中期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后期打造品牌,拓展市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实施中,重点对接本土在外创业能人,以政策扶持、资源保障为抓手,吸引其回村投资兴业,将闲置林地转化为“致富田”。先后动员数十人回乡发展产业,建成高标准管护板栗园300 亩,实现批量挂果,年产值10.8万元,同步打造高标准木瓜园200亩,年产值12万元,两种果树均进入稳定收益期。扶持村内农林专业合作社升级改造核桃产业园500亩,建成“标准示范园”,通过科学管护提升挂果率,年产值45万元;打造高品质魔芋种源基地200亩,年产魔芋种球及鲜芋35吨,产值210万元。以上产业共计带动1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8520元。

创新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 合作社 +大户 +农户”模式,成立林下产业合作社,吸引村民以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合作社负责提供技术、种苗、销售渠道等,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和管理,农户参与种植和养殖。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例如,在林下养鸡项目中,指导成立二凤山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统一供苗、技术指导、回购销售”模式,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鸡苗、饲料和养殖技术指导,合作社统一收购和销售鸡肉、鸡蛋,农户只负责养殖,收入得到了稳定保障。合作社建成脱温室1座,年脱温出栏鸡苗20万羽;重点扶持养鸡大户7户,年出栏土鸡10万羽。“二凤山土鸡”因肉质鲜美获市场认可,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年销售额达200万元,带动100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0000元。

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支持,加大对林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路、水、电设施到位,有效改善了生产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部门联系,定期邀请专家到村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动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兴隆村通过“能人带动+产业升级”,让荒山变宝地、林地生效益,走出了一条山区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实践证明,只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下一步,兴隆村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陕西法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