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九月,纽约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拍卖将呈献一尊大理国十一至十二世纪铜漆金阿嵯耶观世音菩萨立像。此尊阿嵯耶观音高逾四十八公分,兼具帝王威仪与慈悲静谧面容。其面容棱角分明、鼻梁高耸的异域特征,明显区别于中原造像;其身形挺拔如雪峰,佛相威严,漆金流转千年仍熠熠生
纽约亚洲艺术周
今年九月,纽约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拍卖将呈献一尊大理国十一至十二世纪铜漆金阿嵯耶观世音菩萨立像。此尊阿嵯耶观音高逾四十八公分,兼具帝王威仪与慈悲静谧面容。其面容棱角分明、鼻梁高耸的异域特征,明显区别于中原造像;其身形挺拔如雪峰,佛相威严,漆金流转千年仍熠熠生辉,右手施安慰印祝愿众生,左手施与愿印布施人间。
Lot 150
大理国 十一至十二世纪
铜漆金阿嵯耶观世音菩萨立像
高48 公分
估价:400,000 – 800,000 美元
来源
欧洲私人收藏,1970年代
Mierzuck 收藏
Jacques Barrère,巴黎,1995年
展览
《Sculpture Bouddhique》,Jacques Barrère,巴黎,1995年
九世纪末,印度佛教密宗阿吒力教传入云南,佛教成为当地主要信仰。此宗以阿闍梨(「规范师」) 高僧为社会领袖,诵经施法,以祈国安民,南诏最后一位君主舜化贞(897–902在位)奉为国教。南诏国位于中国西南、东南亚北部,八、九世纪间国力最盛,至公元902年遭逢灭国。此后地区经历数十年动蕩,最后由段思平号召南诏遗民,推翻篡位诸王,937年自立为帝,建国号「大理」,尊崇佛法。大理诸帝,皆笃信佛教,倚其教义仪轨,正名分,稳社稷。其二十二帝中,有十位退位后削发为僧,诚心皈依。
阿嵯耶观世音乃大理及南诏佛教最受尊崇之神祇,其形象直立挺拔,宽肩而身形修长,右手施安慰印,左手施与愿印,面容肃穆庄严,展现帝皇气魄,如此形像,乃大理皇朝象征。大理皇帝,多戴高冠以效其形,并命工铸像以示虔诚,所制观音像既供于宫廷御阁,亦奉于公众寺庙佛堂。此像正面直立之姿象征观音居于殿堂中央受万民朝拜,迥异于唐代侍佛胁侍的侧身造型,印证大理「佛即国、国即佛」的政教体系。
南诏建国之典故,详载于947年著《南诏国史图传》二卷。两卷图文并茂,叙述观音化身成印度高僧,预示蒙氏兴起、南诏立国。高僧后化身为阿嵯耶升天,群众感其圣威,遂依其容仪塑像,上奉予南诏君主,阿嵯耶观音遂成云南国运之象征,国人相信其能降雨赐福,至大理诸帝年间仍为人传颂。参考宋时大理国十二世纪描工张胜温画梵像(绘于1172至1190年间),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号故画 001003),画中即有刻划此一典故(图1)。
图1 张胜温 梵像卷 设色纸本 手卷 © 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
此传说起于民间,描述阿嵯耶观音来自外国,其背景或有考古记录可考。本像眉目明显不属中华典型,立姿端正,腰结裙带,皆可见外国风格影响。参考 Angela F. Howard 编《Chinese Sculpture》,纽黑文,2006年,页347,书中并录数尊越南作例。此外,Helen Chapin 与 Marie-Thérèse de Mallmann 皆认为阿嵯耶观音之源可溯印度,或为东北拉帕王朝王朝、中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地区及南方马哈巴利普拉姆港埠。二人并述,阿嵯耶观音之形像相信沿途不断演变,经东南亚诸国如骠国、安南等地辗转传至南诏成本像造型。
来自此特殊时期之存世阿嵯耶观音像极其珍罕,多藏国际博物馆。可比一尊铜漆金像,带段正兴(1147–1172在位)年号,现藏美国圣地牙哥美术馆(编号 1941.83);另比一例,表面漆金已失,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1950,0215.1);尚有一例,Brundage 收藏,无漆金,今藏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B60S34),《海外遗珍:佛像(二)》,台北,1990年,图版163(图2),同书并载丹佛艺术博物馆藏铜漆金像一尊(1983.13),图版164。
图2 大理国或更早 铜阿嵯耶观世音菩萨立像,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very Brundage 收藏,B60S34 ©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再比一例,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尺寸稍大(高50.2公分)(图3)。
图3 十二世纪 铜鎏金阿嵯耶观世音菩萨立像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其他亮点拍品
Lot 163
商 青铜嵌绿松石柄玉戈
长 32.5 公分
估价:60,000 – 90,000 美元
Lot 165
战国至汉 铜错银兽首车饰
长5.8 公分
估价:30,000 – 50,000 美元
Lot 166
中国北方 公元前五至二世纪 青铜马首刀
长31.5 公分
估价:20,000 – 30,000 美元
Lot 167
汉 铜错金银辟邪
宽 8 公分
估价:80,000 – 120,000 美元
Lot 170
辽 金面具
宽 24.5 公分
估价:60,000 – 80,000 美元
来源:沐清扬